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美
- 作品数:52 被引量:117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人肝细胞系5-羟色胺自分泌系统的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人肝癌细胞系和人正常肝细胞系的研究,探讨肝细胞是否具有合成5-HT的功能。方法以人肝癌细胞系HepG2和人肝细胞系7702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5-HT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表达5-HT合成的关键酶及5-HT受体。结果两种细胞系细胞上清液均可检测到5-HT;均可表达多种类型的5-HT受体,均表达合成5-HT的关键酶色氨酸羟化酶(TPH)及运载体(SERT)。结论人肝癌细胞系HepG2和人肝细胞系7702均表达合成5-HT的关键酶和受体,说明肝细胞具有5-HT自分泌系统,5-HT可能以自分泌或者旁分泌的形式发挥作用。
- 李晓晴杨仙珊赵鹏丁美赵军段钟平张晶
- 关键词:人肝癌细胞系5羟色胺自分泌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Bx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研究
- 2006年
- 目的获得重组HBx蛋白,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Bx抗体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克隆HBVX基因构建PET32aHBX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和纯化HBx蛋白,用该重组蛋白建立检测抗HBx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采用该ELISA分别检测正常人组、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细胞癌组患者血清中的抗HBx抗体。结果获得具有免疫原性的HBx融合蛋白;ELISA检测表明,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细胞癌组的抗HBx抗体的水平均高于急性肝炎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在这三组之间,慢性肝炎组高于肝硬化组和肝细胞癌组,差异具有显著性,肝硬化组和肝细胞癌组的抗HBx抗体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BV患者血清中抗HBX抗体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一种特异性抗体,是HBV感染的血清学指标之一,可以反映乙型肝炎肝炎患者病情的变化。
- 任锋靳海英贺立香郭向华丁美武志明周育森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X蛋白
- 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诱导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电镜观察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急性肝衰竭大鼠肝脏超微结构,以了解肝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方法给予雌性Wistar大鼠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联合腹腔注射,计算其死亡率及生存时间,动态观察给药后4、8、12小时肝功能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并以TUNEL法检测和电镜观察原位细胞凋亡。结果实验组80%大鼠死于急性肝衰竭,平均生存时间为15.6±1.8小时。给药后4小时电镜观察,发现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胞浆包含体形成,部分细胞核呈早期凋亡表现,细胞内凋亡小体形成;8小时时,肝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并呈不同阶段表现,凋亡肝细胞内线粒体病变程度不一;TUNEL检测给药后8小时肝细胞,凋亡指数达高峰,与电镜观察结果一致。结论肝细胞凋亡为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致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的主要病理形态学表现,这可能为该类型肝衰竭的主要病理学变化基础。
- 丁美刘旭华段钟平张晶孙异临王泰龄
- 关键词:急性肝衰竭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超微结构
- 颊黏膜中分化鳞状细胞癌角蛋白谱的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研究口腔颊黏膜鳞状细胞癌角蛋白谱的特点。方法:颊黏膜中分化鳞状细胞癌活检标本,提取角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和利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杂交方法,研究颊黏膜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中角蛋白谱的表达。结果:颊黏膜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中出现了单层角蛋白上皮如CK18、19,而CK10表达缺失。结论:变异性表达的CK18、19以及不表达CK10,是颊黏膜中分化鳞状细胞癌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 席庆步荣发周育森刘洪臣陈万荣丁美于虹
- 关键词:颊黏膜鳞状细胞癌角蛋白
- 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猪急性肝衰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D-氨基半乳糖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动物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雌性中国实验小型猪14头。随机分为对照组(6头)和治疗组(8头),应用D-氨基半乳糖1.2g/kg,静脉滴注,诱导制备药物性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治疗组给予NAC治疗,对照组同期给予生理盐水。观察比较2组动物一般状况、生存时间、生理指标、生化指标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在某些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部分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ALT、AST和总胆红素含量明显较低,凝血酶原活动度较高,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其他生化指标,如血氨和内毒素水平有一定下降;在组织病理学上,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炎症有所减轻。结论NAC治疗非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肝衰竭仍然可以改善肝功能和炎症反应,内毒素血症得到一定改善。
- 乔玲任锋张培豪丁美赵军陈煜武志明段钟平
- 关键词:N-乙酰半胱氨酸肝衰竭动物模型
- 5-羟色胺2A受体阻断剂对大鼠肝脏再生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5-羟色胺2A受体阻断剂酮色林对大鼠肝部分切除后肝再生的影响,了解5-羟色胺及其受体在肝脏再生中的作用。方法 8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肝大部分切除术建立肝再生模型,术后16 h分别给予腹腔内注射酮色林(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技术动态观察并比较两组大鼠术后24、36、48、72 h肝脏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肝大部切除术后24、36 h肝脏表达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最为活跃,而后表达逐渐下降。实验组大鼠肝脏表达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5-羟色胺2A受体阻断剂酮色林显著抑制大鼠肝大部切除术后的肝脏再生,说明5-羟色胺具有一定的促进肝再生的作用,2A受体是其重要的信号传导受体之一。
- 杨仙珊张晶李晓晴丁美赵军郑素军段钟平
- 关键词:酮色林5-羟色胺肝再生
- 汉滩病毒膜蛋白重组腺病毒的构建表达及免疫效果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探讨利用腺病毒载体作为汉滩病毒基因工程疫苗载体的可行性。通过PCR扩增,得到完整的汉滩病毒76-118株M片段编码区,将该片段克隆入质粒pAdTrackCMV的CMV启动子下游,得到阳性克隆pAdTrackCMV-M。PmeI线性化的阳性克隆与腺病毒骨架载体pAdEasy-1共转化大肠杆菌BJ5183,经同源重组后得到重组病毒pAdEasy-M。pAdEasy-M经PacI线性化后,脂质体介导转染293细胞,经Western-blot检测表明,G1、G2基因在293细胞中得到表达。重组病毒免疫BALB/c小鼠,产生了具有一定中和活性的抗体。该研究为进一步研制以腺病毒为活载体的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 罗保君张强董京芳丁美刘树玲杭长寿李银太周育森
- 关键词:汉滩病毒M片段重组腺病毒
- 急性肝衰竭大鼠胃肠运动改变与肠神经元关系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观察急性肝衰竭大鼠胃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的变化与肠神经元的关系。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使用多道生理记录仪记录正常大鼠和急性肝衰竭大鼠的胃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采用TUNEL法、5-HT和NSE免疫组化法检测空肠神经元的凋亡情况。结果急性肝衰竭大鼠空肠MMC周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1897.71±815.77对1384.17±449.34S,P<0.05),尤以Ⅱ期延长为主(1870.90±1010.35S对643.04±450.67S,P<0.05),成簇状移行性收缩,Ⅲ期显著缩短(31.41±11.17S对53.11±14.74S,P<0.05);急性肝衰竭大鼠肠神经元凋亡明显增多,TUNEL染色阳性细胞核固缩或碎裂,呈棕黄色,细胞大小不一;5-HT和NSE免疫组化检测发现急性肝衰竭大鼠阳性物质表达较正常大鼠减少。结论急性肝衰竭大鼠胃肠MMCⅡ期延长,Ⅲ期明显缩短,导致胃肠动力异常,可能与肠神经元的凋亡有关。
- 许伟红刘梅吕志武陈煜郑素军刘旭华赵军丁美段钟平
- 关键词:急性肝衰竭移行性复合运动肠神经元
- 枳实消痞汤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观察枳实消痞汤高、中、低剂量以及莫沙比利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胃肠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MMC)的影响及其变化特点。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模型,用多道生理记录仪分别记录正常对照组(10只)和急性肝功能衰竭组(10只),莫沙比利组(10只)以及枳实消痞汤高(10只)、中(10只)、低剂量组(10只)的胃肠消化间期MMC,并对各组大鼠胃肠消化间期MMC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莫沙比利组相比较,枳实消痞汤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胃窦、十二指肠、空肠MMCⅡ相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658,P=0.879);与低剂量组相比较,中剂量组胃窦、十二指肠、空肠MMCⅡ相显著缩短(P=0.001);与莫沙比利组相比较,枳实消痞汤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胃窦、十二指肠、空肠MMCⅢ相持续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67和0.441),枳实消痞汤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相比较,胃窦、十二指肠、空肠MMCⅢ相持续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841);与低剂量组相比较,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胃窦、十二指肠、空肠MMCⅢ相持续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04);与莫沙比利组相比较,枳实消痞汤高、中、低剂量组对周期的改变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372,0.347,0.716)。结论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MMCⅡ相显著延长,呈移行性簇状收缩,MMCⅢ相明显缩短,这可能是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胃肠动力障碍的主要原因。枳实消痞汤高、中、低剂量和莫沙比利组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的MMCⅡ相缩短和MMCⅢ相延长有明显的改善,其中枳实消痞汤高剂量、中剂量和莫沙比利组临床效果相近。提示枳实消痞汤对改善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胃动力障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王艺静刘梅段钟平陈煜郑素军赵军丁美张桓虎
- 关键词:枳实消痞汤
- TLR2、TLR4和TLR9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及肝衰竭大鼠中的表达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观察重型肝炎患者及肝衰竭大鼠中TLR2、TLR4和TLR9的表达,为重型肝炎肝衰竭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思路.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LR2、TLR4和TLR9表达,同时平行设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正常人作为对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及正常大鼠肝组织中TLR2、TLR4和TLR9表达.阳性对照为大鼠结肠组织.结果:正常人、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TLR2和TLR9未见表达;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TLR2和TLR9有表达;正常人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中TLR2、TLR9未见表达,慢性重型肝炎患者PBMC中TLR2和TLR9有表达;正常大鼠肝组织TLR2、TLR9未见表达,急性肝衰竭和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组织中TLR2、TLR9有表达;TLR4在所有标本中均未见表达,但在阳性对照中有表达;TLR2、TLR9的表达多见于炎性细胞中,在肝实质细胞上表达很少.结论:TLR2、TLR9的高表达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重型肝炎和肝衰竭的发病过程.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洛阳市471003陈煜时红波张帆丁美赵军刘旭华段钟平
- 关键词:重型肝炎肝衰竭TOLL样受体2TOLL样受体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