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结石
  • 5篇胆道
  • 4篇胆道镜
  • 4篇胆管
  • 3篇胆管结石
  • 3篇胆总管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探查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内胆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3篇肝内
  • 3篇肝内胆管
  • 3篇肝内胆管结石
  • 2篇胆囊
  • 2篇胆总管结石
  • 2篇胆总管探查

机构

  • 13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浙江省中医院

作者

  • 13篇周君
  • 9篇周海军
  • 7篇肖卫星
  • 7篇沈彬
  • 6篇陈炳荣
  • 4篇肖广远
  • 4篇何信众
  • 3篇尹浩
  • 1篇李宁
  • 1篇王欣

传媒

  • 4篇肝胆胰外科杂...
  • 3篇腹腔镜外科杂...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3
  • 2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选择性保脾治疗创伤性脾破裂69例报告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选择性保脾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价值。方法: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69例创伤性脾破裂Ⅰ~Ⅲ级患者,分别采用非手术治疗,腹腔镜下或开腹电刀烧灼、医用生物胶粘合、止血纱布填塞、缝合修补、脾部分切除等方法止血保脾。结果:非手术治疗25例;开腹保脾16例,术中切脾2例;腹腔镜保脾手术23例,镜下切脾2例,1例中转开腹行脾切除术;共64例保脾成功,术后6个月复查CT,脾脏愈合良好,免疫功能指标均正常,无再出血、腹腔感染发生。术后随访3~96个月,平均(28.5±2.5)个月,无膈下脓肿、血小板升高、免疫功能减退。结论:在脾破裂治疗过程中应始终保持保脾理念,准确分级、判断血液动力学变化,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及术者技术水平,合理选择治疗方式。对于创伤性脾破裂Ⅰ~Ⅲ级、血液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合理选择保脾方式可取得满意疗效。
何信众周海军周君王欣
关键词:脾破裂剖腹术非手术治疗保留脾脏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17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方式及并发症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至2012年1月为17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LCBDE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评估、取石方式、腹腔镜及胆道镜技术对疗效的重要性,总结胆总管末端损伤、结石残留、胆漏等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一期吻合123例,其中3例先行十二指肠镜鼻胆管引流;留置T管55例,其中13例中转开腹取石、补漏。术后发生胆漏5例,引流3~7 d愈合,平均(5.3±1.5)d。术后随访3~60个月,平均(36.0±18.6)个月,无胆漏、胆管狭窄、胰腺炎发生;5例结石复发,行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可靠;术前正确评估,术中正确取石,避免盲目、暴力操作,术中并发症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何信众周海军沈彬周君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胆道损伤腹腔镜检查胆道镜检查
疝囊横断法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1
2016年
自1992年Dulucq[1]开展首例腹腔镜下不直接进入腹腔的腹股沟疝修补术以来,腹腔镜全腹膜外的手术方式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随着耻骨肌孔(myopectineal orifice,MPO)概念的提出[2]、现代疝修补材料及腹腔镜设备的进步,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已得到广泛开展。由于TEP不进入腹腔,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复发率低,
周海军沈彬肖卫星陈炳荣周君尹浩肖广远
关键词:疝修补术腹腔镜检查完全腹膜外
合并胆囊壁间结石保胆取石术后近期疗效评价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评价合并胆囊壁间结石的保胆取石术后近期疗效。方法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接受保胆取石术的10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壁间结石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胆囊壁间结石多少,患者初步分为5个级别:I级,胆囊壁间单发结石;IIa级,胆囊壁间多发结石,2处≤总数≤5处;IIb级,胆囊壁间多发结石,5处<总数≤10处;IIc级,胆囊壁间多发结石,10处<总数≤15处;Ⅲ级,胆囊壁间多发结石,总数>15处。对照组为同期单纯胆囊内结石患者214例。通过保胆取石术后1年随访,评估两组胆囊收缩功能及胆囊内结石复发情况,了解不同级别胆囊壁间结石的保胆手术疗效。结果术后3个月胆囊收缩功能情况:研究组各级分别为(44±9)%、(39±8)%、(39±6)%、(32±9)%、(33±10)%,研究组整体为(37±8)%;对照组为(40±7)%。术后6个月胆囊收缩功能情况:研究组各级分别为(42±9)%、(37±10)%、(37±9)%、(32±9)%、(29±7)%,研究组整体为(36±9)%;对照组为(38±7)%。术后1年,IIc级3例、Ⅲ级8例复查胆囊彩超提示胆囊内结石复发;研究组其余组别及对照组未发现胆囊内结石复发。结论合并IIc级以上胆囊壁间结石者术后胆囊收缩功能减弱,导致近期胆囊结石复发,主张切除胆囊。
周海军陈炳荣沈彬肖卫星周君
关键词:保胆取石术胆囊收缩功能结石复发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吻合后术中胆道造影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一期吻合后立即经胆囊管插管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7年6月~2012年10月92例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吻合术,吻合后行胆道造影,术中发现胆道损伤、结石残留及时处理。结果术中造影显示74例吻合满意,吻合口漏6例,胆总管下段穿孔5例,右肝管漏2例,结石残留5例。吻合口漏及右肝管漏镜下补漏成功;胆总管下段穿孔5例开腹修补漏口;5例结石残留开腹直视下取净结石。92例术后均无胆漏、腹腔感染。78例随访1~72个月,平均20.6月,无胆管狭窄,2例术后30个月结石复发,1例术后12个月结石复发,EST取石。结论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吻合术中可及时发现胆漏、结石残留,避免术后胆漏,值得临床推广。
何信众沈彬周君
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吻合术中胆道造影
胆道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肝叶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被引量:20
2020年
目的探讨胆道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肝叶切除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市中医院42例利用胆道镜及钬激光碎石术联合肝叶切除术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联合治疗组)的患者临床资料,并与同期40例未使用钬激光碎石、仅使用胆道镜实施肝叶切除术的复杂肝内胆管结石(传统治疗组)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传统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手术时间稍延长[(242.1±41.2)min vs (224.5±38.1)min,t=2.01,P=0.048],但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更短[(17.2±3.9)d vs (20.9±4.0)d,t=-4.287,P<0.001]、住院费用更少[(3.45±0.47)万元 vs (3.66±0.47)万元,t=-2.077,P=0.041]。术后联合治疗组无胆道感染发生,结石复发率[1(2.38%) vs 9(22.50%)]、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2(4.76%)vs 21(52.50%)]均低于传统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胆道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肝叶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肖卫星周海军陈炳荣周君沈彬
关键词: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胆道镜钬激光碎石术肝叶切除术
PTGD序贯LC联合治疗老年高危急性胆囊炎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序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老年高危急性胆囊炎(AC)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65例经PTGD后再行LC治疗的老年高危急性胆囊炎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全部65例均成功实施PTGD后序贯行LC手术成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2%。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PTGD序贯LC治疗老年高危急性胆囊炎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疗效良好。
肖卫星周海军陈炳荣周君
关键词:胆囊引流术
"治未病"在预防术后早期肠梗阻的应用研究
2011年
腹部手术后早期,由于麻醉、手术应激、出血、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可导致肠硬阻.肠梗阻患者出院前大多没有肠梗阻的临床表现,但病理因素已存在.目前大多数治疗基本是肠梗阻发生后的治疗,而未考虑到患者发生肠梗阻之前即去除各种病理因素.作者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为指导,将西医一般治疗方法及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运用于肠梗阻出现之前,探讨预防肠梗阻发生的效果.
周君李宁
关键词:术后早期肠梗阻治未病病理因素手术应激
治未病于术后早期肠梗阻的应用研究
方法本研究临床选取68例病人,根据术后6-18小时“肠梗阻病人”的证候,将病人归入不同的证型,并随机分配进入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分为两型:实证22人,虚证25人:对照组21...
周君
关键词:治未病术后早期肠梗阻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
文献传递
大柴胡汤为主防治ERCP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80例被引量:3
2016年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是肝胆外科学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的诊断与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但ERCP仍属于有创性诊疗技术,治疗后有一定的临床并发症,如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术后胰腺炎等,成为阻碍ERCP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因素之一。笔者采用大柴胡汤为主防治ERCP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取得了满意效果,兹报道如下。
肖广远周君陈炳荣尹浩沈彬肖卫星周海军
关键词:大柴胡汤ERCP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