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细胞因子
  • 3篇小鼠
  • 2篇黏膜
  • 2篇小鼠免疫
  • 2篇小鼠免疫系统
  • 2篇螺旋藻
  • 2篇免疫
  • 2篇免疫调节
  • 2篇免疫系统
  • 1篇大学英语
  • 1篇大学英语口语
  • 1篇大学英语口语...
  • 1篇蛋白
  • 1篇多糖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途径
  • 1篇亚油酸
  • 1篇英语
  • 1篇英语口语

机构

  • 7篇天津商业大学

作者

  • 7篇李杨
  • 4篇庞广昌
  • 1篇常静瑶
  • 1篇刘小娟
  • 1篇乔冬
  • 1篇于立琴

传媒

  • 4篇食品科学
  • 1篇读与写(上旬...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γ-亚麻酸对小鼠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分析γ-亚麻酸3种不同作用途径对小鼠血清中24种细胞因子的影响,进而探索γ-亚麻酸对小鼠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将γ-亚麻酸以口服灌胃、腹腔注射、耳静脉注射3种方式作用于小鼠,分别在3、2、2 h后眼球取血,分离血清。采用液体芯片检测技术测定小鼠血清中2 4种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口服灌胃组中,G-CSF、MCP-1、MIP-1α、VEGF、IL-1α、IL-3、IL-10、IL-13,8种细胞因子显著变化;腹腔注射组中有IFN-γ、TNF-α、IL-1β、IL-5、IL-6、IL-10,6种细胞因子显著变化;耳静脉注射组中G-CSF、KC、IP-10、IL-1α、IL-4、IL-12(p40)、IL-17 7种细胞因子显著变化。根据每种作用途径显著变化的细胞因子的产生及作用靶细胞,分别构建γ-亚麻酸作用后机体细胞通讯网络的变化。结论:γ-亚麻酸能通过小鼠胃肠黏膜系统和血液系统传递信号,调节机体的免疫,其作用的信号途径涉及NF-κB、P38/JNK/MAPK、JAK-STAT等途径。γ-亚麻酸不仅具有必需脂肪酸的作用,而且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不仅具有刺激炎症作用,同时还可以发挥抗炎症作用。
乔冬庞广昌李杨
关键词:Γ-亚麻酸细胞因子免疫调节
螺旋藻中非蛋白功能性成分对细胞因子网络的作用
本实验中的螺旋藻多糖和β—胡萝卜素是经过有机溶剂提取法从螺旋藻中提取出来的,将螺旋藻中非蛋白物质螺旋藻多糖,β—胡萝卜素、亚油酸、γ—亚麻酸分别通过口服、腹腔注射、耳静脉注射三种给药方式实验小鼠,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途径给...
李杨
关键词:细胞因子网络免疫细胞
文献传递
美国“法律与发展运动”重评
美国“法律与发展运动”是一场以带动拉美、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的法律现代化为目标,以美国法的传播为手段的法律移植活动。这场运动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持续到21世纪初期才偃旗息鼓。引领这场运动的学者怀揣着促进第三世界国家发展...
李杨
关键词:法律移植
牛初乳中的IgG对肠黏膜免疫系统调节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索牛初乳中的IgG对家兔胃肠黏膜免疫系统中细胞因子网络的调节作用。方法:以家兔为研究对象,通过口服,腹腔注射,耳静脉注射IgG这三种给药方式,分别在3、2、2h后取血,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FN-γ,TNF-α,TGF-β1,IL-1β,IL-10,IL-4,IL-6,IL-1Ra的水平。结果:口服IgG后发炎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IFN-γ水平比给药前显著上升,抗炎细胞因子IL-1Ra、IL-4、IL-10及TGF-β1的水平比给药前显著下降;而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IgG后,抗炎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发炎细胞因子水平下降。结论:口服牛初乳中的IgG,IgG并不会被吸收,而是被肠上皮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以及NK细胞等先天免疫细胞所识别,并最终促进发炎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抗炎细胞因子的产生。相反,腹腔和静脉注射IgG,IgG会与免疫细胞的FcγRⅡB受体结合,从而抑制发炎细胞因子的产生,诱导抗炎细胞因子的产生。
李杨庞广昌于立琴
关键词:牛初乳IGG细胞因子
ω-6亚油酸对小鼠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探索ω-6亚油酸对小鼠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市购的ω-6亚油酸以口服、腹腔注射、耳静脉注射3种方式作用于小鼠,分别在3、2、2h后取血分离血清,用液体芯片检测技术测定小鼠血清中的IL-1α、IL-1β、IL-2、IL-4、IL-6、IL-12(p40)、IFN-γ、G-CSF、MCP-1、VEGF等24种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灌胃组中显著升高的细胞因子有IL-1α、Eotaxin和VEGF,显著降低的有IL-6、IL-12(p40)、G-CSF和KC;腹腔注射组中炎症细胞因子IL-1和IL-17显著升高的同时也伴随着IL-4、IL-10抗炎细胞因子的显著升高以及趋化因子G-CSF的显著降低;静脉注射组总体表现为促炎作用,IL-2、IL-5、IL-6浓度显著升高,抗炎细胞因子IL-3、IL-4、IL-9、IL-10、IL-12(p40)、IL-17浓度显著降低。结论:ω-6亚油酸能通过小鼠胃肠黏膜系统和血液系统传递信号,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灌胃组主要激活了PKC/NF-κB途径以及STAT的部分途径,抑制NF-κB、JAK-STAT3、PI3K途径;腹腔注射组激活的信号途径有NF-κB、JNK\p38\MAPK、PI3K和JAK\STAT6途径,抑制STAT3途径;静脉注射组激活的信号途径有NF-κB、MAPK和JAK\STAT3。抑制的信号途径有PI3K/ATK、ERK/MAPK、STAT1、STAT4、STAT5。
刘小娟庞广昌李杨
关键词:细胞因子信号途径
螺旋藻多糖通过腹腔黏膜对小鼠产生的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分析螺旋藻多糖3种不同给药途径对小鼠血清中24种细胞因子的影响,进而研究螺旋藻多糖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通过灌胃、腹腔注射、尾静脉注射3种途径分别给小鼠不同剂量的螺旋藻多糖,对照组给与实验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组在3h后眼球取血,腹腔注射和尾静脉注射组在2h后眼球取血,分离血清,采用Millipore小鼠细胞因子试剂盒和液体芯片扫描仪检测血清中24种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3种给药方式小鼠的IL-1α、IL-1β、IL-6、TNF-α、IFN-γ等炎症细胞因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升高,说明螺旋藻多糖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和先天免疫有促进作用。其中,腹腔注射螺旋藻多糖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最为显著,这种方式的信号传导途径主要包括NF-κB、MAPK、JAK/STAT等。结论:从螺旋藻多糖对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来看,总体上表现出促进免疫的作用,推测螺旋藻多糖主要是通过对肠黏膜系统的受体相互作用,刺激相应细胞产生细胞因子来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和多种生理功能的。
常静瑶庞广昌李杨
关键词:螺旋藻多糖细胞因子免疫调节作用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2021年
传统英语教学的课堂重视学生读和写的能力,以老师为主要角色,老师教授知识点和语法知识,篇章结构贯穿课堂的始终,学生则以被动接受为主,以笔记的方式记录知识点和语言点,学生的参与度差。英语口语的进步需要学生自主的参与和努力。本文讨论了英语口语教学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各种方法。
李杨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课堂互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