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吕

作品数:3 被引量:57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氮肥
  • 2篇玉米
  • 2篇尿素
  • 2篇黄土
  • 2篇春玉
  • 2篇春玉米
  • 1篇氮肥利用
  • 1篇氮肥利用率
  • 1篇氮肥运筹
  • 1篇氮素
  • 1篇氮素累积
  • 1篇氮素累积量
  • 1篇冬小麦
  • 1篇冬小麦冠层
  • 1篇盐含量
  • 1篇玉米产量
  • 1篇质外体
  • 1篇施肥
  • 1篇施肥位置
  • 1篇施用

机构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3篇王林权
  • 3篇王吕
  • 3篇李嘉
  • 1篇周春菊
  • 1篇尚浩博
  • 1篇孙晓
  • 1篇李娜

传媒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氮肥运筹对黄土塬区春玉米产量、效益和氮肥利用率的综合效应被引量:25
2020年
【目的】研究氮肥种类、施氮量、施肥方式及施肥位置对春玉米产量、氮素吸收、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效应,为黄土塬区雨养春玉米氮肥减量和轻简化施肥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本研究在黄土高原中南部陕西长武县进行,共设两个试验。1)肥料效应试验(2017-2018),供试作物为春玉米(品种为‘先玉335’),一年一熟制,耕作方式为平作半膜覆盖。设8个处理:不施氮(N0);常规施氮(N225,分次施肥,膜间施肥);减量施氮(N180,分次施肥,膜间施肥);普通尿素减量一次性膜间基施(B-N180);硫包衣尿素减量一次性膜间基施(B-SCU)和膜内基施(B-SCUi);基质缓释尿素减量一次性膜间基施(B-MU)和膜内基施(BMUi)。生育期内测定耕层土壤矿质氮(NH4++NO3–)含量及植株地上部氮素累积量,收获后测定产量及0-200cm土壤剖面中矿质氮(NH4++NO3–)残留量等指标。2)肥料氮素释放试验,与2018生育季肥料效应试验同时同地进行,不种植玉米。设6个施肥处理:普通尿素膜间(U)和膜内(Ui)、硫包衣尿素膜间(SCU)和膜内(SCUi)、基质缓释尿素膜间(MU)和膜内(MUi)。测定施肥区单位土体(5 cm×6 cm×100 cm)中矿质氮量,土体中矿质氮增量被视为肥料释放氮。【结果】氮肥种类、施氮量和施肥方式对春玉米产量、氮素累积量、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收益等有显著影响,矿质氮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及其肥效受生育季降雨量及降雨分布的影响。施N180~225 kg/hm^2可显著增加黄土塬区春玉米产量,增产幅度为49.47%~84.73%。与N225处理相比,B-MU、B-MUi和B-N180等处理2个生育季均无减产效应,但氮肥利用率较常规施肥增加4.41%~23.61%,经济效益增加346~1586 yuan/hm^2,同时减少了土壤矿质氮的残留;而B-SCUi处理产量显著下降,其氮素累积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也均有所降低;N180处理2017生育季无显著减产效应,2018生育季减产23.31%,减少经济�
李嘉吕慎强杨泽宇李惠通王吕阳婷王筱斐王林权
关键词:硫包衣尿素春玉米施肥位置
冬小麦冠层-大气氨交换的季节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9年
为探究冠层氨交换对麦田氨挥发的贡献,从农学和生理角度揭示冠层氨挥发的机理,本文以冬小麦‘小偃22’和‘郑麦36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生育期冬小麦冠层NH 3交换动态;枯、黄叶和根茬对冠层NH 3挥发的影响;监测了不同生育期的叶片硝酸盐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质外体铵浓度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氮代谢指标,考察了其与冠层氨交换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小麦孕穗~扬花之前冠层吸收氨,为氨汇,其对农田氨挥发的消减率可达23%~40%;孕穗~扬花之后以冠层释放氨,为氨源,其对农田氨挥发的贡献率达17%~27%。小偃22冠层氨的吸收与挥发分别较郑麦366高28%~47%和19%~68%。氮肥施用下的土壤和冠层氨交换比不施氮处理高2.82~3.19 kg·hm-2和0.972~1.463 kg·hm-2,高肥力土壤和冠层氨交换比低肥力土壤高15.18~15.55 kg·hm-2和0.947~1.438 kg·hm-2。枯、黄叶对冠层氨挥发的作用受品种、生育期及土壤肥力等的影响。在高肥力和施氮(N180)条件下,收获后的麦茬也是氨释放源。冠层氨挥发与土壤温度、质外体铵浓度和可溶性蛋白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与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和硝酸盐含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结论:冬小麦营养生长期冠层与大气的氨交换以吸收为主,进入灌浆期后,以释放为主,氨交换方向受到生育期及氮素代谢过程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小麦品种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王吕景建元李惠通郑天义李嘉吕慎强周春菊王林权
关键词:硝酸盐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可溶性蛋白
不同缓/控释尿素在黄土台塬区春玉米的减量施用效果被引量:30
2017年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覆膜条件下,黄土台塬区6种缓/控释尿素减量施用对春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素累积量等的影响,以确定适合本地区春玉米施用的缓/控释氮肥品种和用量,为本地区春玉米简约、高效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以春玉米品种‘先玉335’为供试作物,设9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肥处理(N0)、农户常规施氮处理[普通尿素,施氮量225 kg(N)·hm^(-2),N225]、普通尿素减量处理[施氮量180 kg(N)·hm^(-2),N180]和6种缓/控释尿素减量处理[施氮量180 kg(N)·hm^(-2)]。6种缓/控释尿素分别为树脂尿素、控失尿素(CLU)、硫包衣尿素(SCU)、脲甲醛(UF)、多肽尿素和稳定尿素。在玉米各生育时期采集地上部植株样品及耕层(0~20 cm)土样,分析耕层土壤无机氮含量,测定玉米植株氮素累积量及产量。施用氮肥可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增产率在28%~65%。与N225相比,N180玉米产量显著降低19.1%,但各缓/控释尿素(减量20%)一次基施没有明显的减产效应,其中SCU与CLU分别增产4.5%和2.7%。与农户常规施肥相比,N180降低经济效益2 051$·hm^(-2);各缓/控释尿素(除UF)可增加玉米氮素累积量、提高氮肥利用率2.26%~12.69%,经济效益提高347~1 747$·hm^(-2),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以SCU、CLU最高。大喇叭口期—吐丝期,缓/控释尿素氮素释放量大可能是提高氮肥吸收和利用率的原因之一。控失尿素和硫包衣尿素等缓/控释尿素减量(20%)并一次性基施,能维持产量不降低,提高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收益,节约劳动力成本,可作为黄土台塬区春玉米简约化减量化施肥的一种选项。
孙晓景建元吕慎强尚浩博李娜田肖肖李嘉王吕王林权
关键词:春玉米氮素累积量氮肥利用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