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勇峰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3篇动脉
  • 3篇心脏
  • 2篇心脏病
  • 2篇右室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先天性心脏
  • 2篇先天性心脏病
  • 2篇姑息
  • 2篇姑息手术
  • 2篇姑息性
  • 2篇肺动脉
  • 2篇肺动脉连接术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相关
  • 1篇动脉瘤
  • 1篇心病
  • 1篇心脏瓣膜
  • 1篇心脏瓣膜手术

机构

  • 5篇郑州市第七人...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5篇浮志坤
  • 5篇张向立
  • 5篇朱勇峰
  • 4篇杨恒
  • 3篇杨慧娟
  • 2篇郭琳
  • 2篇刘洋

传媒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心血管外科杂...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腔内隔绝术治疗老年人胸主动脉真性动脉瘤
2016年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寿命的延长,老年人胸主动脉真性动脉瘤发病率逐步增加,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胸行人工血管置换术,手术仍有较高的死亡率及并发症。而随着腔内技术及器材的发展,腔内治疗方法的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及其中远期生存率与传统手术无差异,使其已成为治疗胸腹主动脉大多区域疾病的首选方法。本文总结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行腔内隔绝术治疗老年胸主动脉真性动脉瘤21例,现报道如下。
浮志坤张向立杨慧娟刘洋朱勇峰杨恒郭琳
关键词:老年人腔内隔绝术
43例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后再次手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总结法洛氏四联症(TOF)根治术后远期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对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后并发症43例患者进行再次手术,其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3岁5个月至27岁8个月;体重18~72 kg。再次手术原因包括:室间隔缺损残余漏、右室流出道梗阻、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瓣关闭不全、肺动脉残余梗阻、残余动脉导管分流等。结果围术期死亡2例,死亡率4.7%,均死于肺部感染。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2.1±6.2)h,住ICU时间(37.5±18.6)h。生存41例均顺利出院,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活动耐量增加,心功能(NYHA分级)I^II级。随访39例,随访率95.1%,随访时间12~46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无再次住院,心功能(NYHA分级)Ⅰ~Ⅱ级。结论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中操作精细,避免过渡牵拉导致瓣叶损伤,仔细探查室间隔缺损边界,减少残余漏,同时采用适当切口保护肺动脉瓣环及右心室完整性,可减少再次手术机会。对于根治术后患者严密随访,发现相关并发症进行积极外科处理,可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浮志坤张向立杨慧娟朱勇峰杨恒杜鹏刘奇
关键词:法洛氏四联症术后并发症再次手术
姑息性右室-肺动脉连接术在重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姑息性右室-肺动脉连接术在重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脏外科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所有行姑息性右室-肺动脉连接术治疗的重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31(5~108)个月,体重3.5~37.2(12.82±6.73)kg。结果 25例姑息性右室-肺动脉连接术后早期死亡2例(术后30 d内),早期死亡率8.0%(2/25)。患者术后动脉血氧饱和度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43%±7.83%vs.81.62%±6.25%,P<0.05)。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超声心动图),23例患者Mc Goon比值(1.05±0.14 vs.1.61±0.18,P<0.05)和Nakata指数[(112.37±14.38)mm2/m2 vs.(165.74±22.62)mm2/m2,P<0.05]均明显上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例患者行二期根治手术治疗。结论姑息性右室-肺动脉连接术能够有效促进重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自身肺血管床发育,为行二期根治术创造条件。
浮志坤张向立杨慧娟刘洋朱勇峰杨恒郭琳
关键词:姑息手术先天性心脏病
血清Apelin-12、IMA、Lp-PLA2水平对心脏瓣膜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细胞因子-12(Apelin-12)、缺血修饰蛋白(IMA)、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心脏瓣膜手术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于该院行心脏瓣膜手术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年,统计心脏瓣膜手术患者预后情况,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包括年龄、病程、术前心功能分级、原发疾病、瓣膜疾病类型、心脏指数(CI)及术前血清Apelin-12、IMA、Lp-PLA2水平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术前血清Apelin-12、IMA、Lp-PLA2水平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1年预后良好95例,预后不良31例;年龄、术前心功能分级、术前CI及术前血清Apelin-12、IMA、Lp-PLA2水平均与心脏瓣膜手术患者预后明显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Apelin-12、IMA、Lp-PLA2水平对心脏瓣膜手术患者预后均有一定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654、0.701、0.748,P<0.05)。结论:年龄、术前心功能分级、术前CI及术前血清Apelin-12、IMA、Lp-PLA2水平均与心脏瓣膜手术患者预后有关,其中Apelin-12是预后的保护因素,而IMA、Lp-PLA2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杨恒张向立浮志坤朱勇峰杜鹏
关键词:心脏瓣膜手术缺血修饰蛋白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姑息性右室-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复杂紫绀型先心病32例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姑息性右室—肺动脉连接术在重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脏外科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所有接受姑息性右室—肺动脉连接术治疗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4~108个月,中位年龄30个月;体重3.5~36.5(12.75±6.43)kg。结果 32例姑息性右室—肺动脉连接术后早期死亡2例(术后30d内),早期死亡率6.3%(2/32)。患者术后动脉血氧饱和度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52±7.95)%vs.(81.70±7.25)%(P<0.05)]。术后随访6个月~3年(间隔3个月复查一次超声心动图),其中28例患者McGoon比值[(1.03±0.12)vs.(1.62±0.19)P<0.05)]和Nakata指数[(111.35±14.28)mm^2/m^2vs.(165.74±22.62)mm^2/m^2,P<0.05]均明显上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例患者行二期根治手术治疗。结论姑息性右室—肺动脉连接术能够有效促使复杂紫绀型先心病患者自身肺血管床发育,为行临床二期根治术创造良好条件。
浮志坤张向立杨恒杜鹏朱勇峰张曙光刘奇
关键词:姑息手术先天性心脏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