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华

作品数:35 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9篇织物
  • 11篇悬垂
  • 9篇印花
  • 8篇数码印花
  • 7篇悬垂性
  • 6篇图像
  • 5篇织物悬垂
  • 4篇织物悬垂性
  • 4篇色纺
  • 4篇色纺纱
  • 4篇混色
  • 4篇计算机
  • 4篇纺纱
  • 3篇悬垂形态
  • 3篇提花
  • 3篇图像处理
  • 3篇纺织
  • 2篇颜色管理
  • 2篇织物纹理
  • 2篇软打样

机构

  • 35篇浙江理工大学
  • 3篇浙江理工大学...
  • 2篇杭州宏华数码...
  • 1篇上海市肿瘤研...
  • 1篇嘉兴学院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南通纺织职业...
  • 1篇浙江中新毛纺...

作者

  • 35篇周华
  • 5篇温泉
  • 5篇梅帆
  • 5篇陈洁
  • 5篇李泽华
  • 5篇王春燕
  • 4篇李丹
  • 4篇李静
  • 4篇沈伟
  • 4篇王妍
  • 3篇杨兰君
  • 3篇王寿兵
  • 3篇邵琰芳
  • 3篇何芳霞
  • 3篇周赳
  • 3篇唐艳
  • 3篇沈毅
  • 3篇周婷
  • 3篇任静
  • 3篇杨静芝

传媒

  • 15篇浙江理工大学...
  • 6篇纺织学报
  • 5篇现代纺织技术
  • 4篇丝绸
  • 1篇毛纺科技
  • 1篇工程图学学报
  • 1篇纺织科学研究
  • 1篇陕西纺织
  • 1篇四川丝绸

年份

  • 3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evicelink技术在数码印花追样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提高数码印花追样质量,文章通过主、客观评价法,对基于ICC Profile的ICC Devicelink技术追样、基于Device Profile的Devicelink技术追样,以及使用标准ICC色彩追样转换过程的追样效果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基于ICC Profile的ICC Devicelink技术的追样效果与原图打印效果相近,相较基于Device Profile的Devicelink技术追样更适合应用在纺织品数码印花追样过程中。此外与使用标准ICC色彩转换过程追样相比,运用Devicelink技术包含K保护追样,可以使单纯黑色尽量避免混入其他杂色,较好地保护黑色实地。而且基于ICC Profile的ICC Devicelink技术包含黑保护追样,黑保护效果最好,可以更好地保留黑色文本不被转换成CMY,使黑色不偏色。
李泽华周华陈洁梅帆裘柯槟王远远
关键词:PROFILE数码印花
涤纶织物性能指标与悬垂形态关系被引量:9
2011年
为利用织物力学性能指标对织物悬垂性能进行预测,通过实验得到织物力学性能指标和基本结构参数,借助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悬垂性能的系列预测方程,并通过计算机模拟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织物悬垂形态与织物力学性能指标和结构参数密切相关,尤其是织物45°方向的剪切刚度、交织阻力、厚度、纬向密度等指标对织物悬垂形态的影响较大,会造成织物悬垂外观的巨大变化,影响织物的悬垂美感。计算机悬垂形态模拟结果显示,预测形态与原试样形态一致。
周华邵琰芳王春燕温泉周玲玲
关键词:织物悬垂形态结构参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纺织品数码印花总墨量控制效果评价被引量:5
2016年
为了研究设备链接法压缩墨量和编辑曲线法压缩墨量在纺织品数码印花中的应用效果,通过主观评价法分别评价标准ICC压缩墨量法(简称标准ICC法)、RIP软件压缩墨量法(简称RIP法)、编辑曲线压缩墨量法(简称编辑曲线法)及设备链接曲线压缩墨量法(简称设备链接法)的打印效果,并且采用客观评价法在理论上评价编辑曲线法和设备链接法。提出使用编辑曲线方法进行压缩墨量,同时提出将印刷行业中的设备链接曲线应用到纺织品数码印花领域墨量压缩的假设,并将设备链接曲线应用拓展为用于同一台数码印花机的墨量压缩,通过实验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标准ICC法控制墨量的打印效果最好,是最值得推荐的纺织品数码印花控制墨量的方法;设备链接控制墨量法打印效果不佳,纺织品数码印花领域中暂不推荐;在最大墨量为200的面料上,RIP法略优于编辑曲线法。
王妍周华梅再欢周婷杨静芝
关键词:数码印花
黑场补偿在数码印花中的应用研究
2016年
黑场补偿是在图像处理中改善图像黑色部分层次感的功能。数码印花产品经常出现黑色部分偏色,暗部层次不明显等问题。因此为了将黑场补偿应用到纺织品数码印花领域,提高数码印花产品的颜色效果,通过研究分析四种再现意图和黑场补偿的使用条件等,最终在相对比色意图下,对比使用黑场补偿前后暗部效果,同时尝试了饱和度意图加黑场补偿的实验。研究发现,在打印前对图像进行适当的再现意图加黑场补偿处理后,能提高打印后的暗色表现效果,使暗部颜色层次更加丰富,可明显提升纺织数码印花的打印效果。
周婷周华杨静芝李泽华陈洁梅帆裘柯槟周慧慧
关键词:数码印花再现意图颜色管理
基于Kinect传感器的织物悬垂性测试被引量:3
2014年
织物的悬垂性能测试多局限于二维测试,不能直观地反映织物的三维外观形态。提出了一种新型测试方法,能够直接扫描得到织物的三维外观形态。通过Kinect传感器从试样的多个位置获取深度图像,建立三维场景,通过C++编程和图像处理软件的处理,提取试样的悬垂性能指标。将其与传统测试法获取的悬垂性能指标作比较,发现两者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从而验证了用Kinect传感器扫描获取试样的悬垂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具备可行性。
沈伟任静周华孙西超
关键词:织物悬垂性
毛混色纺纱智能配色软打样系统研发及实现被引量:3
2010年
应用对适用于染色羊毛混色纺纱颜色的Stearns-Noechel预测新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三刺激值法进行匹配运算,预测最佳混色配方方案。系统采用ICC颜色管理体系,提高系统的适用性,避免了不同设备间移植时产生的"跑色"现象。通过仿真模拟可得到混色织物的"素色"与"夹花"软打样效果,更直观地预测样品。系统通过企业初步实践表明,采用毛混色纺纱智能配色软打样系统可得到可靠的软打样效果。
温泉周华黄雅文
关键词:颜色管理软打样仿真
基于光栅成像的织物悬垂三维形态重建算法被引量:3
2008年
根据织物悬垂三维形态测试仪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织物悬垂性图像的三维形态重建算法。首先识别出试样的边缘轮廓,然后从全景光栅图像中提取等高线信息,对光栅条纹进行定位,计算出光栅条纹所在位置的空间高度,从而得到试样上光栅取样点的三维坐标数值,再利用双三次贝赛尔曲面重建试样悬垂形态的三维图像。结合实例陈述了该算法的设计和实现过程。
王寿兵周华沈毅刘玄木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织物悬垂性
织物单向悬垂性特征参数的提取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改进传统悬垂性的测量方法,客观反映织物的悬垂性,利用微软的Kinect传感器提出了一种单向悬垂性三维测量方法。通过Kinect传感器获取织物试样的三维悬垂模型并保存为STL(立体光造型)格式文件,通过删除杂质、裁剪、矫正图像得到织物试样的三维悬垂投影,水平截取悬垂投影图像,求出水平面与试样轮廓的交线,将这些交线整理成头尾相连的一条直线段并滤波得到二维悬垂投影曲线,通过相关算法识别出该投影曲线的波峰、波谷点,提取了表征单向悬垂程度指标(单向悬垂系数)和悬垂形态指标(峰数、峰对称性系数等),建立了单向悬垂性评价体系,并通过实验与标准测试悬垂性的方法以及人为主观评价方法做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单向悬垂指标在描述织物悬垂性上与传统方法和主观评价法均一致,实现了织物悬垂性的三维测量。
梅再欢沈伟王妍周华
关键词:织物悬垂性KINECT图像处理
关于软家装个性化定制中图像放大的应用研究
2008年
对于软家装产业服务平台个性化定制,一般用户提供的纺织品数码印花图像需经高倍放大处理后才能满足生产,而利用现有的几种插值放大方法都不能满足高倍放大后图像边缘锐利的要求,为此提出了改进方法,即用于图像放大的插值曲面越陡峭,放大之后图像的边缘就越锐利,并选用三次B样条插值曲线探讨了调整曲线形状的几种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插值曲面形状,可以得到边缘比较锐利的效果,满足生产需要。
何芳霞周华唐艳
关键词:数码印花图像放大个性化定制
羊毛混色纺纱计算机智能测色配料系统被引量:8
2010年
文章对经验Stearns-Noechel模型进行了修正,在得到适用于染色羊毛混色纺纱颜色预测新模型的基础上,通过Data Color光谱光度仪读取来样的整体表面反射率,对常用数据库中的基准色进行三刺激值匹配运算,预报混色配料方案。该系统采用ICC颜色管理体系,提高系统的适用性与直观性,防止不同设备间移植时产生"跑色"现象,可直接由电脑屏幕表达颜色的匹配过程,显示混色织物的"素色"与"夹花"效果。该系统的初步应用表明,采用计算机智能测色配料系统,可大大提高混色产品的打样效率,推动企业建立加工生产及产品开发的快速反应机制。
陈维国周华温泉沈加加李茹珍
关键词:羊毛混色计算机配料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