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浩

作品数:24 被引量:246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子宫
  • 13篇栓塞
  • 12篇子宫动脉
  • 11篇动脉栓塞
  • 10篇子宫动脉栓塞
  • 8篇动脉栓塞术
  • 8篇栓塞术
  • 7篇子宫动脉栓塞...
  • 5篇妊娠
  • 5篇介入
  • 5篇宫腔
  • 5篇宫腔镜
  • 5篇妇科
  • 4篇栓塞治疗
  • 4篇介入治疗
  • 3篇动脉栓塞治疗
  • 3篇肿瘤
  • 3篇子宫肌
  • 3篇子宫肌瘤
  • 3篇良性疾病

机构

  • 23篇广州市第一人...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广州瑞派医疗...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3篇张浩
  • 15篇马奔
  • 13篇曾北蓝
  • 9篇陈春林
  • 9篇刘萍
  • 7篇吕军
  • 5篇余莉萍
  • 4篇邓玲红
  • 3篇雷蔚华
  • 2篇王锦江
  • 2篇冯力民
  • 2篇方艺川
  • 2篇张玉洁
  • 2篇何燕
  • 1篇刘佩鸣
  • 1篇王冬昱
  • 1篇苏宁
  • 1篇邱永秀
  • 1篇朱秋云
  • 1篇冉虹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妇科...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广州医药
  • 1篇中国医刊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华腔镜外科...
  • 1篇妇产与遗传(...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入型子宫瘢痕妊娠的血管介入治疗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植入型子宫瘢痕妊娠的子宫动脉栓塞术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在我院施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治疗的5例植入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出血平均64mL,β-HcG术后明显下降,术后14d下降至较低水平,术后1~2个月阴道超声复查子宫下段瘢痕处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治疗植入型子宫瘢痕妊娠微创、高效、可重复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张浩马奔余莉萍邓玲红吕军
关键词:妊娠子宫动脉栓塞术卡铂
《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去除术管理规范》团体标准的解读
2024年
宫腔镜手术是黏膜下肌瘤微创保守性的一线治疗方案,随着宫腔镜技术的推广普及、作为一种普遍开展的常见病手术类型,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于2023年10月22日颁布了《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去除术管理规范》(T/CMCHA 002-2023)团体标准。旨在为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去除术的技术、管理、实施方面提供指导和支持。该标准对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去除术的医疗机构、团队人员、设备和环境提出了标准化要求。同时,该标准还规范了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去除术的临床技术标准,包括手术技术、培训制度、结果评价和质量控制管理等。本文对该团体标准中提出的要求与建议进行解读,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及应用标准、规范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魏莉张浩谭欣邓姗黄秀峰冯力民
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黏膜下肌瘤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妇产科良性疾病引起泌尿系统损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治疗妇产科良性疾病引起泌尿系统损伤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对我院妇产科医学微创介入治疗中心收治的960例因妇产科良性疾病行UAE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960例中,子宫肌瘤690例、子宫腺肌病244例、异位妊娠10例及产后出血16例。同时对损伤发生的血管解剖学、血管影像学及微导管的使用等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960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泌尿系统损伤共5例,总发生率为0·5%(5/960)。其中中度损伤1例(0·1%),为一侧输尿管节段性部分狭窄致肾积水;轻度损伤4例(0·4%),为膀胱炎1例、膀胱黏膜部分坏死1例、一过性一侧肾轻度积水2例。5例中,子宫肌瘤4例、子宫腺肌病1例;5例均行双侧子宫动脉UAE术,术中均未使用微导管。行UAE引起泌尿系统损伤的原因,均为在栓塞动脉的过程中,栓塞剂进入子宫动脉中下段发出的输尿管支及膀胱支。结论对妇产科良性疾病进行UAE治疗,有发生泌尿系统损伤的危险;术中准确分辨血管及其分支、交通支,采用子宫动脉上行支进行栓塞,可以避免泌尿系统损伤的发生。
刘萍陈春林曾北蓝马奔张浩邱永秀陈莉婷
关键词:泌尿系疾病
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后的病理学变化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 (UAE)后的病理学变化。方法  1 999年 6月至 2 0 0 3年 1 0月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4 86例子宫肌瘤患者行UAE治疗 ,栓塞剂选择PVA或KMG颗粒 ,其中对 4 9例术后获取的肌瘤标本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UAE后坏死的肌瘤肉眼观早期呈紫黑色 ,中期呈黄白色 ,晚期呈黄色或金黄色 ,假包膜明显增厚 ,在妊娠期更加明显 ;不同直径的肌瘤UAE后在光镜下观察到的坏死时间不同 :直径 0 2~1 0cm、4 0~ 5 0cm、6 0~ 9 0cm及大于 1 0 0cm的肌瘤在UAE后分别于 1 4d、1 8h、1 2h和 6h可观察到明显的坏死 ;UAE后肌瘤、假包膜明显坏死而正常肌层未见明显坏死 ,假包膜内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结论 UAE可导致各种大小的肌瘤坏死 ,肌瘤坏死的时间与肌瘤的大小呈反比。
刘萍陈春林杜洪曾北蓝马奔张浩余丽萍王冬昱
关键词:UAE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术后栓塞剂
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性卡铂灌注及动脉栓塞治疗宫颈妊娠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卡铂介入灌注化疗治疗子宫颈妊娠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0年12月间我院施行子宫动脉卡铂灌注及动脉栓塞术的8例宫颈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子宫动脉卡铂灌注及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出血<50mL,β-HCG术后前3d明显下降趋势,术后第5天下降至接近正常水平,5例患者核磁共振成像术后第7天宫颈形态基本恢复正常。结论:使用卡铂灌注和栓塞治疗宫颈妊娠取得良好肯定的治疗效果,可以作为子宫动脉栓塞术中可供选择的新方法。
张浩马奔余莉萍邓玲红吕军曾北蓝
关键词:宫颈妊娠子宫动脉栓塞术卡铂
宫颈癌术前动脉化疗的组织病理学动态变化及临床结局被引量:55
2006年
目的观察宫颈癌术前动脉灌注栓塞化疗的组织病理学动态变化及临床结局,探讨二次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1999年6月至2004年12月,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9例菜花型宫颈癌患者术前行双侧子宫动脉灌注栓塞化疗(介入治疗),化疗药物卡铂(CBP)300mg/m2、博来霉素(BLM)45mg,应用药物总量的2/3进行灌注、1/3药物溶于新鲜明胶海绵颗粒(直径1~3mm)中进行栓塞;术后全部病例按以下时间:1、9、24、48h,7、16d及行根治术时观察癌灶的肉眼变化并取材进行癌组织病理学的动态观察。结果(1)介入治疗后肉眼观察癌灶在早期呈紫黑色,中期呈灰白色烂肉状,晚期部分病例病灶完全消失,未消失的癌灶质地变硬。(2)介入治疗后1h在电镜下即可见癌细胞早期缺氧表现。(3)介入治疗后9h在光镜下可见癌细胞出现结构松散,24h癌细胞出现核固缩,48h见明显坏死,16~21d残存的癌细胞出现形态异常。(4)介入治疗后16~21d对Ⅱa期2例(2/2)、Ⅱb期13例(13/13)、Ⅲa期2例(2/2),Ⅲb期1例(1/2)共18例患者成功实施宫颈癌根治术。结论宫颈癌组织介入治疗后出现明显的变性坏死,残存的癌细胞被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包裹;二次治疗的合适时机为介入后14~21d;介入治疗可明显提高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率。
刘萍陈春林曾北蓝马奔张浩
关键词:宫颈肿瘤子宫动脉化疗栓塞
介入治疗在产后出血妇科肿瘤的基础临床研究
陈春林刘萍马奔余莉萍吕军梁立治刘佩鸣方艺川王锦江曾北蓝雷蔚华张玉洁张浩黄志红何燕
该研究将先进的实验研究与大样本的病例观察相结合对产后出血妇科肿瘤进行了系统的基础临床研究。在国内首次证实:1、产后出血介入治疗后子宫肌层呈非连续性坏死,面积小于1/4;2、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被栓塞后卵巢动脉、旋髂动脉等向...
关键词:
关键词:介入治疗产后出血妇科肿瘤治疗性栓塞成形术子宫动脉栓塞术
输卵管妊娠432例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432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研究其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输卵管妊娠患者的平均年龄27.3岁。432例中,未婚未育患者182例,占42.1%;已婚未育103例,占23.8%;已婚已育147例,占34.1%。首次妊娠32例,占7.4%,2次妊娠88例,占20.4%,3次105例,占24.3%,3次以上妊娠207例,占47.9%;既往有1次异位妊娠史者52例,占12.0%,两次18例,占4.2%,两次以上者5例,占1.2%;既往有明确盆腔炎性疾病史者357例,占82.6%。352例手术治疗患者,妊娠发生在间质部13例,占3.7%,峡部51例,占14.5%,壶腹部257例,占73.0%,伞部26例,占7.4%。【结论】输卵管妊娠绝大多数发生在输卵管壶腹部。既往盆腔疾病史、孕次和婚育情况均与输卵管妊娠发生密切相关,未婚未育和多次妊娠者较易发病。人工流产、未婚先孕和盆腔炎症均是输卵管妊娠的诱发因素。
朱秋云邓玲红张浩
30例妇科良性疾病介入治疗的辐射剂量分析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测量在子宫动脉栓塞术中介入医生(术者、第一助手)及患者各部位所受到的X线辐射剂量并对其进行评价,分析其分布规律及防护特点.方法应用热释光测量法对30例妇科子宫良性疾病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辐射剂量进行测量.医生选择眉心、前臂等多个部位测量防护前后剂量;患者选择眉心、阴道后穹隆等多个部位测量剂量.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术时医生所受X线辐射剂量防护前最高为左前臂,平均值为(0.071±0.022)mGy,防护后最低为后背,平均值为(0.010±0.003)mGy;屏蔽率为66.73%~78.30%.患者所受X线辐射剂量最高为骶尾部,平均(328.80±20.45)mGy,卵巢剂量平均(96.98±54.36)mGy.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中介入医生所受X线辐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而且通过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可有效减低辐射剂量.患者辐射剂量亦在安全范围内,不致引起卵巢损伤.
马奔陈春林刘萍曾北蓝张浩
关键词:子宫良性疾病子宫动脉栓塞术妇科良性疾病介入治疗子宫动脉栓塞
雷公藤内酯醇对荷卵巢癌大鼠的抑瘤效应及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TP)用于荷卵巢癌大鼠的抑瘤效应及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性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皮下注射卵巢癌细胞后得到荷卵巢癌大鼠,分为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低剂量TP组、中剂量TP组、高剂量TP组。药物干预后测定肿瘤的质量和体积、肿瘤组织中抑癌基因的表达量、外周血中免疫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TP组大鼠的肿瘤质量与体积、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肿瘤组织内PTEN、ST7L、Bax、TIMP1、E-cadherin的mRNA表达量以及外周血中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TP剂量越大,肿瘤质量与体积、外周血中IL-4、IL-17、TGF-β1的水平越低,肿瘤组织内PTEN、ST7L、Bax、TIMP1、E-cadherin的mRNA表达量以及外周血中IFN-γ、TNF-α的水平越高。结论:TP用于荷卵巢癌大鼠具有显著的抑瘤效应,能够抑制肿瘤生长、增加抑癌基因表达并调节抗肿瘤免疫应答。
张浩马犇程杨
关键词:卵巢癌雷公藤内酯醇荷瘤鼠抑癌基因免疫应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