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明
- 作品数:78 被引量:237H指数:8
- 供职机构: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科技厅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基于职教集团平台的中高职衔接实证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协调发展是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宗旨之一,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以江苏商贸职教集团尝试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试点实施中高职衔接,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例,就职教集团开展中高职衔接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 朱有明
-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可行性
-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若干思考
- 2004年
- 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力度,提高党建工作的水平,已经成为各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必须着重抓好的几个环节,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几点建议。
- 何星舟嵇新浩朱有明李晓
-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 高校学生创业园孵化力的界定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高校创办大学生创业园,为学生提供创业实习场所,是当前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路径。本研究界定了高校学生创业园孵化力的内涵要素,基于地域条件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从硬件条件、软件条件、国家政策、社会环境四个层面提出了提升高校学生创业园孵化力的实施举措。
- 朱有明
-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园影响因素
- 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治理机制研究——基于KIBS协同的思考
- 2010年
- 产业集群网络创新代表了新的创新模式和创新机制,而协同是网络创新的关键促进因素。面对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群创新绩效不高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强调网络协同对高技术产业集群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作用。基于协同理论和网络创新的观点,高技术企业与KIBS企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战略、管理、业务、信息四个界面进行有效协同,是增强高技术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的必由之路。
- 朱有明
-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集群KIBS协同创新
- 成本战略视阈下港口企业物流协同作业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在外贸业务交易规模和吞吐量日趋稳定的状态下,降低物流成本已经成为中国港口企业破解同质化竞争困局、提升竞争力的必由路径。本文基于成本战略的研究视角,客观分析我国港口企业物流作业存在的现实问题,构建了战略、业务、信息、资金界面的物流协同作业模式,并从地方政府和港口企业两个维度提出了降低物流成本的政策建议。
- 郁菊萍朱有明
- 关键词:协同作业物流竞争力
- 高职学生择业意向与家庭社会资本关系研究
- 2014年
- 通过对485名高职学生家庭社会资本和择业意向的调查,力求反映高职学生的择业状态。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学生家庭社会资本和择业意向成显著相关,家庭社会资本对学生就业的影响逐渐显现。
- 朱有明
- 关键词:择业意向家庭社会资本
- 浙江省装备制造业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被引量:1
- 2008年
-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发展装备制造业是浙江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要点。因此,对浙江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比较优势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考察与分析,思考如何把浙江省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有利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打造。
- 朱有明
-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
- 大学系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探析被引量:3
- 2004年
- 大学系文化是大学系组织的重要资源 ,是维持大学系组织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从组织行为科学出发 ,结合心理学、经济学的相关知识界定大学系文化的内涵 ,阐述大学系文化的导向功能、角色定位、协同效应与同化功能 。
- 朱有明王建平
-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全员化体制机制建设研究——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被引量:1
- 2023年
- “双高计划”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任务。在“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单纯依靠学校的领导层、现有的校企合作处(部)开展校企合作工作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首先对“双高计划”赋予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的新内涵、提出的新任务进行了阐释,对加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全员化体制机制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接着对加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全员化体制机制建设的价值进行了探索,然后以课题组所在的高职院校为依托探索了高职院校全员化参与校企合作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的障碍,最后提出“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全员化参与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策略。
- 朱有明张薛梅
-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全员化
- 东中西部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均衡发展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东中西部不同地区存在发展不协调、水平不均衡的问题。东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较快,总体优势突出,中部地区发展速度一般,西部地区则相对滞后。文章通过对目前东中西部高等职业院校数量分布与办学水平情况的分析,就如何建立与推进东中西部高职院校间区域内和跨区域合作,进一步促进东中西部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均衡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 朱有明
- 关键词:东中西部高职教育跨区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