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晶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污泥
  • 1篇低C/N
  • 1篇序半连续式反...
  • 1篇深度脱水
  • 1篇市政污泥
  • 1篇水质
  • 1篇水质特性
  • 1篇污泥深度脱水
  • 1篇滤液
  • 1篇颗粒污泥
  • 1篇好氧
  • 1篇好氧颗粒
  • 1篇好氧颗粒污泥
  • 1篇反应器
  • 1篇氨氮
  • 1篇半连续式

机构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宇星科技发展...

作者

  • 2篇濮文虹
  • 2篇龙焙
  • 2篇杨昌柱
  • 2篇杨家宽
  • 2篇王晶
  • 1篇时亚飞
  • 1篇白俊
  • 1篇蒋国盛
  • 1篇李春阳

传媒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SFBR中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及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接种自行培养的活性污泥,以模拟废水为基质,采用连续进水、间歇出水及厌氧/好氧交替的运行模式,尝试了在SFBR中进行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并研究了好氧颗粒污泥的特性及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通过逐步缩短沉降时间,28 d时成功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所形成的好氧颗粒污泥呈黄色、形状不规则,且粒径较小(平均粒径0.56 mm),正常情况下的SVI保持在70 mL·g-1以下,EPS在59 d时达到最大值(以MLVSS计)373.24 mg·g-1,较培养初期增加了约2.5倍,运行后期由于颗粒出现解体,导致EPS急剧下降;反应器在运行过程中未能保持较高的污泥量,中后期MLSS始终在3 000mg·L-1以下;在63 d的运行时间里,除异常波动外,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基本维持在90%左右,正常情况下出水COD小于100 mg·L-1,反应器对NH+4-N、TIN的去除效果波动较大,去除率分别为44.45%~94.72%及43.87%~93.13%,反应器对TP的去除率在44.50%~97.40%之间,正常情况下TP去除率可维持在60%以上;限于自动控制水平,夜间长时间的好氧饥饿期容易造成丝状菌过度生长,使得AGS在生长竞争中处于劣势,最终导致了AGS的解体.
龙焙杨昌柱濮文虹杨家宽白俊王晶周玄月蒋国盛李春阳刘福标
关键词:序半连续式反应器好氧颗粒污泥
市政污泥深度脱水滤液水质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以武汉市五座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经Ⅰ、Ⅱ、Ⅲ三种污泥调理方法调理及脱水的污泥深度脱水滤液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了水样的常规水质指标。结果表明,配方Ⅰ所得脱水滤液pH为12.8左右,呈强碱性,配方Ⅱ、Ⅲ所得脱水滤液pH=3.0~6.2,呈酸性。污泥深度脱水滤液的水质随脱水污泥的来源、污泥调理方法不同而异,稳定、氧化程度高的污泥其深度脱水滤液水质较好。经调理后的深度脱水滤液ρ(COD)为180~1200 mg/L,为中低浓度有机废水;BOD5/COD=0.49~0.66,可生化性良好;氨氮浓度为20~200 mg/L,差异较大,但普遍较高,C/N在2.2~13.4,属低C/N比废水;TP在0.4~5.5 mg/L,C∶N∶P对微生物生长来说并不协调。污泥调理剂中的破胞试剂对污泥脱水滤液水质影响较大,配方Ⅱ、Ⅲ调理剂中含破胞试剂,调理后的污泥深度脱水滤液COD和氨氮值较大。最后,建议对氨氮负荷过高而不适合回流的深度脱水滤液采用高效的生物脱氮工艺进行处理。
王晶杨昌柱濮文虹龙焙时亚飞李野杨家宽
关键词:水质特性低C/N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