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云山 作品数:16 被引量:36 H指数:4 供职机构: 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及尿液胎盘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及尿液中胎盘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特征,并探讨血清及尿液中胎盘生长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检测并比较20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15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及2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血清及尿液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PlGF)水平,并分析55例子痫前期患者及对照组孕妇血清及尿液中胎盘生长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对照组血清PlGF分别为(36.13±17.29)、(23.40±9.88)、(44.04±19.26)pg/ml,尿PlGF分别为(939.20±474.94)、(587.20±381.86)、(961.65±584.58)pg/mmol。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及尿液PlGF均低于正常晚期妊娠组及轻度子痫前期组PlGF平均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尿液PlGF水平与血清PlGF水平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13(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及尿液PlGF水平显著降低,且尿PlGF水平与血清PlGF水平成正相关,可以用尿液PlGF水平检测替代血清PlGF水平研究PlGF与子痫前期发病关系,并为子痫前期的临床监测及诊治提供更便捷的方法。 凌玲 孙丽洲 肖云山关键词:子痫前期 胎盘生长因子 尿液 改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评价改良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用改良FISH技术检测119例孕16-24周孕妇的羊水间期细胞及10例孕25-32周胎儿脐血间期细胞,5例孕9-12周绒毛间期细胞,每例均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应用改良FISH法,所有样本均在6h内获得检测结果,除2例羊水培养失败外,其余样本均在3周内获得细胞遗传学诊断。两种方法均检出特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各1例,另5例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异常,因超出检测范围,FISH法未能检出,所有样本的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均一致。结论:经改良后的FISH技术缩短了诊断时间,缓解了孕妇及家属的焦虑心情,且可用于多种不同样本的检测,因其高效、省时、取材多样等优点在产前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张静引 孙丽洲 肖云山 卢守莲 王珏 曹郡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异常 产前诊断 羊水 绒毛膜绒毛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运用羊水间期细胞开展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FISH技术对110例孕16~24周孕妇的羊水间期细胞进行检测,每例均进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运用FISH法,所有样本均在19h内获得检测结果,除2例羊水培养失败外,所有样本均取得染色体核型分析报告结果。两种方法均检出特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各1例,所有样本的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均互相符合。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有2例异常,因缺乏相应DNA探针。FISH法未能检出。结论运用羊水间期细胞开展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缩短了诊断时间,缓解了孕妇及家属因等待检测结果所产生的焦虑心情。检测程序简单,结果判定明确,在产前诊断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肖云山 张静引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异常 产前诊断 羊水 MACS法分选早孕期外周血和蜕膜组织单核巨噬细胞 目的探寻有效,简捷的分选出纯度较高,生物活性保存良好的外周血和蜕膜组织单核巨噬细胞,用以研究妊娠早期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特征及其调控因素。方法比较运用MACS法和传统方法分离、纯化妊娠早期外周血和蜕膜组织单核巨噬细胞的效果。... 肖云山 孙丽洲 林其德文献传递 肾多普勒参数和肾功能指标监测妊娠期妇女肾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序贯研究妊娠期妇女肾血流动力学的生理性特征,并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肾功能血生化指标在监测妊娠期妇女肾动脉血流特征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对160例正常妊娠妇女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孕10~14周、20~24周、30~34周以及50例非孕妇女监测肾动脉血流动力学三项参数(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并同时检测血浆肾功能生化指标(肌酐、尿素氮和尿酸)。结果:①正常妊娠组肾主动脉和肾段动脉血流动力学多普勒参数与非孕对照组相比均升高,但仅20~2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差分析显示,肾主动脉搏动指数和肾段动脉三项血流参数在各孕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24周较10~14周和30~34周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正常妊娠组肾功能指标与非孕对照组相比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这些指标随着妊娠的进展而逐渐升高,方差分析示在正常妊娠各孕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随着妊娠进展,孕妇肾功能指标和肾动脉多普勒三项参数均发生显著改变,但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更直接、无创地反映肾血流的变化。深入研究妊娠期肾血液循环的变化特征,有助于早期发现妊娠期肾病理改变,积极预防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潘义 孙丽洲 姜海风 肖云山关键词:血液动力学现象 肾功能试验 胎盘绒毛组织孕激素受体表达与分娩发动的关系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胎盘绒毛组织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变化与分娩发动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印迹杂交法检测正常足月剖宫产产妇胎盘绒毛组织(临产组15例,未临产组15例)孕激素受体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5例未临产组均存在核PR染色阳性,15例临产组出现弱阳性结果。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临产组PR-A表达量较未临产组下调,同时临产组PR-B表达量较未临产组也下调,两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产组PR-A/PR-B较未临产组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A/PR-B比值升高可能是参与分娩发动的机制之一。 姜子燕 肖云山 孙丽洲关键词:胎盘绒毛组织 分娩发动 孕激素受体 蜕膜巨噬细胞TSP-1 IL-10及IFN-γ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探讨 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蜕膜巨噬细胞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白介素-10(IL-10)及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方法对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计划生育门诊要求人工流产的正常妊娠妇女20例(A组)和10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B组)检测蜕膜TSP-1mRNA、蜕膜巨噬细胞表面TSP-1的表达及蜕膜巨噬细胞分泌IL-10和IFN-γ的量,并在培养液中加入相应刺激物,观察细胞因子分泌量的变化。结果与A组相比,B组蜕膜TSP-1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蜕膜巨噬细胞TSP-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蜕膜巨噬细胞分泌IL-10的量显著降低(P<0·05);在培养液中加入各种干预因素对两组病例蜕膜巨噬细胞分泌IFN-γ无显著影响;加入TSP-1后,两组蜕膜巨噬细胞分泌IL-10的量均增加(P<0·05);加入抗TSP-1后A组蜕膜巨噬细胞分泌IL-10的量降低(P<0·05)。结论URSA患者蜕膜TSP-1表达下降,且蜕膜巨噬细胞分泌IL-10的量降低,可能是导致URSA发病的原因。TSP-1可能在调控蜕膜巨噬细胞分泌IL-10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金妍 林其德 汪希鹏 肖云山 吕彩君 丁传伟关键词:凝血酶敏感蛋白-1 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氧化应激与PeroxiredoxinⅡ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胎盘组织氧化应激情况及PeroxiredoxinⅡ的表达,探讨PeroxiredoxinⅡ在子痫前期氧化应激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15例子痫前期患者及15例正常妊娠者胎盘组织中PeroxiredoxinⅡ表达,测定相应组织中SOD活力及MDA、H2O2含量。结果: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PeroxiredoxinⅡ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子痫前期组氧化应激指标SOD活力为89.74±18.26U/mg-prot,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105.23±21.88U/mgprot(P<0.01);MDA含量96.69±32.88nmol/mgprot,明显高于对照组63.29±13.74nmol/mgprot(P<0.05);H2O2含量为81.65±17.93nmol/mgprot,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58±13.55nmol/mgprot(P<0.01)。H2O2含量与PeroxiredoxinⅡ表达量呈负相关。结论:PeroxiredoxinⅡ与子痫前期发生发展中的氧化应激机制存在密切关系。 石春燕 孙丽洲 德伟 肖云山关键词:氧化应激 子痫前期 胎盘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巨噬细胞表面TSP1、CD36、CD47的表达及其细胞因子的分泌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表面分子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CD36、CD47及其分泌细胞因子IL-10和IFN-γ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10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和20例正常早孕妇女外周血及蜕膜巨噬细胞表面TSP1、CD36、CD47的表达;同时用ELISPOT法检测两组外周血及蜕膜分泌IL-10和IFN-γ的巨噬细胞数。结果: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巨噬细胞TSP1、CD36、CD47表达水平及其分泌IL-10和IFN-γ的细胞数与正常早孕妇女均无统计学差异。与正常早孕妇女比较,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蜕膜巨噬细胞CD36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TSP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CD47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蜕膜组织分泌IL-10的巨噬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而分泌IFN-γ的巨噬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异。结论:蜕膜巨噬细胞在维持正常妊娠免疫耐受和导致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金妍 林其德 汪希鹏 肖云山 吕彩君 丁传伟关键词:凝血酶敏感蛋白1 MACS法分选早孕期外周血和蜕膜组织单核巨噬细胞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寻有效,简捷的分选出纯度较高,生物活性保存良好的外周血和蜕膜组织单核巨噬细胞,用以研究妊娠早期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特征及其调控因素。方法:比较运用MACS法和传统方法分离、纯化妊娠早期外周血和蜕膜组织单核巨噬细胞的效果。结果:经台盼兰染液检测细胞活性,传统贴壁法获得的单核细胞活性率为(92.50±0.57)%,MACS法获得的单核细胞活性率为(92.70±0.62)%,两者没有显著差异。传统贴壁法获得的巨噬细胞活性率为(82.40±0.64)%,MACS法获得的巨噬细胞活性率为(82.60±0.61)%,两者没有显著差异。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纯度,贴壁法获得的单核细胞纯度为(85.83±1.50)%,显著低于MACS法获得的单核细胞纯度(91.89±1.37)%。贴壁法获得的巨噬细胞纯度为(35.25±1.38)%,显著低于MACS法获得的巨噬细胞纯度(76.40±2.02)%(P<0.05)。结论:MACS方法分选得到的妊娠早期外周血单核细胞和蜕膜组织巨噬细胞纯度高,生物活性保存良好。MACS方法是一种有效,简捷的分离、纯化单核巨噬细胞的方法,运用此方法,有益于更确切的描述妊娠早期参与母胎界面免疫调控的职能细胞的作用及其调节方式。 肖云山 孙丽洲 林其德关键词:单核巨噬细胞 早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