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
- 作品数:96 被引量:269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美托洛尔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6
- 2014年
- 目的探究美托洛尔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总后勤部广州离职干部休养所门诊部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片,2片/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1片/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治疗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1%、6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均明显少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两个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均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V、EF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降低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吕先光王荣平李进兵王应立徐明
- 关键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阿托伐他汀片老年不稳定心绞痛临床疗效
- 基于G-四链体的RNA调控机制及生物功能研究
- 2019年
- G-四链体是一种特殊的核酸二级结构,在DNA复制、转录、基因重组、基因稳定性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真核细胞RNA上存在丰富的G-四链体结构,并且该结构参与调控编码RNA和非编码RNA的生物合成。深入探讨RNA G-四链体的作用及机制有望为生物的进化和病理生理过程提供新的见解。本文将针对G-四链体对RNA的调控和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 张津晶徐明
- 关键词:MRNA非编码RNA生物功能
- G-四链体结构的检测、功能及调控被引量:4
- 2014年
- G-四链体结构是近年来发现的特殊核酸二级结构,它在体内极易形成,分布十分广泛并且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者们已经在体外检测到G-四链体的存在并解析出其晶体结构,各种检测该结构的方法如特异性荧光探针、抗体等也不断被发现或合成。G-四链体不仅广泛分布于端粒、启动子区、外显子等具有重要功能的基因区域,在5'非编码区(5'UTR)、内含子区、3'非编码区(3'UTR)等也有广泛存在。相应区域的G-四链体参与到端粒延长、DNA复制、转录、减数分裂、基因重组等重要的生命过程,发挥抗肿瘤、抗病毒、抑制血管新生等作用。目前基于G-四链体结构的抗肿瘤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G-四链体结构的内源性调节包括多种内源性蛋白以及碱基的甲基化等,维持其含量与结构的平衡状态。此外,外源性小分子也可对体内G-四链体的平衡状态发挥调节作用。本文将从化学、生物和医学的角度对G-四链体结构的检测方法及其特殊功能和调控进行系统的论述和展望。
- 高娟袁谷徐明
- 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下降对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压控制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86例血压控制达标、且经CAG或冠状动脉CTA证实冠状动脉狭窄<50%的高血压患者行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ATP负荷试验,检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CFR;测定ATP负荷前后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包括舒张早期、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A)和左心室侧壁及间隔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舒张晚期运动速度(Em、Am),分析CFR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的关系。结果入组患者总体CFR为2.85±0.67,其中47例CFR<3(2.35±0.40),39例CFR≥3(3.45±0.36)。CFR<3时,CFR与ATP负荷后侧壁Em呈正相关(r=0.42,P=0.003),且为ATP负荷后侧壁Em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5)。结论血压控制达标且排除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中,约50%存在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有微循环障碍的高血压患者CFR下降是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的独立影响因素。
- 李丹李昭屏李卫虹李一凡陈宝霞徐明高炜
- 关键词:冠状动脉血流储备高血压超声心动描记术
- 中国优秀女子橄榄球运动员心脏超声心动图特征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我国优秀女子橄榄球运动员心脏形态功能特点。方法:运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分析14名优秀女子橄榄球运动员(橄榄球组)和15名普通女大学生的心脏形态和功能,并与我国优秀体能类运动员超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橄榄球组心脏结构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心肌重量(LVM)、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LVMI/LVEDV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相对室壁厚度(RWT)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橄榄球组心脏功能指标每搏输出量(SV)高于对照组,但射血分数(EF)和缩短分数(F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我国体能类运动员相比,女子橄榄球运动员心肌厚度指标IVS、LVPW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心腔形态指标LVEDD、LVESD、LVEDV、LVESV处于上等水平;心脏功能指标SV处于上等水平,但EF、FS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结论:我国优秀女子橄榄球员心脏倾向于向心性肥大,心脏泵血功能显著高于普通人,在优秀运动员中也属较高水平,具有较高的心功能储备。
- 高晓嶙郑红军徐辉常芸冯新恒徐明
- 关键词:橄榄球超声心动图
- 高血压血管重构的力学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7年
- 血流动力学紊乱是高血压病理过程中促进血管重构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由其引起的异常剪切力和环形张力可以被细胞表面的力学感受器识别,并转化为细胞内生物学信号,引起血管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介导血管的重构,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明确血管重构过程中的力学调控机制,对预防和改善高血压所致的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高血压病理生理过程中血管重构的力学调控机制进展予以简要阐述。
- 陈志彦徐明高炜
- 关键词:高血压血管重构剪切力
- 激动剂作用下α_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在HEK293A细胞中的分布变化被引量:5
- 2005年
- 为了明确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drenergicreceptor,α1-AR)三种亚型在人胚胎肾(humanembryonickidney,HEK)293A细胞株中的分布特点,及其在激动剂作用下在细胞内的定位改变,本研究采用放射配体结合实验、实时荧光共聚焦成像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α1-AR三种亚型在细胞中的定位及蛋白质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1)α1-AR三种亚型在HEK293A细胞株转染效率相同,均达90%以上。三株细胞的粗制膜上α1B-AR表达量最高,α1D-AR最低,α1A-AR居中,但三者的解离常数(Kd)相等;(2)在无激动剂作用时,α1A-AR均匀地分布在HEK293A细胞的胞膜和胞浆,α1B-AR主要位于胞膜,而α1D-AR则主要分布在胞浆中;(3)用α1-AR激动剂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刺激细胞1h后,α1A-和α1B-AR在胞膜上分布明显减少,而在胞浆中分布增加,其中α1B-AR变化更为显著,α1D-AR的分布在PE作用下无明显变化。以上结果提示,在激动剂作用下,α1-AR三种亚型在HEK293A细胞中的定位特点和分布变化各有不同。
- 王淑一宋峣徐明郝天袍韩启德张幼怡
- 关键词:Α1-肾上腺素受体细胞株
- p38 MAPK参与千金藤素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千金藤素(CEP)致Sprague-Dawley(SD)乳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信号途径。方法:应用MTT法检测千金藤素对心肌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利用Hoechst 33342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凋亡相关信号分子caspase-3,观察CEP致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观测CEP对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家族3个主要信号分子c-Jn氨基端激酶(JN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p38MAP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并利用ERK和p38 MAPK的特异性抑制剂,分别验证两种分子所介导的信号通路在CEP致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结果:(1)CEP能够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地抑制心肌细胞的活性。(2)CEP作用于心肌细胞,出现细胞核碎裂现象和caspase-3激活。(3)CEP作用下p38 MAPK和ERK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强,JNK的磷酸化状态未发生显著改变。(4)p38 MAPK磷酸化抑制剂SB203580显著减轻CEP对心肌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ERK磷酸化抑制剂PD98059不能影响CEP对心肌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结论:p38 MAPK参与CEP致心肌细胞凋亡作用。
- 李素芳林森张幼怡袁谷徐明
- 关键词:千金藤素心肌细胞细胞凋亡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类
- 缺血性心肌病与能量代谢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9年
- 缺血性心肌病伴随着心脏能量代谢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为脂肪酸氧化速率增加和/或葡萄糖氧化途径中糖酵解减少.通过减少脂肪酸氧化或者增加葡萄糖氧化的方式干预能量代谢,能够改善缺血性心肌病的病理变化和心脏功能.随着代谢组学检测技术的发展,针对缺血性心肌病进行早期代谢产物检测手段和机制探索方式更加多样,丰富了目前对缺血性心肌病代谢变化的认知.同时,了解并分析缺血性心肌病的代谢变化能为缺血性心肌病的创新药物研发提供新线索.系统介绍了缺血性心肌病中三大营养物质能量代谢变化,干预不同能量变化在心脏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并探讨通过代谢手段治疗缺血性心脏疾病的可能性.
- 张剑姝徐明
- 关键词:缺血性心肌病脂肪酸氧化代谢
- 医学学科评估体系构建的探索被引量:3
- 2021年
- 本文分析了医学学科评估面临的挑战,通过调研和访谈相关专家,结合实证,以我国医学学科的发展现况和需求为基础,提出了包括设立分层、分类的评估指标,增设学科发展理念指标,设立围绕培养过程的人才培养指标,设立适应国家需求的科研与应用研究指标,设立医学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评估指标,以及设立社会贡献评估指标的医学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考和建议。
- 郭玲伶徐明
- 关键词:学科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