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伟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内
  • 2篇祖细胞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外周血内皮祖...
  • 2篇内皮
  • 2篇内皮功能
  • 2篇内皮祖细胞
  • 1篇动员
  • 1篇心病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沙坦
  • 1篇舒张
  • 1篇舒张功能
  • 1篇氯沙坦
  • 1篇内皮舒张
  • 1篇内皮舒张功能
  • 1篇冠心病
  • 1篇冠心病患者

机构

  • 2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辽宁医学院

作者

  • 2篇张红明
  • 2篇杨燕
  • 2篇李晓燕
  • 2篇谈红
  • 2篇陈英剑
  • 2篇韦修莹
  • 2篇陈伟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氯沙坦对冠心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动员作用及影响内皮功能的机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及血流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善内皮功能的机制。方法选取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65例,随机分为标准治疗组32例和ARB治疗组33例,同时选取非冠心病31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标准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ARB治疗组给予常规物药+氯沙坦治疗,随访8周,治疗前后分别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PCs水平、超声测定流量介导血管扩张(FMD)情况。结果基线水平,冠心病内皮功能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低下、EPCs数量明显减少(P<0.05);FMD与EPCs数量呈正相关(r=0.57,P<0.01)。治疗8周后,标准治疗组和ARB治疗组冠心病患者FMD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循环血EPCs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是ARB治疗组变化更明显(P<0.05);ARB治疗组EPCs的增加与内皮功能的改善呈正相关(r=0.52,P<0.01)。结论氯沙坦对EPCs具有一定的动员作用,ARB类药物氯沙坦可能通过增加外周血EPCs数量,进而改善内皮功能。
陈伟谈红李晓燕韦修莹杨燕陈英剑张红明
关键词:氯沙坦内皮舒张功能内皮祖细胞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差异及其对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的水平及其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53例为冠心病组,非冠心病患者52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超声测定其内皮舒张功能指标(FMD),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EPCs水平,同时检测反映内皮功能的生化指标,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NO。结果在基线水平上,冠心病组内皮功能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低下,EPCs数目明显减少,hs-CRP水平升高,NO含量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MD与EPCs数量显著相关,FMD随EPCs数量增加而改善,呈正相关趋势(r=0.52,P<0.01)。同时,反映内皮功能的指标hs-CRP与FMD、EPCs均呈负相关趋势(r=-0.43,r=-0.50,P<0.05),NO与FMD、EPCs均呈正相关趋势(r=0.54,r=0.45,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EPCs数量较健康人群明显减少,内皮功能明显低下,同时内皮功能随EPCs数量增加而改善。
陈伟谈红李晓燕杨燕韦修莹陈英剑张红明
关键词:冠心病内皮祖细胞内皮功能高敏C反应蛋白一氧化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