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翔

作品数:40 被引量:363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骨质
  • 20篇骨质疏松
  • 13篇骨质疏松症
  • 9篇成骨
  • 8篇中医
  • 6篇老年
  • 6篇激素性
  • 6篇骨折
  • 5篇糖皮质
  • 5篇糖皮质激素
  • 5篇皮质激素
  • 5篇龟板
  • 5篇分化
  • 5篇干细胞
  • 5篇成骨分化
  • 4篇糖皮质激素性
  • 4篇糖皮质激素性...
  • 4篇皮质
  • 4篇硫酸葡聚糖
  • 4篇绝经后骨质疏...

机构

  • 35篇广州中医药大...
  • 33篇广州中医药大...
  • 4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深圳平乐骨伤...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深圳市龙华新...

作者

  • 40篇余翔
  • 20篇任辉
  • 16篇沈耿杨
  • 15篇梁德
  • 15篇江晓兵
  • 15篇张志达
  • 11篇尚奇
  • 8篇余翔
  • 7篇杨志东
  • 7篇黄锦菁
  • 6篇郑晓辉
  • 5篇姚珍松
  • 4篇夏虹
  • 4篇章莹
  • 4篇尹庆水
  • 4篇张鹏
  • 4篇唐晶晶
  • 4篇夏远军
  • 4篇丘婷
  • 3篇田惠萍

传媒

  • 6篇中国骨质疏松...
  • 6篇中华中医药杂...
  • 6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亚太传统医药
  • 2篇中国民族民间...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13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质疏松症肾阳虚病证结合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8年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骨代谢疾病,致残率较高,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它给我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因而,如何防治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临床上,骨质疏松症患者表现出多种证型,其中不乏肾阳虚证者。近年来,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患者取得了较为确切的临床疗效,然而,相关的作用机制尚未阐明。因此,寻找一种最大程度贴合人体实际,模拟本病本证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对于探索相关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近15年来用动物进行骨质疏松症肾阳虚病证结合模型造模的相关方法作一综述。
招文华任辉沈耿杨丘婷张志达余翔唐晶晶陈康梁德姚珍松杨志东江晓兵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病证结合模型
木通皂苷D促进糖皮质激素环境下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观察木通皂苷D(ASD)对糖皮质激素(GC)环境下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BMSCs,实验分为三组,分别用成骨诱导培养基(OBI)、OBI+地塞米松(DEXA,0.1μmol/L)、OBI+DEXA(0.1μmol/L)+ASD(10μmol/L)干预。ALP试剂盒检测ALP活性,茜素红染色检测矿化情况,qRT-PCR检测成骨因子Runx2、骨钙素(OCN)及Smad1、Smad5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mad1/5磷酸化水平及Smad1/5/8总蛋白表达。结果OBI+DEXA组ALP活性明显较OBI组低(P<0.001),OBI+DEXA+ASD组ALP活性明显较OBI+DEXA升高(P<0.01)。OBI+DEXA干预组成骨相关因子Runx2、OCN、Smad1和Smad5 mRNA表达较OBI组均明显下调(P<0.01),OBI+DEXA+ASD组Runx2、OCN、Smad1和Smad5 mRNA表达较OBI+DEXA干预组明显上调(P<0.01和P<0.05)。三组Smad1/5/8总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BI+DEXA干预组pSmad1/5较OBI干预组表达降低,OBI+DEXA+ASD干预组pSmad1/5表达较OBI+DEXA干预组增加。结论ASD可促进GC环境下小鼠BMSCs成骨分化,其机制可能与激活BMP/Smad信号通路有关。
张志达沈耿杨任辉余翔余翔尚奇黄锦菁余佩沅詹玫琦梁德梁德杨志东
关键词:中医中药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激素联合去卵巢诱导大鼠股骨骨质疏松复合模型的建立被引量:6
2017年
背景:使用激素的绝经后女性人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由于具备雌激素水平不足及使用激素两个因素,故骨量流失的速度更快,更容易发生脆性骨折。目前对于研究与该人群相匹配的复合模型,即激素联合去卵巢诱导的骨质疏松模型的水平不够深入,相关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的:构建激素联合去卵巢股骨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并探讨复合模型的分子机制。方法:将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不造模,假手术组切开腹部剪取少量脂肪组织,模型组从腹部切除双侧卵巢同时连续4周注射地塞米松。结果与结论:造模后4周,与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离体股骨骨密度、骨小梁数量、相对骨体积显著降低,骨小梁间距显著提高,且骨小梁间距增宽和结构破坏,骨皮质变薄,骨皮质厚度降低,骨组织Runx2 m RNA表达显著下调,Ⅰ型胶原α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mR NA表达明显升高,组织蛋白酶k mR NA表达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激素联合去卵巢可快速诱导大鼠股骨骨质疏松,其机制可能与下调Runx2,上调Ⅰ型胶原α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的mR NA表达有关。
张玉卓沈耿杨张志达招文华黄锦菁余翔丘婷卢永锵詹玫琦杨志东姚珍松梁德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组织工程去卵巢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RUNX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风险评估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应用查尔森并发症指数(CCI)、改良POSSUM评分系统,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手术风险评估,评价基础疾病、术前生理状态及手术侵袭等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两种评分系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骨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年龄≥60岁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住院期间治疗转归分为有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记录包括年龄、性别、既往基础疾病、术前血红蛋白量、血清白蛋白水平、血清尿素氮值、白细胞计数、心电图结果、手术时机、麻醉方式、手术内固定方式、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或死亡等临床资料。计算入院时CCI评分、POSSUM评分系统术前生理学评分、手术严重度评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共纳入131例符合条件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红蛋白量、血清白蛋白水平、血清尿素氮值、心电图结果、麻醉方式、手术出血量、改良POSSUM生理学评分、CCI评分与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独立相关(P<0.05)。结论 CCI评分、POSSUM生理学评分、术前血红蛋白量、血清白蛋白水平、血清尿素氮值、心电图结果、手术麻醉方式、手术出血量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龙欣郑晓辉余翔欧阳崇志黄泽青郑楚健吴鉴涛
关键词:髋骨折POSSUM评分系统手术风险评估
中医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以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为资料源,查阅2010-2014年期间有关急性腰扭伤的文献120余篇,选择内容全面、详实、可靠且具代表性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发现急性腰扭伤在治疗上多围绕“不通则痛”这一致病机理,以针刺疗法最多,疗效也较其他方法显著。
赵雄侯建婷田惠萍余翔
关键词:急性腰扭伤中医药治疗
基于肾阴阳理论探讨自噬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
自噬作为应对细胞内和细胞外刺激的一种自我保护性过程,在调节骨稳态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自噬以其特异的清除和代谢方式与中医阴阳理论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有着相似的内涵。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属于中医"骨痿"的范...
余翔
关键词:骨痿阴阳理论自噬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
从“肾主骨生髓”揭示骨质疏松症炎症微环境的中医理论基础被引量:21
2022年
骨质疏松症与炎症微环境密切相关,提示炎症微环境可能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重要机制。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骨痿”范畴,肾虚作为骨质疏松症发病的核心病机,肾精亏虚,气血津液生化不足,运行无力,从而痰瘀内生,激活炎症微环境,导致骨稳态失衡,诱发骨质疏松。因此,文章从“肾主骨生髓”角度,探讨骨质疏松症炎症微环境的中医内涵。深入探讨“肾主骨生髓”理论与炎症微环境之间的现代内涵,为诠释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提供新视角。
陈桂锋尚奇尚奇沈耿杨张鹏招文华张鹏余富勇余翔张志达余翔余翔张志达梁德任辉江晓兵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痿肾主骨生髓中医理论基础
重组人BMP-2/壳聚糖/硫酸葡聚糖复合微球诱导异位成骨的micro-CT评价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采用micro-CT评价重组人BMP-2/壳聚糖/硫酸葡聚糖(recombinant human BMP-2/chitosan/dextran sulfate,rhBMP-2/CS/DS)复合微球诱导异位成骨情况。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作rhBMP-2/CS/DS复合微球,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ELISA法检测微球体外缓释效应。取6-8周龄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n=12);制备股四头肌肌袋模型后,分别将相同体积明胶海绵(A组)、CS/DS微球(B组)、rhBMP-2(C组)及rhBMP-2/CS/DS复合微球(D组)植入肌袋肌间隙中。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于4、8、12、16周处死动物,取异位骨化组织块行micro-CT扫描及三维重建,检测组织骨密度(tissue mineral density,TMD)、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 fraction,BVF)、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 number,Tb.N)、皮质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组织矿含量(tissue mineral content,TMC)。结果扫描电镜观察示,制备的rhBMP-2/CS/DS复合微球球形较规整,分散较均匀,无团聚,微球表面较光滑;微球体外释放rhBMP-2于2 h后出现1个突释放期,2 d时达峰值,释放周期约20 d。各组大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术后各时间点,A、B组CT扫描均未见放射性显影,三维重建未发现成骨;而C、D组放射性显影强度及三维重建骨组织逐渐增加,且D组强于C组。各时间点A、B组TMD、BVF、Tb.Th、Tb.N、BMD及TMC均为0。随时间延长,C、D组除Tb.N外,其余骨组织参数均呈总体增加趋势,各时间点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间4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16周时D组显著高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MP-2/CS/DS复合微球异位诱导成骨能力显著强于单独rhBMP-2。
夏远军余翔章莹尹庆水夏虹郑晓辉谢会斌黄显华
关键词:BMP-2壳聚糖硫酸葡聚糖异位成骨MICRO-CT
龟板联合阿伦磷酸钠对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腰椎Runx2、CTSK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观察龟板联合阿伦磷酸钠(ALN)对激素性骨质疏松(GIOP)大鼠腰椎Runx2、CTSK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ALN组、龟板联合ALN组(联合组)。模型组、ALN组及联合组皮下注射地塞米松造模,成功后分别用0.9%氯化钠溶液、ALN和龟板联合ALN进行灌胃。12周后取大鼠腰椎进行:micro-CT检测腰椎骨微细结构、HE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学,q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腰椎Runx2、CTSK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b.N、Tb.Th明显下降(P<0.01),Tb.Sp、CTSK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Runx2 mRNA和蛋白表达呈下调趋势;与模型组比较,ALN组和联合组BS/TV、Tb.N、Tb.Th、Runx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Tb.Sp、CTSK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结论:龟板联合阿伦磷酸钠抗大鼠腰椎GIOP的协同机制可能与调节Runx2、CTSK的表达密切相关。
沈耿杨任辉张志达丘婷招文华余翔梁德姚珍松杨志东江晓兵
关键词:龟板阿伦磷酸钠RUNX2
壳聚糖/硫酸葡聚糖/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微球诱导异位成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摘要】目的探讨壳聚糖/硫酸葡聚糖/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CS/DS/rhBMP-2)异位诱导成骨能力。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制作大鼠左大腿股四头肌肌袋模型,分别将明胶海绵、CS/DS微球、rhBMP-2和CS/DS/rhBMP.2微球适当压缩后分别植入股四头肌肌袋肌间隙中,并于4、8、12、16周后取材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与钙含量检测;植入后第16周行X线片检查。结果①组织学切片:植入后第4周,4组均无明显骨组织形成;植入后第8周,CS/DS/rhBMP-2微球组可见少量骨细胞、骨髓,骨小梁转化为成熟的骨质,骨小梁间有骨髓腔和骨髓样物质形成;rhBMP-2组可见少量骨小梁及骨细胞,骨细胞周围见少量成骨细胞及软骨细胞,但骨组织不及CS/DS/rhBMP-2微球组成熟。植入后第12、16周,rhBMP-2组和CS/DS/rhBMP-2微球组均有成熟的骨组织形成,骨小梁中可见骨陷窝,骨陷窝中有骨细胞,骨细胞周围有大量成骨细胞。但CS/DS/rhBMP-2微球组骨组织较rhBMP-2组成熟,骨陷窝及骨小梁量均多于rhBMP.2组;明胶海绵组及CS/DS微球组无明显骨组织形成。②ALP活性及钙含量检测:除第4周外,第8、12、16周CS/DS/rhBMP-2组纳米微球的ALP活性及钙含量均高于rhBMP-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X线检查:植入后第16周,CS/DS/rhBMP.2微球组及rhBMP-2组植入部位均有X线不透性物质,密度较均匀,CS/DS/rhBMP.2微球组阻射密度与周围股骨接近,rhBMP-2组阻射密度较周围股骨稍低,CS/DS/rhBMP-2微球组高密度区面积明显较rhBMP-2组大,明胶海绵组及CS/DS微球组无高密度组织形成。结论CS/DS/rhBMP-2复合微球异位成骨能力较单独rhBPM-2强,可能有助于CS/DS/rhBMP-2复合微球在骨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
余翔夏远军章莹谢会斌黄显华尹庆水夏虹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壳聚糖硫酸葡聚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