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淑慧

作品数:231 被引量:786H指数:1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8篇期刊文章
  • 106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8篇金属学及工艺
  • 23篇机械工程
  • 2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8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理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0篇冲压
  • 28篇合金
  • 25篇板料
  • 24篇铝合金
  • 23篇塑性
  • 20篇冲压成形
  • 19篇回弹
  • 18篇汽车
  • 17篇数值模拟
  • 17篇热冲压
  • 17篇板材
  • 17篇值模拟
  • 16篇有限元
  • 16篇奥氏体
  • 14篇时效
  • 14篇覆盖件
  • 14篇车身
  • 13篇压边
  • 13篇薄壁
  • 10篇压边力

机构

  • 227篇上海交通大学
  • 9篇宝山钢铁股份...
  • 9篇宝钢集团中央...
  • 6篇上海大众汽车...
  • 5篇吉林工业大学
  • 4篇上海航天精密...
  • 3篇长春工业大学
  • 3篇上汽通用五菱...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南京航空航天...
  • 2篇西北工业大学
  • 2篇上海大学
  • 2篇浙江吉利汽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宝钢集团有限...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作者

  • 231篇李淑慧
  • 59篇何霁
  • 56篇林忠钦
  • 39篇赵亦希
  • 38篇于忠奇
  • 32篇李永丰
  • 25篇陈关龙
  • 21篇来新民
  • 16篇蒋浩民
  • 13篇陈新平
  • 13篇陈源
  • 13篇顾彬
  • 11篇余海燕
  • 11篇张卫刚
  • 9篇邹丹青
  • 8篇李明哲
  • 7篇王武荣
  • 7篇汪喆
  • 7篇侯波
  • 7篇冯彬

传媒

  • 33篇塑性工程学报
  • 13篇机械工程学报
  • 12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锻压技术
  • 5篇机械设计与研...
  • 4篇材料科学与工...
  • 4篇中国机械工程
  • 3篇模具技术
  • 3篇汽车技术
  • 2篇汽车工程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2篇航空学报
  • 2篇锻压装备与制...
  • 2篇创新塑性加工...
  • 1篇钢铁研究学报
  • 1篇橡胶工业
  • 1篇上海汽车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塑料工业

年份

  • 3篇2025
  • 6篇2024
  • 8篇2023
  • 12篇2022
  • 25篇2021
  • 17篇2020
  • 19篇2019
  • 9篇2018
  • 10篇2017
  • 10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9篇2011
  • 8篇2010
  • 9篇2009
  • 7篇2008
  • 5篇2007
  • 7篇2006
2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于蠕变时效校形工艺的压弯装夹一体化模具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蠕变时效校形工艺的压弯装夹一体化模具,包括冲头机构、第一楔形传递机构、第二楔形传递机构、模具底座以及下压板;其中,所述模具底座设置有下压板安装槽,所述下压板安装槽将所述模具底座分为第一安装区域和第二安...
彭赫力李淑慧赵耀邦刘海建于忠奇
文献传递
用于汽车车身部件的数控滚压包边方法
一种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的用于汽车车身部件的数控滚压包边方法,通过包边件准备、上料夹紧、零件预包边和零件终包边四个步骤,采用采用在Z轴工作台上加装分度头的普通数控铣床实现外板与内板紧密贴合的零件。本发明为轻量化车身的制造提供...
赵亦希缪建成李淑慧魏本建来新民
文献传递
一种预测TRIP型高强钢疲劳断裂后奥氏体含量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TRIP型高强钢疲劳断裂后奥氏体含量的方法,首先测量板料初始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然后对板料加载不同应力幅值的循环载荷,直到试样断裂或超过一百万次循环次数;基于试验数据拟合得到TRIP型高强钢在不同应力...
李淑慧邹丹青何霁李永丰
基于Hough变换的双球冲球心精确定位技术
2006年
双球冲成形是常用的材料性能实验,其形状复杂,虽然内外为圆形,但不一定是同心圆。为了保证对其定位的准确性和快速性,在硬件定位的基础上,采用重心定位结合改进的Hough算法来实现,即借助先验知识,从参数空间入手,缩小Hough变换参数空间中圆心坐标和半径参数的范围。加快了执行速度,减少了内存利用,提高了检测精度,使得系统满足实时检测的需要。
徐春林忠钦李淑慧夏年炯
关键词:HOUGH变换
反向模拟在汽车覆盖件产品设计阶段的应用被引量:3
2002年
概括了反向模拟技术走向工业应用要解决的一些关键技术 ,以及实现这些技术的最新方法 ,并给出在产品设计阶段利用反向法进行数值模拟的一个实例。
徐峰林忠钦李淑慧陈关龙
关键词:汽车覆盖件产品设计
镀层结构对合金化镀锌板镀层剪切强度影响
通过zwick万能拉伸仪对镀锌层进行单向搭接剪切实验,得到镀层的剪切强度,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搭接镀层的横截面,发现镀层基本上整体与基体分离,采用EDS和X射线衍射对镀层剥离后试样断裂面进行定性分析,发现断裂面上只有Γ1(F...
徐春林忠钦陈观龙李淑慧
关键词:合金化镀锌板镀层结构剪切强度
文献传递
一种铝合金板体复合-固溶淬火一体化热成形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板体复合‑固溶淬火一体化热成形方法,涉及金属成形技术领域,包括将铝合金板体在高温固溶阶段将铝合金板体放入热处理炉中,设置温度为500‑550℃,升温速度为10℃/min,待温度稳定后,设置固溶保温时...
何霁冯彬李淑慧赵亦希于忠奇
文献传递
一种低残余应力铝合金薄壁构件的超低温成形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残余应力铝合金薄壁构件的超低温成形装置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铝合金板在超低温条件下完成成形,得到铝合金零件,之后保持合模状态,将环境箱中的超低温介质迅速排空,并注入热介质,将环境温度由超低温迅速提升到一个...
张稳李淑慧戚宇彤
汽车板精益成形技术被引量:8
2009年
建立了面向零件成形特征的合理选材方法,发明了高效的拉延筋阻力混合优化设计方法,构建了变压边力控制实验平台。从降低成形质量对材料和工艺过程波动敏感性的角度出发,研究面向材料和工艺参数随机波动的成形质量的稳健控制。形成了基于"合理选材、工艺优化、稳健设计"思想的汽车板精益成形技术体系。通过在宝钢股份和多家汽车厂10多年的成功应用,支持宝钢汽车板的市场占有率稳步达到50%,有效地推动了国产汽车板使用技术的发展。
林忠钦李淑慧王武荣来新民
关键词:汽车板稳健设计
铝合金W型防撞梁超低温冲压仿真与实验研究
2024年
以预时效态7075铝合金为实验材料,采用热传导和热力耦合分析建立了包括模具液氮制冷、板料液氮喷淋和冲压成形的W型防撞梁超低温冲压仿真流程,使用温度相关的材料本构以及分区网格划分方法建立了有限元数值模型,并进行了超低温冲压实验验证。搭建了超低温界面热传导系数测试平台,采用反传热法求解得到了超低温界面热传导系数。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超低温界面热传导系数增大,温度为-165℃时超低温界面热传导系数为2 kW·m^(-2)·℃^(-1)。在模具液氮制冷后,下模具表面的最低温度为-58.5℃,整体预测误差小于5.2%。在板料液氮喷淋后,预测的板料中部区域温度为-163.5℃,接近实验测试温度-160℃。W型防撞梁的特征小圆角过渡区为关键变形区,该区域的成形温度需低于-150℃,以保证成形性能。
戚宇彤李淑慧钱昌明钱昌明顾彬
关键词:防撞梁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