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婧婧

作品数:5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植物
  • 2篇种群
  • 2篇乌药
  • 2篇夏蜡梅
  • 2篇蜡梅
  • 2篇ISSR
  • 2篇濒危
  • 2篇濒危植物
  • 1篇遗传分化
  • 1篇优势种
  • 1篇育种
  • 1篇杂交
  • 1篇杂交育种
  • 1篇千岛湖
  • 1篇种群结构
  • 1篇种群遗传
  • 1篇梅花
  • 1篇聚类分析
  • 1篇扩增
  • 1篇扩增条件

机构

  • 5篇西南大学
  • 4篇台州学院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顾婧婧
  • 4篇金则新
  • 2篇李钧敏
  • 2篇熊能
  • 1篇宋文静
  • 1篇李建辉
  • 1篇王小伟
  • 1篇毕泉鑫

传媒

  • 2篇植物研究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4篇2010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濒危植物夏蜡梅花的形态变异被引量:12
2010年
研究了不同地理位置的3个夏蜡梅自然种群间以及种群内花部形态变异,并对3个种群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夏蜡梅花部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各性状总的平均变异系数在6.293(内瓣长)~46.90(花柄长)之间,种群间总的平均变异系数在13.430(DMS)~15.7208(DLS),因此认为夏蜡梅花的表型性状无论是在物种水平还是在种群水平都具有较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其中又以大雷山种群最高;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部分指标分化显著或极显著,13个指标在种群内的变异占了总变异的82.9%,这说明夏蜡梅种群内变异是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由此可以推测遗传上的多样性是形成夏蜡梅花部形态变异的主导因素;种群间平均变异组分占了17.1%,表明花部形态在种群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表型分化;聚类分析显示距离较近的大明山种群和龙须山种群先聚在一起,表型差异与地理距离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经分析认为微生境的异质性和种群隔离以及遗传漂变均可能导致夏蜡梅种群间的表型分化;相关性分析显示部分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顾婧婧金则新熊能
关键词:夏蜡梅聚类分析
千岛湖次生林优势种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被引量:24
2010年
为了揭示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机理,以砍伐后自然恢复40余年的浙江千岛湖姥山岛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群落优势种的种群结构、存活曲线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群落中重要值最大的是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种群,达到50.47%,其后依次是石栎(Lithocarpusglabra)、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和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2)马尾松的种群结构呈纺锤型,但1、2径级个体数极少,幼龄个体储备严重不足,已呈衰退趋势;石栎、苦槠、青冈的种群结构呈金字塔型。3)从静态生命表看,马尾松种群小径级的死亡率为负值,也说明马尾松种群幼苗严重缺乏,种群呈衰退趋势。4)马尾松种群的存活曲线为凸型,石栎、苦槠和青冈种群则近似直线型。5)4种优势种种群总体和各级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均呈聚集分布。总体来看,马尾松种群为稳定型趋向衰退型,而石栎、苦槠和青冈种群为稳定增长型,群落会继续向针阔混交林方向演替,进而演替成为常绿阔叶林。
熊能金则新顾婧婧王小伟宋文静
关键词:优势种种群结构存活曲线次生林千岛湖
濒危植物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繁殖器官变异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本文以珍稀濒危物种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片段化生境对夏蜡梅繁殖器官以及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并通过对野生居群内和居群间的人工杂交,了解不同距离花粉杂交后果实、种子的形态...
顾婧婧
关键词:濒危植物杂交育种
文献传递
浙江省境内乌药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浙江省境内的8个乌药自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从100个引物中筛选出12个用于正式扩增的ISSR引物,在8个种群160个个体中共检测到125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00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80%,各种群P平均为60.5%。乌药总的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762,Nei指数(h)为0.246 4,各种群I平均为0.317 3,h平均为0.213 1。AMOVA分析表明在总的遗传变异中,11.44%的变异发生在种群间,88.56%的变异发生于种群内,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34 9,乌药种群间的基因流(Nm)为3.205 2。8个种群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49 4,利用算术加权平均数法(UPGMA)对乌药8个种群进行聚类,结果可分为2大类群,台州市的水磨坑、上泮、苍山等3个种群聚为一类,其余5个种群聚为另一类。
顾婧婧金则新李钧敏
关键词:乌药遗传分化ISSR
乌药ISSR扩增条件的优化被引量:7
2008年
为了确保ISSR分析的可靠性和重复性,有必要进行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以浙江省天台山乌药(Lindera aggregata)自然种群随机个体的基因组DNA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反应体系中的Mg2+浓度、dNTP浓度、模板DNA用量、Taq DNA聚合酶用量、BSA浓度、引物用量进行筛选和优化,得出了适用于乌药ISSR分析的扩增条件:10μL PCR反应体积,1×Taq酶配套缓冲液(200 mmol.L-1Tris.HCl,pH 8.8,100 mmol.L-1KCl,1%Triton X-100,100 mmol.L-1(NH4)2SO4,20 mmol.L-1MgCl2),0.5U Taq DNA聚合酶,10 ng模板DNA,10 pmol引物,0.4mmol.L-1dNTP。利用优化反应体系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2个重复性好、稳定性高的引物对20个乌药个体的DNA进行扩增,共得到142个位点,其中,102个为多态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1.83%,Nei指数为0.284 3,Shannon信息指数为0.415 3,乌药的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
顾婧婧金则新李钧敏李建辉毕泉鑫
关键词:乌药ISS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