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作品数:17 被引量:63 H指数:5 供职机构: 徐州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依达拉奉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与缺血后处理的比较研究(英文) 被引量:8 2010年 阐明依达拉奉是否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并且比较依达拉奉后处理与缺血后处理的保护作用。大鼠缺血45min再灌注24h。56只大鼠随机分为以下7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生理盐水后处理组以及依达拉奉(1,3和6mg·kg-1)后处理组。通过测定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浓度来评价肾功能,肾脏组织学损伤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进行评价。通过测定肾组织中的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来评估氧化应激损伤;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的Bcl-2和Bax的蛋白水平。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依达拉奉后处理明显降低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浓度,并且可以改善肾组织损伤。依达拉奉后处理组的丙二醛含量比缺血再灌注组低,而依达拉奉后处理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比缺血再灌注组高。然而,依达拉奉后处理也能够降低细胞凋亡和Bax的表达,增加Bcl-2的表达。依达拉奉后处理组与缺血后处理组所检测的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以上结果说明,在缺血最后3min、再灌注前通过尾静脉注射依达拉奉,可以诱导药物后处理防治肾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而且这种保护作用与观察到的缺血后处理的保护作用相似。 李艳 夏安周 邢淑华关键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后处理 细胞凋亡 短距离剧烈运动相关的急性肾衰竭的病理及转归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5例短距离剧烈运动相关的急性肾衰竭患者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2005年9月至2009年3月解放军第97医院肾内科收治的短距离剧烈运动相关的急性肾衰竭患者5例,分析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肾活检病理及临床转归。结果:起病前均有剧烈运动史,运动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腰痛症状。实验室检查尿液轻度蛋白尿、滤过钠排泄分数大于1%,肾衰指数均>1。BUN、SCr明显升高。给予大黄制剂、充分水化治疗后尿检迅速好转,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短距离剧烈运动相关的急性肾衰竭预后相对良好,一旦明确诊断,应避免再次剧烈运动,以防病情复发。 任红旗 赵勇 李艳 韩淑静 李玲 蔡青 吕梅月关键词:急性肾衰竭 低尿酸血症 银杏叶总黄酮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肾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银杏叶总黄酮(TFG)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大鼠的肾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TFG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TFG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TFG50、100和200m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3d。末次给药12h后模型组及TFG各组采用夹闭双侧肾动脉45min、再灌注24h制备急性肾IRI模型。采用化学方法测定各组血清SCr和BUN水平;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采用paller法进行肾小管损伤评分;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模型组SCr和BUN水平、肾小管损伤评分及AI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TFG各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0.01),肾组织病理性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TFG能明显减轻肾IRI;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有关。 朱家军 夏安周 王永万 李艳 王妍妍 项绪强关键词:银杏总黄酮 缺血再灌注 肾脏 小剂量他克莫司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4 2011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他克莫司(TAC)联合雷公藤多苷(TW)治疗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SRN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肾活检并结合临床诊断为系膜增生性肾炎(MesPGN)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经泼尼松[1 mg/(kg.d),最大60 mg/d]治疗3个月无效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小剂量TAC+TW组:TAC首次使用0.05 mg/(kg.d),分2次、间隔12 h于餐后2 h服用,服药3 d后检测TAC浓度,维持血药浓度1.5~4 ng/ml;同时加用TW治疗剂量60 mg/d,分3次餐前口服。TW组:单用TW,治疗剂量60 mg/d,分3次餐前口服。观察各组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TAC的浓度变化。结果(1)符合入组条件的SRNS患者共20例,小剂量TAC+TW组11例,TW组9例。入组基线年龄、性别分布、发病时间、血压、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肌酐、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肾脏病理类型及服用泼尼松时间等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小剂量TAC+TW组治疗1个月后尿蛋白开始下降,随访至12个月时有8例完全缓解(72.7%),2例部分缓解(18.2%),1例无效(9.1%),总有效率(90.9%)。而TW组同样治疗1个月后尿蛋白开始减少,但随访至12个月时仅有2例完全缓解(22.2%),部分缓解4例(44.5%),无效3例(33.3%),总有效率(66.7%)。随访至终点小剂量TAC+TW组完全缓解率高于TW组。(3)小剂量TAC+TW组治疗后患者血浆蛋白明显升高,治疗至6个月时血浆蛋白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而TW组血浆蛋白升高却不明显。两组患者血肌酐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4)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小剂量TAC+TW能有效减少SRNS患者蛋白尿,临床缓解率较高;并且患者耐受性好,是治疗SRNS的有效方法。 任红旗 钟逸斐 李艳 蔡青 韩淑静 郝小可 王瑞 李玲关键词: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 他克莫司 雷公藤多苷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并发肾病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2 2010年 女,31岁,双下肢水肿伴尿检异常1d于2009年11月24日入院。患者劳累后出现双下肢水肿,来我院检查,尿常规蛋白3+,多项检查异常,为进一步治疗,以慢性肾炎收治入院。 任红旗 李艳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肾病综合征 双下肢水肿 并发 尿检异常 慢性肾炎 肾淀粉样变性1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肾淀粉样变性肾脏损害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淀粉样变性肾脏损害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肾淀粉样变性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10例肾淀粉样变性年龄(61.0±9.9)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浮肿、大量蛋白尿,其中4例血压降低。尿κ、λ链升高,尿本周蛋白均阴性,骨髓细胞学检查排除多发性骨髓瘤。肾脏病理刚果红染色呈阳性,其中AL型肾淀粉样变性9例,AA型肾淀粉样变性1例。结论淀粉样变性肾脏易受累,临床表现多样,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活检刚果红染色。 任红旗 吕梅月 蔡青 李艳 韩淑静 王瑞 郝小可关键词:肾淀粉样变性 肾活检 肾脏损害 短距离剧烈运动致急性肾衰竭临床病理分析 2010年 任红旗 李艳 韩淑静 李玲 蔡青 吕梅月关键词:急性肾衰竭 尿肾损伤分子1在不同烧伤程度烧伤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5年 急性肾损伤(AKI)是大面积烧伤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临床以少尿、血肌酐(SCr)升高为特征,病情危重,病死率高.芬兰Helsinki烧伤中心分析71例烧伤死亡患者资料,发现40%患者死于多脏器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其中,100%患者合并急性肾衰竭(ARF).因而,早期诊断AKI,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1-2]. 任红旗 周璇 戴德淑 王良喜 骆晓梅 周宜芳 蔡青 李艳 韩淑静 王瑞 张兆永关键词:烧伤患者 肾损伤分子1 烧伤程度 少尿 严重并发症 大面积烧伤 甲泼尼龙、环磷酰胺双冲击治疗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V型狼疮性肾炎对照性研究 任红旗 李艳 蔡青 韩淑静 郝小可 王瑞不同浓度肝素在临时性透析导管封管中应用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在临时性血液透析导管封管时使用不同浓度肝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在透析结束时使用1.25%、2.5%、5%肝素进行导管内封管,观察封管后出血、导管血栓,统计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率。结果 (1)1.25%肝素组19例患者,平均使用45导管日,有5例患者因导管感染退出;2.5%肝素组33例患者,平均使用57导管日,有4例患者因导管感染退出;5%肝素组25例患者,平均使用59导管日,有1例患者因导管感染退出。(2)5%肝素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封管后延长,而其他组对凝血指标无明显影响。(3)5%组导管内血栓发生率最低。1.25%肝素组出现导管内血栓例次较其他两组多,其中1例患者导管失功,更换导管。(4)3组患者均无肝素过敏等反应,2.5%肝素组有1例患者插管后第31天出现血小板轻度减少,为6.7×104/μl,但无血栓栓塞并发症。结论 5%肝素导管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但对出凝血时间有影响,1.25%肝素组导管内血栓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且易感染。而2.5%肝素组用于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封管相对安全有效,导管内血栓发生率低,且对出凝血指标无明显影响,可以替代5%肝素作一次性封管用。 任红旗 周璇 蔡青 韩淑静 李艳 王瑞 李玲关键词:肾透析 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