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宝林

作品数:43 被引量:61H指数:6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理学
  • 5篇化学工程
  • 4篇电气工程
  • 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8篇修饰
  • 12篇磁性
  • 9篇生物医学
  • 9篇顺磁性
  • 8篇纳米
  • 8篇超顺磁性
  • 7篇修饰剂
  • 7篇生物医学领域
  • 5篇造影剂
  • 5篇雾化
  • 5篇细胞
  • 5篇磁共振
  • 4篇基质
  • 4篇分散性
  • 4篇成像
  • 4篇磁共振成像
  • 4篇磁性氧化铁
  • 3篇造影
  • 3篇润滑
  • 3篇铁纳米粒子

机构

  • 43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桂林医学院
  • 1篇桂林医学院附...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惠州中心人民...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3篇张宝林
  • 6篇王行展
  • 6篇王茗
  • 5篇赵方圆
  • 4篇冯凌云
  • 4篇涂志江
  • 3篇强耀春
  • 3篇崔琛琛
  • 3篇李璇
  • 3篇王军
  • 2篇李继红
  • 2篇陈秀丽
  • 2篇杨高
  • 1篇周焕福
  • 1篇邹正光
  • 1篇罗鲲
  • 1篇吴仁华
  • 1篇沈智威
  • 1篇张辉阳
  • 1篇谢琦

传媒

  • 4篇人工晶体学报
  • 3篇材料工程
  • 3篇广东化工
  • 2篇功能材料与器...
  • 1篇化工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应用化学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陕西教育(高...
  • 1篇磁共振成像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高教学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9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能稳定分散于水中的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稳定分散于水中的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称取10~30克三甘醇或分子量从600~20000的聚乙二醇或分子量从600~20000的聚乙二醇单甲醚,加入0.15~3克添加剂,将以上原料装入三口烧瓶中...
张宝林赵方圆涂志江冯凌云
文献传递
雾化热分解-氧化五羰基铁制备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雾化热分解-氧化五羰基铁(Fe(CO)5),在雾化液中添加三乙二醇(TREG)和三正辛基氧膦(TOPO),及在收集液中添加羧基化单甲醚聚乙二醇(MPEG—COOH)等有机修饰剂合成γ-Fe2O3纳米粒子。研究两段加热和单段加热对合成γ-Fe2O3纳米粒子的形貌、粒径、分散性的影响,同时分析温度对γ-Fe2O3纳米粒子结晶性、形貌及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γ-Fe2O3纳米粒子结晶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MPEG—COOH已经修饰在γ-Fe2O3纳米粒子表面;在单段加热模式下温度为360,390,420℃和450℃时合成的γ-Fe2O3纳米粒子在300K下都具有超顺磁性,饱和磁化强度分别为30,37,41,71A·m2·kg-1;单段加热模式较两段加热模式合成的γ-Fe2O3纳米粒子分散性更好。
王新星张宝林王行展冯凌云
关键词:Γ-FE2O3磁性能
葡聚糖修饰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6
2014年
以乙酰丙酮铁为铁源,聚乙二醇为溶剂,采用高温热分解法制备了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得到聚乙二醇修饰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进一步修饰葡聚糖。苯酚-浓硫酸显色法表明葡聚糖修饰在SPIONs表面,获得葡聚糖修饰的氧化铁纳米粒子。采用透射电镜、纳米粒度和Zeta电位分析仪、超导量子干涉仪和热重对产物进行检测。葡聚糖/聚乙二醇修饰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8.7±1.5 nm;水合动力学粒径33 nm,Zeta电位为13mV。葡聚糖/聚乙二醇修饰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为超顺磁性,饱和磁化强度为21 emu/g;热重分析表明约有42wt%的葡聚糖和30wt%的PEG修饰在SPIONs表面,计算得到纯氧化铁纳米粒子的饱和磁化强度为75 emu/g。
李璇张宝林杨高王军谢松伯盛典
关键词:超顺磁性氧化铁葡聚糖
尺寸均一微纳结构锡锌复合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尺寸均一微纳结构锡锌复合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锡盐、锌盐均匀混合,锡盐和锌盐摩尔比为0~1,然后与碱均匀混合,锡盐和锌盐的总量与碱的摩尔比为1∶2~10;将混合料放入玛瑙研钵或行星球磨罐中研磨1~30小...
曹雪丽王茗张宝林
文献传递
一种控制氧化铁纳米粒子在动物脑内分布及其荧光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氧化铁纳米粒子在动物脑内分布及其荧光检测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链霉亲和素(SA)修饰的氧化铁纳米粒子分布于事先注入生物素的动物脑细胞膜表面的方法。将荧光素FITC结合的SA修饰在氧化铁纳米粒子...
张宝林韩栋苏礼超韩贵华
文献传递
超顺磁性纳米Fe_3O_4的热分解法制备及表征被引量:4
2012年
以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对甲苯磺酰氯、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等为原料,根据盖布瑞尔合成法原理,合成了一端为氨基的单甲醚聚乙二醇(mPEG-NH2)。并以其为还原剂,聚乙二醇(PEG)为溶剂,利用热分解法制备了水分散性的超顺磁性纳米Fe3O4。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和纳米粒度与Zeta电位分析仪等测试技术对其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得的纳米Fe3O4粒子结晶度高,粒度均匀,分散良好,平均粒径为(12.2±1.6)nm,具有超顺磁性,饱和磁化强度为54 emu/g,在中性水溶液中其表面带正电,Zeta电位为+33 mV。TG测试结果表明,Fe3O4纳米粒子表面有机物的含量约为28%,Fe3O4的产率为57%左右。
冯凌云张宝林赵方圆
关键词:纳米FE3O4热分解法
PEI、PEG修饰的SPIONs的制备及其在不同磁场强度下的磁共振对比被引量:1
2017年
以乙酰丙酮铁(Fe(acac)_3)为铁源,聚乙二醇(PEG-1000)为溶剂、还原剂,聚乙烯亚胺(PEI)为修饰剂,采用高温热分解法制备PEI/PEG修饰的氧化铁纳米粒子(PEI/PEG-SPIONs)。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仪(TG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纳米粒度与zeta电位分析仪、磁性能测试、磁共振成像(MRI)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EI/PEG-SPIONs中含有Fe_3O_4晶相,形成了分散良好的球形粒子,没有团聚且有很高的结晶度,平均粒径为10.5±2.0 nm;PEI和PEG均修饰在了氧化铁纳米粒子的表面,使氧化铁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水分散性和生物相容性;具备优异的超顺磁性以及较高饱和磁化强度;MRI分析得知,电泳粒度为23.5 nm的PEI/PEG-SPIONs在3T和7T磁场强度下测得r2值分别为101.12 mM^(-1)S^(-1)和142.99 mM^(-1)S^(-1),均表现出较高的T2弛豫率。
郭剑军张宝林
关键词:氧化铁超顺磁性
一种水溶性氧化锌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溶性氧化锌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1)将0.44~1.2克锌盐和0~1.2克修饰剂溶于25~35克有机溶剂中,经过搅拌配成透明溶液;(2)将步骤(1)制得的溶液倒入三口烧瓶,通入氮气或氩气作为保护气,加热...
王茗崔琛琛张宝林
大型仪器对本科教学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大型仪器是高校实验室的重要设备,在科研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大型仪器应用于本科教学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并阐述了大型仪器对本科教学的影响。
陈秀丽王林江朱文风胡长征张宝林
关键词:大型仪器本科教学
低温燃烧合成Sr_(1.93)Ba_(0.05)SiO_4:Eu荧光粉及其发光性能被引量:6
2011年
以尿素为燃料,金属硝酸盐为氧化剂,(C2H5O)4Si为硅源,采用低温燃烧及回火还原处理合成用于白光LED的Sr1.93Ba0.05SiO4:Eu荧光粉。讨论助熔剂SrCl2用量和回火温度对荧光粉相组成的影响,研究合成产物的发光性能,初步提出合成反应机制。燃烧合成中熔融的SrCl2:为整个反应提供了一个半流动态的环境,促使生成的杂相SrCO3,分解。低温燃烧直接产物Sr1.93Ba0.05SiO4:0.02Eu^3+非晶材料在波长393nm近紫外光的激发下最强发射峰值是波长为612nm红光;处理后晶相产物Srl93Ba0.05SiO4:0.02Eu^2+发射峰值是波长为480nm的蓝光和543nm的黄绿光,分别是由处于不同格位上的Eu2+(Ⅱ)和Eu^2+(I)的5d→4f跃迁产生的。用不同的近紫外光(380-410nm)激发时,样品发射出的蓝光(480nm)和黄绿光(543nm)的强度都随着激发光波长的增大而减小,而且蓝光的强度减小非常明显,同时,随着激发光波长的增大黄绿光波长增大。
强耀春张宝林
关键词:低温燃烧合成发光二极管发光性能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