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莎

作品数:14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蛋白
  • 4篇黏膜
  • 4篇内镜
  • 3篇胃癌
  • 3篇镜检
  • 2篇药物干预
  • 2篇药物干预效果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替普瑞酮
  • 2篇黏膜损伤
  • 2篇胃肠
  • 2篇胃黏膜
  • 2篇胃黏膜损伤
  • 2篇细胞
  • 2篇显微内镜
  • 2篇连接蛋白
  • 2篇螺杆菌
  • 2篇膜损伤
  • 2篇紧密连接蛋白

机构

  • 14篇聊城市人民医...
  • 3篇山东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第一医科...

作者

  • 14篇石莎
  • 5篇高辉
  • 3篇李延青
  • 3篇左秀丽
  • 2篇王晗
  • 2篇张宏伟
  • 2篇李森林
  • 2篇陈飞雪
  • 1篇曹静
  • 1篇李月月
  • 1篇许春红
  • 1篇李真
  • 1篇谢佳平
  • 1篇卢克美

传媒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胃肠病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SD衍生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内镜技术的问世被誉为是医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在内镜治疗方面产生了"内镜外科"和"微创手术"的新概念,消化道疾病的治疗由此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近年随着ESD的逐渐开展和经验积累,新的内镜技术和内镜附件不断涌现,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诸多ESD衍生技术用于消化道疾病的治疗。本文就ESD的衍生技术在消化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李森林许春红石莎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胃肠肿瘤
胃镜检查致纵隔气肿一例
2012年
患者男,59岁,因烧心、反酸行胃镜检查,术中进镜顺利,诊断为浅表性胃炎。患者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0年,无其他特殊病史。胃镜检查过程中患者精神紧张,恶心、呕吐明显,并伴有剧烈咳嗽。术后当日患者诉咽部不适,无胸骨后疼痛及胸闷、呼吸困难等表现,白细胞计数4.04×109/L,中性粒细胞比52.3%,血沉8mm/h,C反应蛋白0.05mg/L。次日中午患者进食时出现恶心、呕吐,并伴有咽部不适感,
石莎高辉
关键词:胃镜检查纵隔气肿咽部不适浅表性胃炎胸骨后疼痛白细胞计数
长春新碱序贯环磷酰胺与长春新碱联合环磷酰胺对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18年
本研究收集在我院进行诊治的60例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长春新碱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采用长春新碱序贯环磷酰胺治疗,对比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
刘国庆石莎
关键词:环磷酰胺长春新碱胃肠道恶性淋巴瘤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s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Claudins是组成细胞间紧密连接必不可少的骨架蛋白,在肿瘤细胞转移及侵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胃癌是最常见及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近年来发现,Claudins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它可能在胃癌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邵瑞颖石莎李森林
关键词:CLAUDINS胃癌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在体评估NSAIDs相关胃病及其药物干预效果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应用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LE)在体评价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关胃病中黏膜屏障功能障碍,探索替普瑞酮和雷贝拉唑对急性胃黏膜损伤预防与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CLE急性胃黏膜损伤评分系统,在体评价NSAIDs相关急性胃黏膜损伤及药物干预效果,测定胃黏膜中occludin及ZO-1的表达水平。结果NSAIDs相关胃病模型组黏膜损伤评分明显高于正常组,ZO-1与occludin表达明显减少。而药物预防组与治疗组损伤评分均明显降低,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则明显增多。结论 CLE可以客观、实时、准确地评价NSAIDs相关胃黏膜损伤中黏膜上皮细胞损伤及黏膜通透性的改变。NSAIDs可以引起occludin和ZO-1表达减少,导致黏膜屏障功能障碍,替普瑞酮和雷贝拉唑可以通过抑制occludin和ZO-1的表达减少,从而改善黏膜屏障功能。
王晗石莎陈飞雪李月月曹静左秀丽李延青
关键词: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替普瑞酮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的临床应用及展望被引量:6
2012年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LE)是一项新兴技术,可以对活体进行无创组织学检查,获得实时动态虚拟成像。不仅可对黏膜层进行观察,其在黏膜下血管成像方面尤其具有独特的优势。静脉应用造影剂通过对血管结构改变的早期识别,可对病灶进行早期诊断。CLE通过对可疑病变部位的大面积观察,缩小活检范围,实现更高的活检阳性率,避免了重复内镜检查和活检,是内镜检查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突破。
石莎左秀丽李延青
关键词: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活检阳性率血管成像内镜检查组织学检查
十二指肠间质瘤出血并肝转移1例分析
2011年
消化道间质瘤(GIST)是少见的消化道原发性肿瘤,可发生在消化道任何部位,十二指肠的间质瘤罕见。
石莎高辉
关键词:十二指肠间质瘤肝转移
急性胃黏膜损伤保护性因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急性胃黏膜损伤是严重心理障碍和临床危重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胃黏膜的损伤性因子与保护性因子的失衡在其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现对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性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张宏伟高辉石莎
关键词:急性胃黏膜损伤发病机制
幽门螺杆菌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对胃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诊治的胃部疾病患者189例,其中胃癌患者39例(观察组),胃炎患者150例(对照组),检测2组的Hp阳性率,同时检测血清PGⅠ、PGⅡ含量并判断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p阳性率分别为82.1%和4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清PGⅠ和PGⅡ阳性率为92.3%、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0%和28.7%(P<0.05)。在观察组中,PGⅡ的诊断敏感性最高(96.0%),PGⅠ的诊断特异性最高(32.0%)。结论Hp联合血清PG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反映胃部疾病患者癌变的可能。
任秀梅石莎赵亚升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蛋白酶原胃癌
食管浅表癌浸润深度诊断现状及展望
2020年
食管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治是降低食管癌死亡率的有效手段。食管癌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显著相关,是选择治疗方式的主要依据。食管表浅癌的深度判断主要依赖内镜诊断,目前内镜下判断食管浅表癌浸润深度的主要方式有白光内镜、超声内镜、放大内镜。内镜检查对于深度判断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就食管浅表癌浸润深度研究现状综述,以期指导临床工作中食管浅表癌浸润深度的诊断,提高正诊率。
薛树恒石莎谢佳平张娇
关键词:食管癌超声内镜放大内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