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杰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武夷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主题

  • 9篇旅游
  • 3篇旅游品牌
  • 1篇动力机制
  • 1篇营销
  • 1篇影视
  • 1篇影视旅游
  • 1篇体验旅游
  • 1篇体验营销
  • 1篇旅游产品
  • 1篇旅游经济
  • 1篇旅游营销
  • 1篇旅游营销模式
  • 1篇教学
  • 1篇教学变量
  • 1篇教学措施
  • 1篇红色旅游
  • 1篇高校
  • 1篇SWOT

机构

  • 10篇武夷学院
  • 1篇河北省财政厅

作者

  • 10篇马杰
  • 1篇张兰君
  • 1篇徐仁立

传媒

  • 2篇武夷学院学报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 1篇南平师专学报
  • 1篇石家庄经济学...
  • 1篇皖西学院学报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产业与科技论...

年份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武夷山旅游国内研究综述被引量:1
2009年
武夷山旅游国内研究自1989年以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学者们主要从武夷山旅游资源、旅游管理、旅游营销、旅游业发展、旅游产品开发、区域旅游、旅游影响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方法逐渐从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转变,实证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但在研究内容上仍有偏颇,如文化旅游的研究太少,其他方面研究深度不够等问题,影响了武夷山旅游更好的发展。
马杰
关键词:旅游
武夷山旅游营销模式转变研究
2013年
武夷山旅游业发展的现有营销模式主要是TP→TC模式,该模式对武夷山旅游业未来发展造成的阻碍越来越明显。以TC→TP→TC的旅游营销模式,将更好的解决现有问题,推动武夷山旅游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马杰
关键词:旅游营销模式
高校旅游交通课程主要教学变量研究
2010年
旅游交通行业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然而在旅游人才培养过程中,旅游交通课程却一直处于旅游教育的边缘地带,同时教学质量一直也难以有较大的提高。本文则从教学变量分析的角度,找出旅游交通课程质量问题,并提出相应提高策略。
马杰
关键词:教学变量教学措施
武夷山旅游品牌提升路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介绍了武夷山打造旅游品牌具备的基础条件,分析了武夷山旅游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武夷山旅游品牌的提升,应该首先做好资源保护与规划工作,同时积极开发富有自身特色的旅游产品,在此基础上要着力打造武夷精神。
马杰
关键词:旅游经济旅游品牌
基于体验营销的武夷山体验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武夷山旅游产品在开发方面还在着产品结构单一、参与行性不强等无法满足游客深层次需要的问题,通过对武夷山旅游产品体验式营销的研究,提出加强其旅游产品营销的策略.
马杰
关键词:体验营销旅游产品
福建旅游品牌定位研究
2013年
基于旅游品牌定位精神内涵的深入分析,通过对福建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综合研究,福建旅游品牌可以定位为"爱拼福建"。该定位抓住了旅游品牌定位的核心,即品牌精神,同时极具品牌个性,能够很好地代表福建旅游的形象。
马杰
关键词:旅游品牌
福建旅游品牌定位研究
2013年
基于旅游品牌定位的精神内涵的深入分析,透过对福建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综合研究,福建旅游品牌可定位为"爱拼福建"。该定位抓住了旅游品牌定位的核心即品牌精神,同时极具品牌个性,能够很好的代表福建旅游的形象。
马杰
关键词:旅游品牌
关于武夷山发展影视旅游的几点思考被引量:2
2007年
影视对于旅游的影响在这个时代表现地越来越明显,它不但可以使旅游目的地更加让人难以忘怀,而且经过策划可以极大的丰富当地的旅游产品,带来丰厚的利润。武夷山凭借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已经吸引了一大批著名的影视剧导演前采取景拍摄,面对潜在的巨大效益,武夷山理应把握现有优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影视旅游,全方位提升武夷山的旅游影响力和文化体验度。
马杰
关键词:影视旅游
闽北红色旅游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运用SWOT分析法,对福建省闽北地区发展红色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就发展闽北红色旅游提出了若干对策。
徐仁立马杰
关键词:红色旅游SWOT
基于动力机制的旅游本质研究
2013年
通过行为学、心理学及马克思唯物哲学等学科分析认为,人类旅游的动力机制基于人类超区域的休闲需要和区域间休闲资源的差异性和互补性的共同作用。人类的休闲需要是旅游产生的根本动力,区域间休闲资源差异性和互补性的存在是外在动力。在此基础上得出,旅游的本质是人类通过跨地域移动的方式以满足自身超地域休闲需要的行为。
马杰张兰君
关键词:动力机制旅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