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晓冬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烟草
  • 2篇烟草加工
  • 2篇烟丝
  • 2篇右侧
  • 2篇切丝
  • 2篇切丝机
  • 2篇左侧
  • 2篇弯管
  • 2篇盖板
  • 1篇弹性模量
  • 1篇导流
  • 1篇底面
  • 1篇电器
  • 1篇电器维修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制丝
  • 1篇制丝线
  • 1篇双晶
  • 1篇重复利用

机构

  • 8篇江苏中烟工业...
  • 2篇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8篇吴晓冬
  • 2篇刘世豪
  • 2篇曹佳
  • 2篇王川
  • 2篇徐航
  • 1篇朱玮
  • 1篇刘英杰
  • 1篇卢俊
  • 1篇邢睿
  • 1篇王川
  • 1篇洪涛

传媒

  • 2篇现代制造工程
  • 2篇烟草科技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CAD/CAE集成仿真的振动输送机轴承座有限元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建立了振动输送机轴承座CAD/CAE集成仿真技术路线,运用Pro/E软件建立了振动输送机轴承座的参数化数字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软件中进行有限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振动输送机轴承座的结构设计合理,满足强度要求,动刚度分布较为均匀。通过将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改善振动输送机轴承座结构和提高刚度的工艺措施。
吴晓冬刘志刚
关键词:模态分析
一种烟草切丝机烟丝收集盒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草加工机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烟草切丝机烟丝收集盒,包括盒体(01)、盖板(10)、弯管(20)和分离装置(30);所述分离装置(30)包括S型槽(31)和固定挡板(32),该分离装置(30)设置在盒体(...
王川吴晓冬侯世聪曹佳徐航
文献传递
一种自动封闭式废液收集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封闭式废液收集池,包括用于收集泄漏废液的储存池、设置于所述储存池一侧的导流池、设置于所述储存池顶端的盖板、设置于所述导流池顶端的格栅盖,所述导流池底面为倾斜状,所述导流池斜面底部靠近所述储存池一侧...
周俊晓孙强沈阳毛圣荣陈晔吴晓冬
一种烟草切丝机烟丝收集盒
本发明属于烟草加工机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烟草切丝机烟丝收集盒,包括盒体(01)、盖板(10)、弯管(20)和分离装置(30);所述分离装置(30)包括S型槽(31)和固定挡板(32),该分离装置(30)设置在盒体(01...
王川吴晓冬侯世聪曹佳徐航
文献传递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切丝机综合性能评判被引量:8
2010年
传统方式对切丝机性能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为了全面评价切丝机的综合性能,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切丝机综合性能的评价模型。以SQ315B型和SQ317B型两种切丝机为研究对象,运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它们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两种切丝机的综合性能总指标均"较好",但SQ317B型切丝机的各项性能优于SQ315B型切丝机,证明SQ317B型切丝机是SQ31系列切丝机中单机生产能力较大。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可以更科学地评价切丝机综合性能,为卷烟厂合理地选择切丝机提供了参考。
吴晓冬刘世豪刘志刚
关键词:切丝机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
采用张量理论的双晶硅晶向结构对弹性模量的机制影响分析
2014年
采用张量理论描述了基于双晶硅晶体的应力、应变关系,通过应变能密度公式说明了弹性模量和晶体方向余弦之间存在的关联。运用ANSYS软件建立双晶硅模型,通过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基于双晶硅材料的晶向和弹性模量之间呈正弦规律变化。
王川刘英杰洪涛吴晓冬刘世豪
关键词:晶向弹性模量
一种电控柜防自动关门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控柜防自动关门装置,包括滑杆支撑臂、滑槽支撑臂、滑槽支撑臂磁铁和滑杆支撑臂磁铁;所述滑槽支撑臂磁铁设置在滑槽支撑臂一侧;所述滑杆支撑臂的一端与滑杆支撑臂磁铁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控柜防自动关门...
卢俊朱玮吴晓冬周天宇何涛刘鑫健邢睿邱栋辰
文献传递
卷烟制丝生产线集中除尘系统的改进被引量:1
2020年
为解决制丝生产线集中除尘系统管道中存在粉尘沉积及管道堵塞等问题,基于气-固两相流理论和风速计算方法对除尘系统进行了改进。简化管道结构,将两条并联连接的除尘支管改为串联连接,增大管道内风速;采用耐磨弯头,并将弯头的曲率半径由原来的管道直径1.5倍增加至2倍,减少气流动能的阻力损失。以南京卷烟厂的4条制丝生产线为对象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集中除尘系统管道内风速达到29.4 m/s,远大于粉尘输送所需的最小风速18 m/s;管道堵塞次数减少4.33次/月,停机时间减少344.2 min/月。该技术可为提高制丝线集中除尘系统的运行效率提供支持。
奚望吴晓冬
关键词:制丝线粉尘风速弯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