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晓梅

作品数:10 被引量:37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4篇水利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蒸散
  • 3篇嵌入式
  • 3篇嵌入式工控机
  • 3篇工控
  • 3篇工控机
  • 3篇高寒草甸
  • 3篇草甸
  • 3篇测控
  • 3篇测控数据
  • 2篇植被
  • 2篇植被覆盖
  • 2篇植被覆盖变化
  • 2篇植被盖度
  • 2篇水分
  • 2篇土壤
  • 2篇作物
  • 2篇径流
  • 2篇盖度
  • 1篇导水率
  • 1篇地温

机构

  • 10篇兰州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云南省建设项...
  • 1篇兰州市农业科...

作者

  • 10篇范晓梅
  • 6篇王根绪
  • 6篇任东兴
  • 5篇刘光生
  • 4篇王一博
  • 4篇胡宏昌
  • 4篇李春杰
  • 2篇杨美临
  • 1篇武晓刚
  • 1篇李太兵
  • 1篇白炜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人民黄河
  • 1篇Meteor...

年份

  • 1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nalysis on the Variations of Annual Runoff Distribution in the Weihe Basin被引量:5
2010年
With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and the increasing intensity of human activities,the hydrological regime had changed,including annual runoff distribution,which was related with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monthly runoff data for more than 40 years of the Beidao,Xianyang,Huaxian station on Weihe Basin,the annu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unoff were studied. Several indices related to attributes of uneven,concentrate degree and variation amplitude were calculated,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had obvious fresh and drought seasonal changes in 1990s. The annual runoff distribution had changed a lot,mainly because of runoff decrease in the wet season. The Huaxian station,which locates at the upper reaches,had a higher unevenness,concentration and relative variation rate than that of the Beidao and Xianyang station.
杨美临范晓梅
关键词:RUNOFF
长江源区植被覆盖变化对高寒草甸蒸散的影响及作物系数的确定
为了研究长江源区植被盖度变化对高寒草甸蒸散过程的影响,在长江源区选择坡向、坡型和坡度趋于一致植被覆盖度分别为92%、65%和30%的高寒草甸建立了天然观测场,采用小型蒸渗仪称重法观测计算不同覆盖条件下的高寒草甸蒸散量,分...
范晓梅
关键词:高寒草甸植被盖度蒸散作物系数
文献传递
作物水分胁迫自动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物生长需水试验研究领域,特别是一种通过自动测量和控制试验桶内土壤水分含量的作物水分胁迫自动试验装置。一种作物水分胁迫试验装置,包括测桶装置、供水系统和测量控制系统三部分。测桶装置包括用于试验的测桶、及地下...
李春杰王根绪胡宏昌刘光生任东兴范晓梅
文献传递
一种主动增温室实验装置
一种主动增温室实验装置,包括增温室和自动监控装置两部分,增温室由框架、室壁、空气散热器、土壤加热电缆、轴流风机和底座六部分组成。自动监控装置包括用于地温、气温检测的在线式温度传感器及其变送器,用于控制空气散热器、土壤加热...
李春杰王根绪武晓刚王一博胡宏昌刘光生任东兴范晓梅
文献传递
长江源区高寒草甸植被覆盖变化对蒸散过程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为了研究长江源区植被盖度变化对高寒草甸蒸散过程的影响,在长江源区选择坡向、坡型和坡度趋于一致,植被覆盖度分别为92%,65%和30%的高寒草甸建立天然观测场,采用小型蒸渗仪称重法观测计算不同覆盖条件下的高寒草甸蒸散量,分析了不同时期蒸散的动态变化特征和主要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前期,随着植被盖度降低,高寒草甸蒸散量呈增加趋势;而在生长期、生长后期和冻结期,随着植被盖度降低,高寒草甸蒸散量呈减小趋势,且盖度变化对生长期蒸散量的影响尤为显著。不同时期主导蒸散变化的因子存在差异,热量因子在生长前、后期起主导作用,而在生长期起主导作用的是水分因子。
范晓梅刘光生王一博任东兴王根绪
关键词:高寒草甸植被盖度蒸散
长江源区高寒草甸蒸散发过程及影响因子被引量:8
2009年
蒸散发的研究迄今仍然是陆面水文水循环研究中的薄弱点.高寒草甸生态环境变化中,土壤和草甸的蒸散发过程是参与多年冻土区水分循环的重要因子吼对高寒草甸生态水文过程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环境的限制和试验的困难性,对青藏高原尤其是长江源区蒸散发的研究还较为薄弱.
范晓梅刘光生王根绪胡宏昌李太兵任东兴王一博
关键词:高寒草甸蒸散发生态环境变化生态水文过程多年冻土区水分循环
渭河上游径流量年内分配变化规律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以渭河北道水文站近50 a的实测月径流量资料为基础,从径流量年内分配的不均匀性、集中性和变化幅度等方面分析了渭河上游径流量年内分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渭河上游径流量的年内分配特征在20世纪60—80年代较为接近,而20世纪90年代则与1956—1959年、2000—2005年较为接近,20世纪80—90年代集中期提前,90年代径流相对变化幅度较大;②在未来一段时期里,渭河上游径流量的年内分配呈现出不均匀性更高、径流量更集中、集中期滞后以及变化幅度更大的趋势。
谢成俊范晓梅王一博
关键词:不均匀性径流量
渭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变化规律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在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特征发生着相应的变化,直接影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系统的健康。以渭河流域上游北道站、中游咸阳站和下游华县站40多年的实测月径流资料为基础,研究了渭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性、集中程度、变化幅度等指标发现,渭河流域径流量具有显著的洪枯季节变化;20世纪90年代的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汛期径流量的减少;径流年内分配的多项指标显示,渭河下游华县站的不均匀性、集中度及变化幅度均高于上中游的北道站和咸阳站。
杨美临范晓梅
关键词:渭河流域径流
草地截留降雨的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草地截留降雨的测量装置,特别是一种通过测量输入和输出截留试桶的水量差值来监测草地降雨截留的装置。草地截留降雨的测量装置,包括截留试桶和测量装置两部分,截留试桶由桶圈、排水管组成。桶圈为直筒圆柱形不锈钢优...
李春杰王根绪白炜任东兴范晓梅
文献传递
风火山流域土壤入渗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通过对青藏高原风火山流域2005—2007连续3 a的土壤水分入渗试验,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和旋转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土壤入渗过程的地温、土壤深度、土壤理化性质、植被盖度、土壤初始含水率等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加,土壤入渗能力随之增强。土壤饱和导水率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粒度正相关,与之均呈幂函数关系;饱和导水率与土壤初始含水率之间具有负幂函数关系。随着土壤温度从0℃的逐渐升高,土壤饱和入渗率先有微弱下降,然后呈现急剧上升趋势,两者呈二次函数关系。影响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入渗的环境因子可以归类为土壤质地及其理化属性、土壤疏松程度和亲水有机胶体团粒3个主成分。
李春杰王根绪任东兴胡宏昌刘光生范晓梅
关键词:青藏高原环境因子饱和导水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