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山
-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一种河道污水处理的方法及其专用净化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污水处理的方法及其专用净化系统。该河道污水的净化系统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池;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缺氧/好氧处理单元组成,所述缺氧/好氧处理单元由直接连接的缺氧池和设有曝气装置的好氧池组成...
- 温东辉李璐谢曙光张辉吴为中何玉山
- 文献传递
- 一种河道污水处理的方法及其专用净化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污水处理的方法及其专用净化系统。该河道污水的净化系统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池;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缺氧/好氧处理单元组成,所述缺氧/好氧处理单元由直接连接的缺氧池和设有曝气装置的好氧池组成...
- 温东辉李璐谢曙光张辉吴为中何玉山
- 文献传递
- 苯酚和吡啶在竹质活性炭上的吸附研究被引量:11
- 2007年
- 以焦化废水中的代表性污染物苯酚和吡啶为吸附质,以颗粒竹质活性炭为吸附剂,考察了苯酚和吡啶在竹质活性炭上的吸附性能以及两种化合物之间的竞争吸附关系。结果发现:竹质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较符合Langmuir等温式,对吡啶的吸附较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苯酚和吡啶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22.0mg/g和344.8mg/g。该竹质活性炭对苯酚和吡啶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均在4.0h时达到平衡,当两种化合物共存于溶液中时,其吸附动力学过程和吸附平衡时间未受影响,但竞争吸附导致苯酚和吡啶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下降了10.4%和20.8%。
- 俞蓉刘江江陈吕军温东辉何玉山
- 关键词:环境科学苯酚吡啶
- 泥浆体系中吡啶的生物降解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杂环化合物已造成了土壤、地下水等体系的严重污染,危害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生物修复是解决该类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法。由实验室培养的活性污泥中分离一株高效降解吡啶的菌株W12,经鉴定为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denitrificans),以W12菌对受吡啶污染的泥浆体系进行生物修复。实验条件下,土壤对吡啶的吸附量很小,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当吡啶初始质量分数为1.65mg·g-1时,投加W12菌能够迅速促进吡啶的生物降解,在灭菌土和自然土中完全降解吡啶的时间分别为12h和18h,说明W12菌在自然土中的降解效果受到土著微生物的竞争影响;此外,对泥浆体系中吡啶降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投菌量是影响吡啶降解速率的关键因素,外加氮源以及土水比均对吡啶降解过程影响不大。
- 刘江江陈吕军温东辉何玉山乔琳夏勉李毅
- 关键词:脱氮副球菌生物降解吡啶生物修复泥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