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小军

作品数:10 被引量:10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油茶
  • 2篇抑菌
  • 2篇抑菌作用
  • 2篇植物提取
  • 2篇植物提取物
  • 2篇植物源
  • 2篇植物源农药
  • 2篇炭疽
  • 2篇炭疽病
  • 2篇提取物
  • 2篇农药
  • 2篇球孢白僵菌
  • 2篇群落
  • 2篇物源农药
  • 2篇白僵菌
  • 1篇毒力
  • 1篇毒力测定
  • 1篇选育
  • 1篇芽胞
  • 1篇芽胞杆菌

机构

  • 9篇中南林业科技...

作者

  • 9篇邓小军
  • 7篇周国英
  • 6篇刘君昂
  • 5篇布婷婷
  • 3篇吴毅
  • 2篇闫瑞坤
  • 2篇杨枝林
  • 2篇周建宏
  • 2篇陈春林
  • 2篇李石磊
  • 1篇靳爱仙
  • 1篇周德明
  • 1篇伍南
  • 1篇赵莹
  • 1篇路宗岩
  • 1篇祁承经
  • 1篇闫法领
  • 1篇李琳
  • 1篇李蓉
  • 1篇黄鹏飞

传媒

  • 5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浙江林业科技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

  • 4篇2012
  • 5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N^+注入选育高毒力球孢白僵菌菌株及对3种油茶害虫的毒力测定被引量:11
2012年
以低能氮离子注入(N+)作为诱变手段对球孢白僵菌进行诱变,并对3种油茶主要害虫进行了毒力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氮离子注入后白僵菌存活率呈"马鞍曲线",其峰值即150×1013ions.cm-2为诱变最佳剂量。氮离子注入对白僵菌的菌落形态、产孢量、孢子萌发率等生长特性均有影响,通过产孢量、Pr1蛋白酶活和几丁质酶活指标筛选我们得到3株优良菌株,其中BbⅢ22菌株的Pr1蛋白酶活和几丁质酶活分别达0.230、0.137(OD值),为出发菌株的近2倍水平。BbⅢ22菌株对油茶叶蜂、油茶毒蛾有较强的致病力,在孢子浓度为107孢子.mL-1时,致死率达到了80%以上,而对油茶象甲的致死率相对较弱为60%左右。对油茶叶蜂、油茶毒蛾和油茶象甲的LD50对数浓度分别为5.2960、5.6347、6.3555。
邓小军周国英刘君昂吴毅布婷婷赵莹李石磊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诱变育种
博落回提取物对松梢螟幼虫生物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在室内测定了博落回乙醇提取物对松梢螟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博落回提取物对松梢螟幼虫的生物活性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在提取液为100 g/L供试浓度下,松梢螟幼虫24 h、48 h的拒食率分别为92.62%和91.95%,显著高于其他浓度;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5.20%(24 h)和92.43%(48 h),处理后96 h的生长抑制率亦高达90.80%;对3龄幼虫的触杀作用高于5龄幼虫,处理后24 h、48 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6.67%和76.66%,与标准药剂对照噻虫啉的效果没有明显差异。可见,博落回提取物对松梢螟幼虫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靳爱仙周国英闫瑞坤伍南邓小军路宗岩
关键词:松梢螟拒食活性触杀作用
湖南油茶林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特征被引量:19
2011年
从攸县、浏阳、邵阳等油茶林样地共分离出3属8种丛枝菌根(AM)真菌,即球囊霉属Glomus 5种、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2种和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1种。其中球囊霉属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的孢子密度、分离频度、相对多度和重要值均最高,为湖南省油茶林AM真菌优势属种。各油茶林样地AM真菌孢子密度平均为16个/50g土。植物数量与孢子密度(r=0.72,P<0.01)、植物种的丰富度与AM真菌种的丰富度(r=0.79,P<0.01)以及植物种的丰富度与AM真菌孢子密度(r=0.69,P<0.01)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因子对AM真菌的生态多样性的影响顺序为:土壤有机质>氮含量>pH值>速效磷。
邓小军周国英刘君昂李琳布婷婷
关键词:油茶孢子密度土壤因子
植物提取物对油茶主要病害的抑菌作用被引量:16
2011年
采用生长速率法初步筛选了20种植物的水提取物对油茶软腐病菌、炭疽病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丁香、黄芩、芦荟、穿心莲、金银花的水提物对油茶炭疽病菌,软腐病菌的抑制率均可达60%以上,其中丁香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分别达到96.2%、98.2%。不同植物提取物对油茶的主要病害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不同植物提取物的林间防治效果表明:当丁香、黄芩提取物及茶皂素的质量比为1:1:1时,对油茶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最好,可达80%,同时可以将油茶的病果率降低约60%。
周建宏刘君昂邓小军布婷婷
关键词:植物提取物抑菌作用植物源农药
杉木根际溶磷菌筛选及其部分特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5
2012年
利用蒙金娜有机和无机培养基,各筛选出12株具有较大溶磷圈的菌株,用钼锑抗比色法和Salkowski比色法分别对溶磷特性和分泌IAA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有机磷能力最强的是Py16,Py10和Py3(分别为7.131 mg/100 mL,5.907 mg/100 mL和6.514 mg/100 mL);无机磷的是Pw10,Pw6,Pw20分别是23.20 mg/100 mL,18.59 mg/100 mL,17.26 mg/100 mL。分泌IAA最大的是有机磷菌是Py18,Py16和Py3(分别为38.80 mg/L,37.29 mg/L和35.79 mg/L),无机磷菌是Pw6,Pw8,Pw21(分别是45.340 mg/L,39.340 mg/L,27.480 mg/L)。综合这些结果,菌株Py16,Py3和Pw6兼有解磷和分泌IAA两种最强或较强能力,在多功能微生物菌肥研制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李蓉周德明吴毅周国英黄鹏飞邓小军
关键词:溶磷菌溶磷能力生长素
植物提取物对油茶主要病害的抑菌作用研究
2011年
采用生长速率法初步筛选了20种植物的水提取物对油茶软腐病菌、炭疽病菌的生物活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丁香、黄芩、芦荟、穿心莲、金银花的水提物对油茶炭疽病菌、软腐病菌的抑制率均可达到60%以上,其中丁香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分别达到96.2%、98.2%;不同植物提取物对油茶的主要病害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林间防治效果表明,当丁香、黄芩提取物及茶皂素的体积比为1:1:1混配时,对油茶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最好,可达80%左右,同时可以将油茶的病果率降低约60%。
周建宏刘君昂邓小军布婷婷
关键词:植物提取物油茶炭疽病软腐病抑菌作用植物源农药
湖南紫金山马尾松的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采用样方法,对湖南紫金山马尾松群落的种类组成、群落外貌、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 200m2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41种,隶属于25科38属,其中优势科主要有樟科、山茶科、豆科、大戟科及蔷薇科等;该群落是以马尾松为主的单优种群落,生活型谱以高位芽植物最多,群落季相明显;群落分层明显,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灌木层植物种类相对较丰富,对群落物种多样性具有较大影响,物种多样性的大小顺序依次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
吴毅周国英祁承经陈春林闫法领杨枝林邓小军邓耀辉
关键词:马尾松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紫金山
油茶内生细菌Y13对油茶抗性相关酶的诱导作用被引量:8
2012年
内生细菌Y13是从油茶叶片中分离筛选出的一株有效防治油茶炭疽病的细菌,并鉴定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subtilis。内生细菌诱导植物抗病性是其防治植物病害的作用机制之一。周国英等研究认为,油茶内生细菌Y13对油茶炭疽病有显著的诱导效果。本研究拟采用内生细菌Y13为诱导因子,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Y13诱导油茶苗的相关防御酶的活性变化进行了测定。
布婷婷周国英刘君昂邓小军李石磊
关键词:内生细菌油茶枯草芽胞杆菌茶炭疽病植物抗病性
球孢白僵菌BbⅢ22固态发酵条件的优化被引量:3
2011年
对球孢白僵菌BbⅢ22固态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选用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基质配方及玉米粉含量、含水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的范围。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对球孢白僵菌BbⅢ22固态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固态发酵条件为:玉米粉8.22 g/L,水分38%,接种量10.5%,发酵温度25.7℃,在此条件下球孢白僵菌BbⅢ22的产孢量达到了10.578×109个/g,为优化前的3倍。
邓小军周国英刘君昂闫瑞坤陈春林杨枝林
关键词:固态发酵球孢白僵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