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建革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科技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家蚕
  • 3篇蛋白
  • 3篇蛋白质
  • 3篇蛋白质组
  • 3篇电泳
  • 3篇双向电泳
  • 3篇孢子
  • 3篇孢子虫
  • 3篇微孢子
  • 3篇微孢子虫
  • 3篇白质
  • 2篇家蚕微孢子虫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调节剂
  • 1篇毒性
  • 1篇毒性试验
  • 1篇性状
  • 1篇原核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生长

机构

  • 4篇江苏科技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4篇侯建革
  • 3篇沈中元
  • 3篇唐旭东
  • 3篇徐莉
  • 2篇朱峰
  • 1篇张姣
  • 1篇李前龙
  • 1篇燕薇
  • 1篇付绪亮

传媒

  • 3篇蚕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2种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的蛋白质组差异研究(英文)被引量:2
2014年
微孢子虫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几乎可以感染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的所有动物。对分别属于微粒子虫属(Nosema)和内网孢虫属(Endoreticulatus)的2种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的蛋白质组差异进行研究,探讨二者对家蚕侵染力差异产生的原因。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对提取的2种微孢子虫的总蛋白质进行分离,经Image Master 2D软件分析总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发现142个差异蛋白点,其中67个蛋白点在家蚕微孢子虫中高量表达,75个蛋白点在内网孢虫属微孢子虫镇江株中高量表达。对这些差异蛋白点进行MALDI-TOF/PRO质谱鉴定,并用MASCOT软件在NCBI公共数据库中寻找匹配蛋白,去掉重复数据后最终分别在家蚕微孢子虫和内网孢虫属微孢子虫镇江株中鉴定了43个、68个有功能注释的蛋白质,其功能涉及侵染、能量代谢、孢壁组成和遗传信息加工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鉴定到的极管蛋白3(PTP3)仅在家蚕微孢子虫高量表达。
唐旭东侯建革付绪亮徐莉沈中元
关键词:家蚕微孢子虫蛋白质组双向电泳质谱鉴定
四种微孢子虫差异蛋白组学分析及NbSwp7原核表达
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是可以感染从无脊椎到脊椎动物几乎所有动物的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单细胞真核生物,种类繁多,不但可以水平传播,而且可通过胚胎向子代传播,每年给世界上所有养蚕国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微...
侯建革
关键词:家蚕微孢子虫双向电泳蛋白质组学
文献传递
家蚕微孢子虫与桑尺蠖来源微孢子虫的蛋白组学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比较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与桑尺蠖来源微孢子虫之间的蛋白质组差异,探讨二者对家蚕的侵染力差异产生的原因。采用Percoll法纯化微孢子虫,再以玻璃珠破碎法提取2种来源的微孢子虫总蛋白质,经Bradford法测定蛋白质浓度后进行双向电泳(2-DE)。通过Imagemaster软件分析比较家蚕微孢子虫与桑尺蠖来源微孢子虫总蛋白质的2-DE图谱,可较为明显地发现后者缺少11个蛋白点,前者缺少2个蛋白点。对13个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有一个大小约40 kD的差异蛋白点被注释为家蚕微孢子虫的极管蛋白3(PTP3);另有6个假定蛋白,其中5个源自家蚕微孢子虫,1个源自桑尺蠖来源微孢子虫;其它蛋白点则分别被注释为ATP酶、铁氧还蛋白、ABC转运蛋白、解旋酶等,其中一个被注释为HrpA样解旋酶的蛋白点源自桑尺蠖来源微孢子虫,其余则源自家蚕微孢子虫。初步推测桑尺蠖来源微孢子虫由于极管蛋白3相对表达量偏低或缺少PTP3的部分肽段或其结构不同,影响到极管的弹射伸长,因而对家蚕的侵染力下降。
侯建革沈中元唐旭东徐莉朱峰
关键词:微孢子虫家蚕桑尺蠖蛋白质组双向电泳
植物生长调节剂芸苔素内酯对家蚕的毒性试验被引量:8
2013年
芸苔素内酯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芸苔素内酯对家蚕的毒性,并研究其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套种模式桑园使用芸苔素内酯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芸苔素内酯对家蚕2龄幼虫经口急性毒性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值为3.411 8μg/mL;0.001、0.010和0.100μg/mL芸苔素内酯添食组的家蚕幼虫全龄经过时间较对照组分别延长2 d 18 h、4 d 6 h和5 d 12 h,全茧量、茧层率和茧层量较对照组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且对雄蚕茧层率的影响更为明显;用0.100、1.000μg/mL芸苔素内酯添食后家蚕幼虫全龄期的累计死亡率分别达80.50%和100%。研究结果表明,芸苔素内酯对家蚕的生长发育和产茧性状均有不良影响,并具有添食浓度效应:低剂量(0.001和0.010μg/mL)芸苔素内酯表现为延缓家蚕幼虫的生长发育;高剂量(0.100和1.000μg/mL)芸苔素内酯对家蚕有明显的致死作用。
李前龙沈中元唐旭东徐莉燕薇朱峰张姣侯建革
关键词:芸苔素内酯家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