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桂斌
-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更多>>
- 碳对稀土重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通过真空感应炉模拟实验,结合金相分析和性能测定,研究碳对于稀土重轨钢微观组织、冲击韧性和强度等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随着碳含量的增加,稀土重轨钢的奥氏体晶粒尺寸和珠光体片层间距逐渐增大,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逐渐增大,冲击韧性则逐渐减小。在本实验条件下,将稀土重轨钢的碳含量控制在0.600%-0.650%之间,对于强度的损失并不大,但对于改善冲击韧性具有显著效果。
- 刘承军刘宏亮黄桂斌王云盛陈建军李春龙姜茂发
- 关键词:稀土重轨钢冲击韧性
- 铌在高碳钢凝固过程中行为特性的模型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以高碳钢为研究对象,建立钢液凝固过程中溶质偏析与夹杂物析出的耦合热力学模型,并通过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验证了模型的精确度。利用该热力学模型,研究分析了铌的质量分数对高碳钢凝固过程中铌的赋存状态及铌化物的影响作用规律。结果表明:(1)碳化铌和固溶铌在高碳钢凝固过程中开始析出,随着碳质量分数的增大,固溶铌的浓度分布呈现先减小而后增大的趋势;(2)随着铌质量分数的增大,高碳钢中碳化铌的析出温度及析出量均有所增大,固溶铌的平均析出量逐渐增大,其中碳化铌析出量的增加十分显著。
- 方磊丁松黄桂斌刘宏亮刘承军
- 关键词:铌高碳钢热力学模型凝固
- 高碳稀土钢的微观组织被引量:15
- 2008年
- 通过真空感应炉模拟实验,结合金相分析,研究稀土对于高碳重轨钢奥氏体晶粒尺寸和珠光体片层间距等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随着稀土含量的增加,高碳稀土钢的奥氏体晶粒尺寸显著减小,珠光体片层间距先逐渐减小而后开始增大。在本实验条件下,当稀土含量大于0.0050%时,奥氏体晶粒可控制在10μm左右,当稀土含量为0.0061%时,高碳稀土钢的珠光体片层间距达到最小值,分别为0.19μm(正火)和0.26μm(退火)。
- 刘承军方磊黄桂斌王云盛陈建军李春龙姜茂发
- 关键词:稀土高碳钢重轨钢奥氏体珠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