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宗峰

李宗峰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退火
  • 4篇
  • 3篇单晶
  • 3篇高温
  • 3篇高温退火
  • 2篇硅片
  • 1篇大直径
  • 1篇单晶硅
  • 1篇氧沉淀
  • 1篇原生
  • 1篇直拉单晶硅
  • 1篇直拉硅
  • 1篇直拉硅单晶
  • 1篇内吸杂
  • 1篇微缺陷
  • 1篇吸杂
  • 1篇硅单晶
  • 1篇SI
  • 1篇
  • 1篇300MM硅...

机构

  • 5篇北京有色金属...

作者

  • 5篇李宗峰
  • 4篇冯泉林
  • 3篇王磊
  • 2篇周旗钢
  • 2篇赵而敬
  • 2篇李青保
  • 1篇盛方毓
  • 1篇肖清华
  • 1篇刘斌
  • 1篇张果虎
  • 1篇闫志瑞
  • 1篇何自强
  • 1篇杜娟

传媒

  • 2篇稀有金属
  • 1篇半导体技术
  • 1篇2014`全...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高温氩退火对直拉CZ硅单晶中空洞型微缺陷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研究了高温氩退火对大直径直拉硅单晶中晶体原生粒子缺陷(COP)的消除作用。分别在不同温度和保温时间下进行退火,然后利用表面扫描检测系统SPI测量退火前后硅片表面COP的密度变化,来表征退火对COP的消除作用。研究发现,在1200℃退火2 h能够显著降低硅单晶表面区域的COP密度,并且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COP的密度降低得越多。然后,把所有的退火硅片抛去不同的厚度,检测COP在厚度上的分布,进而得出退火对COP消除的有效距离为0~10μm。因此,可以得到高温氩退火只能够消除硅片表面的COP缺陷,而对于硅片内部的这些缺陷影响较小。
李宗峰周旗钢何自强冯泉林杜娟刘斌
关键词:直拉硅单晶大直径高温退火
高温氩退火对提高硅片质量的研究
目前,集成电路正朝着大直径化和高集成度化方向迅速发展,对硅基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大直径单晶硅中VOID缺陷的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随着线宽的减小,VOID的存在会严重降低栅氧化层完整性,进而影响MOS器件质量。...
李宗峰
关键词:氧沉淀内吸杂
300mm硅片高温退火工艺的研究
高温退火工艺可以消除硅片近表层的COP,使得近表层晶体结构更加完美。本文研究了高温退火工艺参数变化对300mm硅片COP消除效果的影响,分析了高温退火温度和恒温时间对COP-FREE层厚度的影响,通过直接表面氧化层缺陷(...
冯泉林李宗峰赵而敬王磊肖清华张果虎
关键词:高温退火
高温氩/氢混合气氛退火对硅片表面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研究了高温退火过程中氩/氢混合气氛对300 mm硅片表面质量(原生颗粒缺陷和微粗糙度)的影响。在氢气含量不同的氩/氢混合气氛中,对样品进行1100℃,1 h的高温退火处理,研究退火前后硅片表面原生颗粒缺陷和微粗糙度值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氩/氢混合气氛中氢气的含量对硅片表面原生颗粒缺陷的消除没有促进也没有抑制作用,增加氢气比例能促进硅片近表层处空洞型缺陷的消除;混合气氛中氢气的存在使得退火后硅片表面的微粗糙度值增加的更多,同时随着氢气比例的增加,表面微粗糙度增加的百分比总体呈递增趋势。最后就氢气对硅片近表面处空洞型缺陷的消除促进作用和氢气至表面微粗糙度变化机制做了分析。
王磊周旗钢李宗峰冯泉林闫志瑞李青保
关键词:高温退火
高温氩退火对提高Si片质量的研究
2013年
首先研究了氩退火对大直径直拉Si单晶表面的空洞型微缺陷的影响。样品在1 200℃下进行退火,退火前后样品上的晶体原生粒子缺陷(COP)利用激光计数器SP1来观察。试验表明Si片经过1 h退火后,表面的COP全部被消除;另外,对样品退火前后的几何参数和金属含量也做了测试,发现样品的几何参数和金属含量都没有明显的变化;最后研究了高温退火对MOS电容栅氧化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前后的样品分别制备为MOS电容,利用斜坡电压法来测试其击穿电压。实验发现,Si片经过1 200℃热处理后,MOS电容的击穿电压有了明显的提高,这表明高温退火工艺能够有效提高栅氧化层的性能。
李宗峰冯泉林赵而敬盛方毓王磊李青保
关键词:直拉单晶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