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晓艳

作品数:11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攻关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电渗透
  • 5篇渗透脱水
  • 5篇污泥
  • 4篇电渗透脱水
  • 3篇脱水特性
  • 3篇环境工程
  • 3篇环境工程学
  • 2篇电荷
  • 2篇生物污泥
  • 2篇薯渣
  • 2篇面电荷
  • 2篇木薯渣
  • 2篇胞外聚合物
  • 2篇表面电荷
  • 2篇催化
  • 1篇电压梯度
  • 1篇多喷嘴
  • 1篇氧化硫
  • 1篇乙酸
  • 1篇影响因素

机构

  • 11篇天津大学
  • 1篇石家庄学院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作者

  • 11篇于晓艳
  • 10篇张书廷
  • 5篇支苏丽
  • 5篇吕学斌
  • 3篇马德刚
  • 2篇王润娟
  • 2篇韩刚
  • 1篇张达
  • 1篇朱宏吉
  • 1篇徐晖
  • 1篇魏金莹
  • 1篇陈希
  • 1篇刘丽梅
  • 1篇魏静娜
  • 1篇郑磊
  • 1篇王寒
  • 1篇李国富
  • 1篇陈健敏
  • 1篇平凡
  • 1篇祁军

传媒

  • 3篇安全与环境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环境工程技术...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污泥电渗透脱水后热干燥过程中粘壁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电渗透脱水技术作为污泥热干燥的前处理技术,考察了电渗透脱水后污泥含水率以及干燥方式对热干燥过程中污泥粘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渗透脱水技术有效降低了污泥的粘壁强度。当采用间接干燥时,电渗透脱水后阴阳两极的污泥粘壁强度分别降低了64.5%和92.0%;而采用直接干燥时,电渗透脱水后阴阳两极的污泥粘壁强度则分别降低了69.2%和92.0%。电渗透脱水后,污泥含水率是影响污泥粘壁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污泥电渗透脱水之后,阴极的污泥粘壁强度先随含水率的降低逐渐增大,当污泥含水率降至60%时,污泥的粘壁强度达到最大,之后反而开始减小;而阳极的污泥粘壁强度却接近0。相比间接干燥方式,电渗透脱水后直接干燥方式可降低污泥的粘壁强度。直接干燥方式下,阴极的污泥粘壁强度约为间接干燥下的0.87倍;而阳极的污泥粘壁强度接近0。
李国富于晓艳张书廷
关键词:污泥热干燥电渗透脱水含水率
胞外聚合物对生物污泥电渗透脱水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污泥脱水是污水处理过程中重要的单元操作,其脱水程度直接关系到污泥后续的处理成本及资源化利用价值。电渗透脱水技术对于机械难脱水的污泥是非常有效的,但由于受污泥性质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其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通过对城市污水厂生物污泥进行厌氧培养,考察了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的组成及分布对污泥电渗透脱水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EPS中蛋白质与多糖的比值与电渗透脱水后污泥最终的含水率呈正相关性;当蛋白质与多糖的比值为3.6时,污泥电渗透脱水后的含水率从75%降到58%;且当污泥表面电荷值较负(-0.92 meq/gDS)即污泥絮体之间结合力较弱时,污泥电渗透脱水后的含水率较低,污泥脱水性能较好。
于晓艳王润娟支苏丽张书廷马德刚
关键词:生物污泥电渗透脱水胞外聚合物表面电荷
操作条件对吸附分离辅助电渗透脱水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考察不同操作条件对吸附分离辅助电渗透脱水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经重力浓缩、絮凝和离心脱水后的污泥为试材,研究初始电压梯度对电渗透脱水效果、对电渗透脱水能耗的影响以及对电渗透脱水最大电流密度的影响,探讨电渗透脱水时间的优化方法。[结果]在12~24 V/cm电压梯度作用下,脱水10 min时,污泥含水率由79.9%脱水至64.7%~52.5%,同时污泥电渗透脱水能耗随脱水时间呈指数型增长。通过优化得到,在污泥电渗透脱水电压梯度为16 V/cm,脱水8 min时,污泥含水率从79.9%降到61.8%,脱水能耗为0.076 kWh/kg.H2O。[结论]增加电压梯度有利于污泥电渗透脱水,但电压梯度越高脱水能耗及极板所承受的电流密度越大。综合考虑,电压梯度应选择16 V/cm,污泥电渗透脱水时间以8 min为最佳。
郑磊于晓艳张书廷吕学斌马德刚
关键词:渗透脱水污泥电压梯度能耗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木薯渣水解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前木薯渣制沼气过程中面临预处理成本高,且预处理的催化剂大都会影响后续的厌氧发酵等难题。采用高温水热、稀HNO3高温催化2种处理方法分别对木薯渣进行水解,将木薯渣固相中的有机质转移到液相中,实现生物质的可溶化。结果表明,高温有利于木薯渣的水解,但同时造成水解液可生化性降低;稀HNO3的加入不仅对木薯渣水解起到催化促进作用,而且提高了水解液的可生化性,与水热水解相比,其BOD5/CODCr在150℃水解5min时从0.48升高到0.64。
王寒韩刚于晓艳吕学斌张书廷
关键词:木薯渣催化水热水解
不同预处理的木薯渣水解液生物酸化特性比较被引量:2
2011年
木薯渣富含纤维素,是理想的沼气生产原料。由于木薯渣含水量大,颗粒分散,不易固态发酵,作为沼气生产原料需对其进行水解处理。不同的水解方式得到的水解液对后续酸化过程的产酸速率和酸分布都有很大影响。对经过酶处理和水热处理得到的木薯渣水解液进行了生物酸化处理。结果显示,与直接投加木薯渣相比,投加酶水解液、投加150℃水解液水解20min和150℃水解液水解45min后,反应器达到最大产酸量所需的时间由96h分别缩短至30,48和24h,最大产酸量由4558mg/L分别增加至5277,6209和4734mg/L,且3种水解液在酸化24h后挥发性脂肪酸(VFAs)均达到最优分布,其中乙酸和正丁酸之和占总VFAs的90%左右。根据产酸速度及酸分布情况得出,木薯渣最佳可溶化方法为150℃高温水解20min,后续生物水解酸化时间为24h。
王菁韩刚于晓艳吕学斌张书廷
关键词:木薯渣水解酸化
胞外聚合物对生物污泥电渗透脱水特性的影响
污泥脱水是污水处理过程中重要的单元操作,其脱水程度直接关系到污泥后续的处理成本及资源化利用价值。电渗透脱水技术对于机械难脱水的污泥是非常有效的,但由于受污泥性质及其它因素的影响,该技术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通过对城市污水...
王润娟于晓艳支苏丽张书廷马德刚
关键词:生物污泥电渗透脱水胞外聚合物表面电荷
吸附分离辅助电渗透脱水过程中污泥的特性被引量:7
2012年
电渗透技术对于城市污水厂污泥的深度脱水是非常有效的,但相对较高的能耗制约了它的广泛应用。为此,针对污泥电渗透脱水过程中阴极排水困难引起能耗高的问题,提出了吸附分离辅助电渗透脱水,同时考察了吸附分离辅助电渗透脱水过程中污泥中水分的运动特点、pH的变化以及离子的迁移规律。结果显示,吸附分离可以极大地提高污泥电渗透脱水的效果。且脱水过程中阳极附近污泥的含水率、pH均迅速减小;阴极附近污泥的含水率稍有减少,但pH却迅速增大;而中间层污泥的含水率及pH均没有发生变化。此外,电渗透脱水技术对于污泥中目标离子的去除非常有效,但同时容易导致非目标离子的去除。
于晓艳支苏丽张书廷徐晖
关键词:污泥电渗透脱水
Fe(NO_3)_3催化乙酸预处理玉米秸秆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Fe(NO3)3催化乙酸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以提高水解反应的效率,考察了乙酸初始质量分数和预处理时间对玉米秸秆水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Fe(NO3)3可有效提高乙酸预处理秸秆的水解率。当使用0.05 mol/L Fe(NO3)3催化5%乙酸预处理秸秆15min时,与单独乙酸预处理玉米秸秆相比,水解液中葡萄糖、木糖和阿拉伯糖的质量浓度分别提高了110%、250%和10%,同时秸秆中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水解率分别提高了49%和14%;与单独0.05 mol/L Fe(NO3)3预处理玉米秸秆相比,水解液中相应的各单糖质量浓度分别提高了131%、68%和61%。随乙酸初始质量分数增加,水解反应中各产物的质量浓度均逐渐增加。乙酸初始质量分数从1%增加到5%,水解玉米秸秆15 min时,水解液中葡萄糖、木糖和阿拉伯糖的质量浓度分别从8.67 g/L、11.68 g/L和3.19 g/L升高到11.86 g/L、13.78 g/L和3.23 g/L。延长预处理时间有利于秸秆的水解反应,但太长会导致玉米秸杆中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水解率增加变缓。当采用0.05 mol/L Fe(NO3)3催化5%乙酸时,预处理时间从15 min延长到60 min,半纤维素的水解率从74.7%逐渐升高到92.9%,而纤维素的水解率没有变化,稳定在26%。
于晓艳张书廷吕学斌支苏丽祁军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玉米秸秆乙酸
酶法提取贝母中总生物碱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魏金莹朱宏吉魏静娜于晓艳张达陈希
关键词:总生物碱醇提工艺贝母属酶法提取清热润肺化痰作用
硫酸溶液中二氧化硫的臭氧化过程影响因素的研究
2012年
为了优化SO2液相氧化产硫酸过程中的试验操作条件,研究了在O3氧化SO2的过程中反应器进口气体中SO2浓度、O3浓度及臭氧化氧气流量对SO2氧化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反应器进口气体中低浓度的SO2和高浓度的O3均利于溶液中SO2的氧化,液相氧化时反应器进口气体中SO2的体积比控制在20 000 mL/m3以内为宜。溶液ORP是考察O3氧化SO2的重要指标,溶液ORP降低较快时硫酸根产率较高,表明O3对SO2的氧化效果较好。臭氧化氧气流量增大并不能使硫酸根产率增加。在吸收液硫酸质量分数为3%,气相SO2体积比为6667mL/m3,臭氧化氧气体积流量为1.5 L/min,氮气体积流量为1.5 L/min时,硫酸根产率达到100%。同时,通过研究吸收液硫酸浓度与温度对溶液中的O3饱和浓度影响,得到在稀硫酸(质量分数小于10%)溶液中,O3达到饱和时质量分数较浓硫酸(质量分数大于等于10%)溶液中O3质量分数高,而且吸收液温度越低越利于O3溶解。
刘丽梅张书廷王娜于晓艳吕学斌支苏丽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SO2O3硫酸溶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