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璐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视网膜
  • 5篇网膜
  • 4篇细胞移植
  • 3篇体细胞
  • 3篇前体
  • 3篇前体细胞
  • 3篇细胞治疗
  • 3篇干细胞
  • 2篇视网膜前
  • 2篇视网膜前体细...
  • 2篇宿主
  • 2篇间充质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骨髓
  • 2篇产生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组
  • 1篇蛋白组成
  • 1篇定向诱导分化

机构

  • 5篇同济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6篇崔璐
  • 5篇徐国彤
  • 2篇管圆
  • 2篇金颖
  • 1篇吕立夏
  • 1篇吴亚兰
  • 1篇曲泽澎

传媒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国际眼科纵览
  • 1篇第三届中国眼...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变性性视网膜病变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视网膜下腔移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治疗碘酸钠诱发的变性性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Brown—Norway(BN)大鼠120只,分为碘酸钠注射模型组、rMSCs移植治疗模型组、正常对照组,每组各40只大鼠。模型组大鼠通过尾静脉注射碘酸钠建立变性性视网膜病变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注射。通过视网膜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视网膜电图(ERG)和组织学方法鉴定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和神经视网膜损伤,进一步使用原位凋亡检测(TUNEL)的方法对碘酸钠诱导视网膜变性的细胞病理学变化进行观察。原代分离rMSCs后进行流式细胞术鉴定,将CM—DiI荧光染料标记的rMSCs移植到受体动物的视网膜下腔,采用II缶床检查手段结合组织学检查方法对细胞疗法进行评估。在移植手术后14~60d,检查rMSCs的存活,整合和分化情况。结果在碘酸钠注射14d内,模型组大鼠视网膜的功能逐渐衰竭,呈现时间依赖的关系。模型组大鼠RPE细胞破坏后,光感受器细胞外节出现断裂、缩短的变化直到核固缩。细胞核形态变化和TUNEL标记的结果表明光感受器细胞的死亡主要是凋亡。经过rMSCs移植,供体细胞能够存活并散在分布于视网膜下腔,分化为RPE细胞。ERG检查结果显示,60d后模型组ERGb波改善率为27.80%,模型组ERG震荡电位(Ops)改善率为59.38%;表明rMSCs移植治疗模型组大鼠视网膜功能得到明显保护。结论经过rMSCs移植,碘酸钠诱发的视网膜变性可以得到有效地治疗,移植后的rMSCs能够存活,分化为RPE细胞。
管圆崔璐吴亚兰李维业徐国彤
大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向神经前体细胞诱导分化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大鼠来源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向神经前体细胞(NPC)定向诱导分化的方法。方法在大鼠iPS细胞培养到悬浮类胚体阶段加入维甲酸(RA)诱导分化,对分化获得的细胞,分别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NPC标志物、用BrdU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其增殖能力、并通过大鼠视网膜下腔移植对其存活、整合情况及分化能力进行检测。结果经诱导分化获得的细胞能够在贴壁培养条件下形成Rosette结构、表达NPC标志物并且绝大多数呈BrdU阳性,移植到大鼠视网膜下腔后能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结论大鼠iPS细胞能够通过悬浮EB加RA诱导的方法分化为NPC,有可能作为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供体细胞。
曲泽澎管圆崔璐吕立夏徐国彤
关键词: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神经前体细胞细胞移植定向诱导分化
一种调控诱导产生的视网膜前体细胞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离的、诱导产生的视网膜前体细胞以及包含这种细胞的组合物,所述细胞移植到宿主视网膜的整合率和致瘤性得到极大改善。本发明还提供通过抑制经典Wnt信号通路来制备所述视网膜前体细胞的方法以及制备适合移植的视网膜前...
金颖徐国彤崔璐管圆
文献传递
EPO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碘酸钠诱导的大鼠视网膜变性
管园崔璐张敬法吕立夏李维业徐国彤
一种调控诱导产生的视网膜前体细胞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离的、诱导产生的视网膜前体细胞以及包含这种细胞的组合物,所述细胞移植到宿主视网膜的整合率和致瘤性得到极大改善。本发明还提供通过抑制经典Wnt信号通路来制备所述视网膜前体细胞的方法以及制备适合移植的视网膜前...
金颖徐国彤崔璐管圆
文献传递
影响视网膜神经元和色素上皮细胞发育的因子及相关的分子机制
2008年
在眼的发育过程中,视网膜神经元及色素上皮细胞(RPE)先后由同一视网膜前体细胞(RPC)分化而来。RPC的增殖与分化的调节受多种因素影响,涉及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以及细胞内部多种转录因子间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本文围绕视网膜的发育,聚焦影响视网膜发育的重要细胞外因子和细胞内调节的分子机制,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其中,细胞外因子的重点放在神经营养因子和细胞因子,而细胞内调节机制的重点则围绕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和同源框两种模式的转录因子对视网膜细胞定向特化的联合调节作用同时,也讨论了锌指结构、Maf家族、Forkhead家族等其他类型的转录因子如Brn3b、Nrl、Foxn4等在视网膜发育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崔璐徐国彤
关键词:视网膜神经元视网膜色素上皮神经营养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