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利民

作品数:37 被引量:20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1篇天文地球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3篇有机碳
  • 12篇沉积物
  • 9篇陆架
  • 8篇表层沉积物
  • 6篇地球化
  • 6篇地球化学
  • 5篇地球化学特征
  • 5篇输运
  • 5篇埋藏
  • 5篇化学特征
  • 4篇颗粒有机碳
  • 4篇沉积环境
  • 3篇有机质
  • 3篇污染
  • 3篇粒度
  • 3篇矿物
  • 3篇黄河
  • 3篇黄河口
  • 3篇黄河三角洲
  • 3篇海冰

机构

  • 20篇中国海洋大学
  • 19篇国家海洋局第...
  • 9篇自然资源部第...
  • 7篇复旦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海洋沉积与环...
  • 3篇俄罗斯科学院
  • 2篇国家海洋局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烟...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黄河水利委员...

作者

  • 37篇胡利民
  • 12篇石学法
  • 7篇郭志刚
  • 6篇乔淑卿
  • 5篇白亚之
  • 4篇刘展
  • 4篇宋冬梅
  • 4篇李连伟
  • 3篇范德江
  • 3篇毕乃双
  • 3篇林田
  • 3篇王厚杰
  • 3篇刘季花
  • 3篇杨刚
  • 2篇朱爱美
  • 2篇姚鹏
  • 2篇高晶晶
  • 2篇马德毅
  • 2篇刘焱光
  • 2篇刘升发

传媒

  • 6篇海洋地质与第...
  • 4篇海洋科学进展
  • 3篇地球化学
  • 3篇沉积学报
  • 3篇海洋学报
  • 2篇环境科学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矿物岩石地球...
  • 2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山东科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东部陆架海沉积有机碳研究进展:来源、输运与埋藏被引量:15
2016年
大河影响下的河口陆架区陆海相互作用活跃,是有机碳的主要沉积区,在全球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东部陆架海包括渤海、黄海和东海陆架,黄河和长江两条大河直接流入该区。从有机碳来源、输运和埋藏保存等方面总结介绍了近年来中国东部陆架海沉积有机碳源汇过程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土壤有机碳和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本区沉积有机碳的主要来源;有机分子标志物和多元统计分析模型的综合应用能更准确地评估近海沉积有机碳的源汇特征;陆架泥质区是长江和黄河陆源沉积有机碳的重要储库;河流输入、沉积再悬浮和远距离物质输运等沉积动力过程显著影响着本区不同来源、不同类型陆源沉积有机碳的输运和归宿;大河物质输入、海洋初级生产力以及陆架沉积作用共同支撑着该区较高的有机碳埋藏能力。本区的研究今后需要从海陆结合的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从整体上研究沉积作用过程与有机碳迁移转化的影响机制和响应关系;结合我国东部陆架海特有的沉积物源汇体系特征,揭示从流域到近海物质输运体系中不同来源有机碳的年龄分布和归宿,并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日益显著的背景下,探究不同时空尺度沉积有机碳的输运和埋藏保存及其对大气CO2和全球变化的影响和意义。
石学法胡利民乔淑卿白亚之
关键词:输运埋藏
南黄海柱状沉积物中烃类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沉积环境的指示被引量:6
2013年
重点探讨了南黄海柱状沉积物中烃类化合物的分子组成特征及其对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结果显示,沉积柱中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无机氮的影响较弱,这可能跟本区受径流输入的陆源物质的影响较弱有关。上层样品(0~10 cm)中长链正构烷烃占优势,奇偶优势显著,反映了陆源高等植物贡献;藿烷、甾烷的组成则显示该段样品中有机质具有较高的热成熟度;且姥鲛烷(Pr)/植烷(Ph)比值大于1.0,指示沉积环境以氧化为主,这相对不利于海洋源有机质的保存,从而凸显了陆源有机质的贡献。在10~20 cm之间,沉积环境由相对偏氧化向偏还原过渡;20 cm以下表现为强还原性的沉积环境,有机质成熟度较低。中、下层样品中正构烷烃多呈现双峰分布,短链烷烃具有一定的偶奇优势,这可能主要跟海洋浮游生物、藻类及微生物的贡献有关。与渤海烃类化合物的沉积记录进行对比,发现渤海沉积柱中烃类化合物主要跟历史时期不同来源物质的输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关,而南黄海沉积柱中烃类化合物的特征则主要反映了沉积环境和微生物作用对有机质的埋藏保存有重要影响。
胡利民石学法郭志刚刘焱光马德毅
关键词:饱和烃柱状沉积物沉积环境南黄海
铁对海洋沉积有机碳保存的影响及其碳汇意义
2023年
海洋沉积物是地球表层系统中最大的有机碳库.铁(Fe)作为海洋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元素,深刻影响海洋生态及碳循环.深入分析铁对海洋沉积有机碳保存的影响,对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总结铁结合有机碳含量与结构表征方法的基础上,从活性铁矿物(铁氧化物和铁硫化物)对有机碳的选择性保存和铁的氧化还原过程两方面论述了铁对海洋沉积有机碳保存的影响机制,发现沉积有机碳的选择性保存受不同活性铁矿物和有机碳类型及官能团的影响,而铁的氧化还原过程对有机碳的保存和降解具有双重作用.在此基础上,基于不同海洋环境中铁结合态有机碳的沉积记录,阐述了铁对沉积有机碳的长期保存作用和碳汇意义.未来在寻求更有效的活性铁提取方法的基础上,应持续关注不同官能团和海洋沉积环境对有机碳选择性保存的影响,并重视微生物的介导作用,揭示铁对有机碳长期埋藏保存的影响机理,发掘其在碳增汇中的应用潜力,以更好地发挥海洋碳汇在碳中和目标实现中的巨大作用.
胡利民季钰涵赵彬赵彬杜佳宗梁彦韬梁彦韬
东海内陆架有机碳的源—汇过程及其沉积记录被引量:5
2021年
大陆边缘海是不同来源、不同性质有机碳沉积和埋藏的主要场所,在全球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东海内陆架接收大量陆源有机碳,并且具有较高的海洋生产力,是研究沉积有机碳来源、输运和埋藏的理想场所,已取得大量研究成果。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以沉积学的视角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旨在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全样分析(如TOC/TN、δ^(13)C等)和生物标志化合物(如正构烷烃、甾醇类、木质素等)方法揭示东海内陆架有机碳的来源受沉积环境影响,由海向陆方向陆源组分整体显著增加,并具有季节性特征。东海内陆架沉积物在沿岸方向具有“夏储冬输”的宏观输运格局,该动力过程影响着陆源有机碳沿岸的输运路径和最终归宿;在东海29°N附近存在一个“舌形”的跨陆架输运通道,可能会存在陆源有机碳的跨陆架输运,影响深海有机碳的源—汇过程;另外,人类活动和极端气候事件也显著影响东海内陆架沉积物和有机碳的沉积过程和沉积记录,需要进一步研究。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是陆源有机碳的重要埋藏区域,其埋藏效率受区域沉积有机碳含量和沉积速率控制,并与早期成岩过程中有机质矿化路径有关。沉积物中埋藏有机碳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用来重建长时间尺度的海平面变化、初级生产力、古海洋和古气候演化等,相关研究为理清东海内陆架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演化提供了依据。
张明宇常鑫胡利民毕乃双毕乃双刘喜停
关键词:东海内陆架有机碳早期成岩
中国东部海区柱状沉积物多环芳烃埋藏通量和埋藏效率研究
2016年
沉积物是多环芳烃(PAHs)重要的蓄积库。围绕渤海、黄海和东海陆架泥质区柱状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研究发现:由于多环芳烃含量和沉积物干样密度在不同海区沉积物中的差异较小,因此,沉积速率是决定其埋藏通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中提出的基于过剩^(210)Pb埋藏效率指数,可以较大程度上实现不同区域多环芳烃污染水平的横向对比。与埋藏通量比较,埋藏效率指数可以更客观地反映研究区域中多环芳烃污染输入强度和沉积物吸附能力等共同作用。
林田郭志刚胡利民
关键词:多环芳烃沉积柱
渤海湾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分布与物源贡献估算被引量:15
2011年
依据渤海湾及其邻近海域16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的分析数据,探讨了渤海表层沉积物TOC的空间分布与物源贡献。结果显示,渤海湾TOC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TOC与粒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且TOC高含量区与泥质区相吻合,表明TOC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受控于沉积动力环境。TOC和TN之间显著相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TOC和TN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估算了样品中无机氮(IN)的含量,得到了有机氮的校正值(ON)。扣除样品中IN的影响后,本区沉积有机质的C/N值介于4~17之间,平均值为9,显示本区TOC为陆源和海洋自生的混合来源。利用基于TOC/ON比值计算沉积有机质中陆源和海洋源贡献的方法,估算出了陆源有机碳和海洋自生有机碳对本区TOC的相对贡献,陆源有机质的输入在研究区起着主导作用。
陈彬胡利民邓声贵范德江郭志刚
关键词:有机碳表层沉积物
东海内陆架沉积物中黑碳分布及其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本文采用化学热氧化法测定了25个东海内陆架表层沉积物中黑碳的含量,探讨了沉积物中黑碳与总有机碳、粒度以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东海内陆架表层沉积物中黑碳的含量范围为0.21~0.88 mg.g-1.沉积物中黑碳和总有机碳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两者具有不同的来源.区域内沉积物在粒度上有明显的空间分异,黑碳的空间差异则较小,表明黑碳的沉积过程受颗粒物分选过程的影响较小.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和滴滴涕的含量与黑碳无显著的相关性,可能与东海内陆架环境中强烈的水动力过程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来源的复杂性有关.
林田方引陈颖军胡利民郭志刚张干
关键词:黑碳总有机碳粒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沉积物东海内陆架
北极东西伯利亚陆架表层沉积物汞的分布特征及其意义
2023年
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地区冻土退化、海冰消融、河流径流增加及海洋动力发生变化,这些因素连同日益增加的人类活动都影响北冰洋中汞的输入和运移。对取自北极东西伯利亚陆架的87个表层沉积物进行了汞含量测试与分析,发现沉积物中汞含量的分布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可分为近岸低汞区(33 ng/g)、陆架中部汞含量中等区(58 ng/g)和北部深水高汞区(84ng/g)。总体来看,从近岸向外海,汞含量随水深的增大而升高。结合沉积物粒度、有机碳和比表面积等指标,发现东西伯利亚陆架沉积物中黏土含量与汞含量呈现正相关,显示了沉积物粒度对汞分布的控制作用。近岸由于受河流输入、海岸侵蚀和环流分选等因素的影响,沉积物粒径较粗,导致汞含量较低,而北部陆架深水区的细粒沉积物则吸附了更多的汞。在楚科奇海和拉普捷夫海,沉积汞含量和总有机碳含量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而在东西伯利亚海相关性较弱,这可能是因为东西伯利亚海的沉积有机碳来源相对更为复杂。基于沉积汞的富集因子指标,我们认为北极东西伯利亚陆架沉积汞的污染水平整体较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相对较弱。
张振虎姚政权胡利民胡利民邹建军刘焱光王昆山杨刚陈志华夏逸李秋玲冯晗石学法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汞含量污染水平
中国海及邻近区域碳库与通量综合分析被引量:40
2018年
中国海总面积约470万平方公里,纵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北温带等多个气候带.其中,南海北依"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南邻"全球气候引擎"西太平洋暖池,东海拥有全球最宽的陆架之一,跨陆架物质运输显著,黄海是冷暖流交汇区域,渤海则是受人类活动高度影响的内湾浅海.中国海内有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河输入,外邻全球两大西边界流之一的黑潮.这些鲜明的特色赋予了中国海碳储库和通量研究的典型代表意义.文章从不同海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不同界面(陆-海、海-气、水柱-沉积物、边缘海-大洋等),以及不同生态系统(红树林、盐沼湿地、海草床、海藻养殖、珊瑚礁、水柱生态系统等)多层面对海洋碳库与通量进行了较系统地综合分析,初步估算了各个碳库的储量与不同碳库间的通量.就海气通量而言,渤海向大气中释放CO_2约0.22Tg Ca^(-1),黄海吸收CO_2约1.15Tg Ca^(-1),东海吸收CO_2约6.92~23.30Tg Ca^(-1),南海释放CO_2约13.86~33.60Tg Ca^(-1).如果仅考虑海-气界面的CO_2交换,中国海总体上是大气CO_2的"源",净释放量约6.01~9.33Tg Ca^(-1).这主要是由于河流输入以及邻近大洋输入所致.河流输入渤黄海、东海、南海的溶解无机碳(DIC)分别为5.04、14.60和40.14Tg Ca^(-1),而邻近大洋输入DIC更是高达144.81Tg Ca^(-1),远超中国海向大气释放的碳量.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沉积有机碳通量分别为2.00、3.60、7.40、7.49Tg Ca^(-1).东海和南海向邻近大洋输送有机碳通量分别为15.25~36.70和43.39Tg Ca^(-1).就生态系统而言,中国沿海红树林、盐沼湿地、海草床有机碳埋藏通量为0.36Tg Ca^(-1),海草床溶解有机碳(DOC)输出通量为0.59Tg Ca^(-1);中国近海海藻养殖移出碳通量0.68Tg Ca^(-1),沉积和DOC释放通量分别为0.14和0.82Tg Ca^(-1).总计,中国海有机碳年输出通量为81.72~103.17Tg Ca^(-1).中国海的有机碳输出以D
焦念志梁彦韬梁彦韬张永雨刘纪化张锐赵美训赵美训翟惟东高坤山宋金明宋金明袁东亮李超林光辉黄小平严宏强胡利民王龙曹纯洁罗亚威骆庭伟王南南党宏月王东晓王东晓
关键词:中国海碳通量
孟加拉湾中部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分布特征及来源被引量:2
2017年
通过对孟加拉湾中部11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有机碳、氮含量及粒度进行测试分析,揭示了研究区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有机碳(TOC)、总氮(TN)、有机碳/总氮(TOC/TN)的分布特征,并讨论了其有机质来源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平均粒径值为6.2~7.6Φ,平均为7.1Φ,其分布呈现出以16°N和15°N为界南北两侧海域粒度相对较细(>7Φ),中间海域相对较粗(<7Φ)的特点;研究区TOC的质量分数为0.37%~1.24%,平均为0.84%,TN质量分数为0.05%~0.15%,平均为0.10%,两者分布特点相似,大致以15°N和16°N为界表现出南北两侧海域高,中间海域低的特点;TOC/TN比值为6.05~12.88,平均为8.38,中部海域比值高,南北两侧低。根据TOC/TN比值估算研究区陆源和海洋自生有机质的贡献,结果表明研究区陆源与海洋自生有机质平均相对贡献分别为60%和40%。研究区有机质的分布主要受控于有机质来源及输运方式,其中浊流输运导致的溢流沉积是其最主要的控制因素。另外,粒度、河流悬浮体的输入沉降和有机质保存条件等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
李景瑞刘升发胡利民冯秀丽孙兴全白亚之石学法
关键词:孟加拉湾沉积物有机碳粒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