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章礼勤

作品数:18 被引量:199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市泰达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肌肉
  • 4篇关节
  • 3篇动员
  • 3篇动员能力
  • 3篇膝关节
  • 3篇下背痛
  • 3篇老年
  • 3篇肌电
  • 3篇股四头
  • 3篇股四头肌
  • 3篇背痛
  • 2篇电刺激
  • 2篇跌倒
  • 2篇性关节炎
  • 2篇运动疗法
  • 2篇生物反馈
  • 2篇租车
  • 2篇下肢
  • 2篇疗法
  • 2篇面肌

机构

  • 12篇天津市泰达医...
  • 10篇天津体育学院
  • 2篇石家庄市第一...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作者

  • 18篇章礼勤
  • 9篇黄力平
  • 8篇许世波
  • 7篇王连成
  • 5篇曹龙军
  • 4篇田强
  • 3篇周石
  • 3篇张祎
  • 3篇于诗情
  • 2篇王若涵
  • 2篇马将
  • 1篇韩振萍
  • 1篇陈固稳
  • 1篇刘世忠
  • 1篇黄洁
  • 1篇李红
  • 1篇邢剑
  • 1篇牛岩
  • 1篇王勇军
  • 1篇廖丹

传媒

  • 7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天津医药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运动医学...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腰痛患者和健康人动态平衡功能的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腰痛(10wbackpain,LBP)是指一组以下背、腰骶和臀部疼痛和不适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是康复医学科和骨科的常见疾病,也是当今社会最普遍、花费最大的肌肉骨骼疾病之一,使得70%-80%的人群受累,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1]。
章礼勤高崇许世波曹龙军黄力平
关键词:腰痛健康人肌肉骨骼疾病康复医学科臀部疼痛
8h驾驶工作对中年出租车驾驶员腰腿部肌肉sEMG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1
2008年
目的:本研究以驾龄5年以上的中年男性出租车驾驶员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腰部竖脊肌和胫骨前肌表面肌电图相关疲劳指标的变化,以评价8h驾驶的工作负荷对人体相应部位肌肉疲劳状况的影响。方法:30名从业5年以上的中年男性出租车驾驶员(年龄45.6±5.0岁)为司机组,15名中年男性坐姿工作者(年龄46.1±4.8岁)为对照组。对司机组8h驾驶工作前、后及对照组工作前后双侧腰部竖脊肌和双侧胫骨前肌进行1min持续收缩耐力测试,同时使用表面肌电测试系统进行表面肌电测试。结果:8h驾驶工作前后,司机组双侧胫骨前肌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双侧腰部竖脊肌各项指标表明,8h驾驶工作能够引发明显的疲劳反应(MF斜率、MA斜率明显增大,P<0.05;MF截距明显降低,P<0.05),左侧疲劳反应大于右侧(左侧MF斜率、MF截距明显增大,P<0.05;左侧MA斜率明显增大,P<0.01;右侧变化不显著);安静状态下,司机组双侧腰部竖脊肌及双侧胫骨前肌的疲劳反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8h驾驶工作负荷能够引发腰部竖脊肌明显的疲劳反应且两侧不对称;长期长时间驾驶能够导致腰腿部肌肉疲劳的慢性累积。
田强黄力平于诗情章礼勤陈固稳
关键词:驾驶员肌肉疲劳表面肌电图
核心力量训练对腹型肥胖中年出租车司机身体形态的干预效果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8周核心力量训练干预后腹型肥胖中年男性出租车司机身体形态、体成分及腹部脂肪的变化,为探索腹型肥胖人群身体塑形以及降低代谢综合征(MS)发病风险的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7年4月—2018年10月期间在天津市募集4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健康教育,保持日常活动,不限制饮食,对研究组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持续8周。干预前后分别测定两组受试者身体形态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共18人完成调查,对照组共17人完成调查。干预后,研究组受试者腰围[(90.44±8.55)cm]、臀围[(100.11±5.21)cm]、腰腹体脂含量[(37.66±3.74)%]、臀部体脂含量[(29.52±3.42)%]及全身体脂含量[(27.07±3.92)%]均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受试者皮下脂肪厚度[(1.67±0.25)cm]和腹内脂肪厚度[(9.12±0.82)cm]均低于干预前,腹直肌肌肉厚度[(1.05±0.09)cm]高于干预前,且腹内脂肪厚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受试者腹内脂肪厚度[(9.98±0.97)cm]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周核心力量训练有效地降低了腹型肥胖中年男性体脂率和腹部脂肪堆积,增加了核心区肌肉质量,改善了身体形态,是一个安全、有效和实用的训练方案。
李红马将马将黄力平章礼勤
关键词:身体形态核心力量训练腹型肥胖体脂
8周Tergumed训练对慢性下背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Tergumed腰椎训练对慢性下背痛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40例慢性下腰背痛患者,随机分为Tergumed训练组(n=23)和对照组(n=17),训练组接受8周的Tergumed腰背部训练,每周三次(24次...
王连成罗胜飞许世波滕素利王偌涵廖丹章礼勤
关键词:下背痛运动疗法生物反馈
文献传递
四肢联动训练增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肉激活及协调性被引量:22
2020年
目的:探讨四肢联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平衡与协调能力及下肢表面肌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患者家属自行辅助康复训练,实验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四肢联动康复训练。比较实验前后及实验后组间的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评分(FMA)、Berg评分(BBS)以及下肢表面肌电指标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训练后MBI、FMA和BBS评分均较训练前显著提高(P<0.05)。训练后实验组MBI、FMA和BB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后,实验组患者踝背屈时胫前肌、踝跖屈时腓肠肌、伸膝时股直肌积分肌电值(iEM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踝背屈及伸膝协同收缩率较训练前显著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训练后(P<0.05)。结论:四肢联动训练通过增进偏瘫患者伸膝及踝背屈动作肌肉激活与动作的协调性,改善其运动功能,平衡协调功能,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高崇章礼勤刘淑晨原华腾谢媛
关键词:脑卒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表面肌电
优秀佩剑运动员肌力特点、平衡能力研究
王连成许世波章礼勤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静态平衡功能与股四头肌动员能力的评定研究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肌肉骨骼疾病之一。KOA人群遭受着关节功能渐进性缺失,当进行步行、上下楼梯和其他下肢活动时,表现出对外界帮助的依赖性增加。平衡功能对进行以...
章礼勤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股四头肌动员能力
文献传递
8周核心力量训练对中年男性出租车司机脂代谢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本实验拟观察核心力量训练干预中年男性出租车司机脂代谢紊乱的疗效,为探索降低代谢综合征(MS)发病率的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最终完成实验者18例;对照组20例,最终17例完成实验。对两组受试者都进行健康教育,每周1次,每次20min,持续8周。对照组保持日常活动,不限制饮食;实验组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热身15min,核心力量训练35min,整理10min,共60min,每周锻炼3次,隔日1次,持续锻炼8周,共24次),不限制饮食。实验前后分别测定两组受试者血清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胰岛素、瘦素和内脂素值。结果:①组内比较,实验组实验后TG(1.90±0.71 vs 1.63±0.68,P<0.01),CHO(5.46±0.91 vs 5.06±1.02,P<0.01)、LDL(3.31±0.76 vs 2.97±0.87,P<0.05)较实验前显著性降低,HDL(1.20±0.19 vs 1.27±0.16,P<0.05)与实验前相比显著性升高;对照组实验前后各指标均有所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组间比较,两组受试者血脂各指标实验前后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组内比较,实验组实验后胰岛素(9.23±3.86 vs 8.68±3.92,P<0.01)、瘦素(1.96±0.87vs 1.32±0.58,P<0.01)、内脂素(5.30±3.43 vs 3.60±2.23,P<0.001)较实验前显著降低;对照组各指标水平也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实验前,两组受试者各指标数值虽略有差异,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后,两组受试者各指标比较,瘦素(1.31±0.58 vs 2.27±0.76,P<0.001)差异有显著性,而胰岛素和内脂素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①8周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显著改善脂代谢,降低异常脂代谢带来的健康风险;②本核心力量训练方案是一个安全、有效、实用的训练方案。
马将黄力平黄洁韩振萍于诗情章礼勤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核心力量训练脂代谢腹型肥胖
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躯干肌等长肌力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研究非特异性下背痛(NLBP)患者躯干肌等长肌力及屈伸力量比的变化。方法选择下背痛患者30例,年龄18~39岁,排除骨折、风湿、骨质疏松、畸形、椎间盘突出等特异性原因导致的下背痛,为NLBP组;另选30名身体健康、无下背痛的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年龄21~40岁。应用德国Proxomed Tergumed脊柱功能测试评估训练系统(Tergumed)测试2组躯干屈肌、伸肌、左屈肌、右屈肌、左旋肌、右旋肌等长收缩值及屈伸肌力量比,并对2组间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NLBP组躯干屈肌、伸肌、左屈肌、右屈肌、左旋肌、右旋肌等长收缩肌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躯干肌屈伸比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NLBP患者伴有躯干肌肌力下降,且以伸肌降低明显,屈伸肌比例失衡可能是导致NLBP的危险因素。
王连成许世波章礼勤
关键词:肌力下背痛非特异性下背痛躯干肌
膝关节屈伸肌群等长肌力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膝关节屈伸肌群等长肌力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控制单元和设有传感器的测试座椅,测试单元与传感器电连接;测试座椅包括两条前支撑腿、两条后支撑腿、下横梁和上横梁,上横梁上设有可前后调整位置的靠背,传感器为拉/压...
黄力平章礼勤周石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