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人标准骨龄的研究及应用被引量:2
- 1998年
- 目的:探讨制定中国人骨龄标准。方法:分别对新生儿、3个月、6个月、1~18岁21个年龄组,每组男女各25人.共1050名身体健康、发育正常的足龄儿童、青少年的手腕部摄片,包括尺桡骨远端到指尖,后前位,双手同照。着重观察骨化中心的出现及干骺端的愈合。结果:1050名儿童青少年骨骼发育观察证实骨的成熟速度有提前。结论:随着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加速趋势,应不断完善并制订符合我国的骨龄标准。X线摄影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 顾光官朱海贤邹新农王心涛
-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骨骼发育骨龄X线摄影术
- 乳管造影诊断乳头溢液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 1998年
- 邹新农顾光官
- 关键词:乳头溢液乳管造影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脾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脾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12例脾动脉瘤患者的MSCTA影像资料,结合原始图像和重组图像做出诊断;图像后处理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等。结果 12例脾动脉瘤瘤体直径平均27 mm,MSCTA清晰的显示了脾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在立体的显示脾动脉瘤及与邻近血管的关系优于传统血管造影。本组行包括胰尾、脾的脾动脉瘤切除术2例,脾动脉瘤切除加脾动脉重建术2例,介入治疗4例。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手段,有利于合理的治疗方案的制定,可作为脾动脉瘤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 蔡崧崔兴宇王国祥孟祥鸿宋杰蒋兆贯顾光官
-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动脉瘤脾动脉
- 踝关节骨挫伤X线与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挫伤X线与磁共振成像(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踝关节骨挫伤分别行X线和MRI检查,并观察其表现。结果40例患者X线可诊断7例明显骨折,MRI可诊断出全部40例骨挫伤及骨折,部分合并韧带损伤及关节积液。结论X线平片为踝关节外伤的最基本检查,但MRI能早期明确显示踝关节骨挫伤和部位,优于X线平片。
- 章逸平王国祥蒋兆贯顾光官
- 关键词:踝关节挫伤放射摄影术磁共振成像
- 囊性小肾癌与复杂肾囊肿的CT鉴别征象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囊性小肾癌与复杂肾囊肿CT鉴别征象的诊断意义。方法:搜集病理证实的囊性小肾癌与复杂肾囊肿病例各12例,统计囊壁厚度等CT鉴别征象的阳性率。结果:12例囊性小肾癌囊壁增厚10例(83.3%),壁结节显示11例(91.7%),囊内分隔显示2例(16.7%),无病灶肾实质内部分与肾锥体的形态一致性病例;12例复杂肾囊肿囊壁增厚8例(66.7%),壁结节显示1例(8.3%),囊内分隔显示4例(33.3%),病灶肾实质内部分与肾锥体的形态一致性5例(41.7%)。结论:螺旋CT对壁结节的显示及病灶与肾锥体外形一致性可在囊性小肾癌与复杂肾囊肿鉴别诊断时提供有力的帮助,但因占位体积较小时,不能仅依据囊壁厚度及囊内分隔进行正确诊断。
- 刘栋蒋兆贯顾光官张涌沈娟
- 关键词:肾肿瘤囊肿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 肺孤立性球形病变的64层CT灌注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CT灌注成像(CTPI)参数定量分析的诊断价值。方法:57例孤立性肺部球形病变分成3组:恶性肿瘤组共37例,包括腺癌18例、鳞癌4例、腺鳞癌5例、肺泡细胞癌4例、大细胞癌3例、小细胞癌及血管外皮瘤各1例,1例临床发现其它部位出现转移灶考虑为恶性病变;良性肿瘤组共11例,包括硬化性血管瘤5例、结核瘤4例、腺瘤2例;炎性病变组共9例,包括炎性假瘤4例、活动性结核2例、炎性肉芽肿3例。使用64层CT机行CTPI分析。所得原始数据传至Syngo工作站行后处理,得到CTPI图并测量病变的BF、BV、PS和MTT等灌注参数值。结果:良性肿瘤组、恶性肿瘤组及炎性病变组的BF值分别为(34.95±16.40)、(62.53±22.22)和(74.34±13.98)ml/(100ml.min),BV值为(5.51±2.59)(、11.29±5.72)和(9.62±1.55)ml/100ml,PS值为(19.90±4.22)、(39.13±12.93)和(24.05±5.47)ml/(100ml.min),MTT值为(9.52±2.72)、(9.84±4.83)和(7.25±1.30)s。良性、恶性肿瘤组BF、BV及PS值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以BF≥55ml/(100ml.min)、BV≥6ml/100ml且PS≥23ml/(100ml.min)为诊断阈值,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度为97.3%、特异度为94.6%;炎性病变组和良性肿瘤组间BF、BV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S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以BF≥55ml/(100ml.min)且BV≥6ml/100ml为诊断阈值,诊断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89.9%;恶性肿瘤组和炎性病变组间BF、BV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S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以PS≥23ml/(100ml.min)为诊断阈值,其敏感度为93.6%,特异度为90.2%;MTT值在3组病变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64层CTPI能够客观评价肺部球形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状况;灌注参数BF、BV及PS对肺部球形病变具有不同的诊断效能,综合分析各参数值可提高诊断效能。
- 张庆华胡春洪顾光官
- 关键词:灌注成像肺肿瘤
- 螺旋CT多平面及三维重建对27例跖跗骨复杂骨折的诊断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在跖跗骨复杂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跖跗骨复杂骨折患者的X线及螺旋CT的MPR、SSD图像。结果:在27例73个跖跗骨骨折中,跟骨11个,距骨7个,骰骨10个,舟骨8个,楔骨14个,跖骨23个;跖跗关节脱位6例。27例73个跗骨骨折均被显示,MPR和3D重建图像可直观显示骨折及脱位的情况。X线漏诊率为21.5%。结论:螺旋CT的MPR、SSD技术在诊断跖跗骨复杂骨折中有重要的价值。
- 章逸平张涌蒋兆贯顾光官
- 肺部球形病变64层CT灌注成像后处理技术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通过相同和不同测量者对同一组原始数据行后处理测定灌注参数值,以评价肺部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后处理技术对灌注参数测量的稳定性。方法肺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30例,男17例,女13例。利用64层CT随机配置的body perfusion软件,用cine模式进行数据采集,所得原始数据传至Syngo工作站,由两名经过CT灌注成像技术应用培训的测量者采用统一的技术方法分别行后处理,得到CTPI图并测量病变的BF、BV、PS、MTT灌注参数值;一个月后其中一名测量者再以同样的方法重新处理一次。结果(1)相同测量者间、不同测量者间各灌注参数测量值的均差都较小,两次(者)测量差值基本位于95%一致性界限内;(2)相同测量者间、不同测量者间各灌注参数测量值的组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8。结论64层CTPI后处理技术对肺孤立性球形病变灌注参数的测量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获得的参数(BE、BV、PS、MTT)可用于定量分析。
- 张庆华胡春洪顾光官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灌注成像后处理技术肺肿瘤
- 胆囊癌多b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评价不同b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胆囊癌的显示能力和最佳b值的选择;并探讨表观扩散系数值与胆囊癌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对33例胆囊癌患者术前行常规MRI和DWI检查。测量肿瘤的ADC值,计算多b值扩散成像和T2WI图像中的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及信号强度比等数据;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3例胆囊癌患者进行病理分级,比较不同b值时不同分化程度胆囊腺癌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3例胆囊癌病灶均被DWI检出,肿瘤的SNR和肿瘤与正常肝脏的CNR随b值的增加逐渐下降,而肿瘤的SIR随b值增加逐渐升高。b值800s/mm2时DWI图像肿瘤与正常肝脏的CNR、肿瘤的SIR和SNR均高于T2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腺癌的ADC值随着b值增高逐渐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癌扩散加权成像的最佳b值为800s/mm2,可以得到胆囊癌的良好显示;胆囊腺癌ADC值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减小。
- 蔡崧崔兴宇王国祥孟祥鸿王成达蒋兆贯顾光官
- 关键词:胆囊癌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B值
- CT评价甲状腺体积(重量)准确性的研究被引量:4
- 1999年
- 目的:评价CT计算甲状腺体积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1采用东芝TCT-300/EZ全身CT扫描系统对15个甲状腺模型进行扫描,利用CT机的体积计算功能计算甲状腺模型体积。2甲状腺模型的实际体积通过模型排除水的容量来计算。结果:甲状腺实际体积为24.847±13.43ml。CT的计算值与模型的实际测值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者有高度相关性(r=0.9998,P<0.001)。结论:CT能够准确计算甲状腺体积。
- 邹新农顾光官吴鹏西包建东
- 关键词:甲状腺重量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