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娜
- 作品数:3 被引量:44H指数:1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传统稻鱼系统生产力提升对稻田水体环境的影响
- 如何在提升传统农业系统生产力的同时又不破坏其内涵、不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一直受到关注。本研究以具有1200年历史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稻鱼系统为例,研究稻鱼系统鱼的放养密度对生产力和环境的影响,探讨在能提升"稻鱼系统"的生...
- 丁伟华李娜娜任伟征胡亮亮陈欣唐建军
- 传统稻鱼系统生产力提升对稻田水体环境的影响被引量:44
- 2013年
- 如何在提升传统农业系统生产力的同时又不破坏其内涵、还对环境不产生负面影响,是一个受到研究者持续性关注的挑战性课题。本研究以具有1 200年历史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稻鱼系统为例,研究稻鱼系统鱼的放养密度对生产力和环境的影响,探讨能够显著提升稻鱼系统生产力且又不破坏其传统性(产品优质、环境友好)的途径。研究表明,传统稻鱼系统(RF)(田鱼目标产量375 kg.hm 2)与水稻单作系统(RM)水体的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及铵态氮(NH4+-N)含量均没有显著性差异。随着田鱼养殖密度提高(鱼产量由750 kg.hm 2提高到3 000 kg.hm 2)和饲料投入的相应增加,稻鱼系统的生产力和经济产出大幅度提高(稻鱼系统的净经济收入增加25.2%~101.4%),但稻鱼系统(RF)水体的COD值及TN、TP和NH4+-N含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当鱼目标产量增至3 000 kg.hm 2时,水体TP含量和COD值显著提高,面源污染风险增加。分析还表明,鱼放养目标产量为2 250 kg.hm 2时,稻鱼系统经济效益最佳,此时净经济收入比传统稻鱼系统增加55.9%,并且不会对水体环境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 丁伟华李娜娜任伟征胡亮亮陈欣唐建军
- 关键词:养殖密度
- 传统稻鱼系统生产力提升对稻田水体环境的影响
- 本研究以具有1200年历史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稻鱼系统为例,研究稻鱼系统鱼的放养密度对生产力和环境的影响,探讨在能提升“稻鱼系统”的生产力的同时又不破坏其传统性的途径。
- 丁伟华李娜娜任伟征胡亮亮陈欣唐建军
- 关键词:水体环境生产力文化遗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