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勇
-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前科学时代自然观模式的演变及其认知机制
- 2011年
- 认知的透视性使得自然的绝对客观论被抛弃,随后出现的"精致表征"理论较好地解释了自然观演变的内在机制。随着次级工具的出现和社会文化的发展,自然观依次出现了图腾模型、生机论和机械式生机论。当人类对知识的理性检验能力增强后,"神创说"的表征空间最终让位于机械论。自然从认识的背景凸显为认识的对象是自然观模型演变的主要认知机制,但转变却让自然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整体的完整。
- 陈文勇陈国宝
- 关键词:图腾崇拜
- 生态观的重构——以复杂性代替机械性被引量:3
- 2011年
- 原有生态观一直为西方近代科学支持的机械式思维方式所主导,它表现为生态的还原主义、静态观和无"心"观。机械观影响下的人类活动给自然造成巨大破坏的同时,也将人类置于困境。复杂性科学不仅修正了西方近代科学的思维方式,也颠覆了它对生态的众多看法,让自然重新获得了了生态的复杂性。重构后的生态观体现了生态构成的系统性、生态运作的动态性,并要求从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体角度去思考生态。
- 陈文勇
- 关键词:生态复杂性生态观
- 科学文化论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在现代科学及其来源学科的影响下,科学的文化研究逐渐兴起并成为当前研究科学的主要路径。它的兴起代表科学论从康德模式转向黑格尔模式,从唯实论转向唯名论。文化论具有典型的后人文主义特征,可分为温和的文化论和激进的文化论两种类型。这种取向实现了科学有效性论证的转变,也导致了当前科学论更加关注科学实践中的微观方面,更加注重科学的主体性和动态性。
- 陈文勇
- 关键词:文化论科学论
- 公众“库存知识”范式的初步探究
- 2005年
- 公众对知识的探索活动具有如库恩所说的“范式”特征。这里,“范式”是指因“生活世界”中的“库存知识”影响所形成的大多数人的认知与行为模式。自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文化以来,范式转变经历了长期统一、曲折前行与多元融合三大阶段,而第二阶段又可分为重组、停滞不前与强行植入这三个小阶段。范式是一个知识与价值的复合体,它与主体交互作用促进了公众认知图式与认知活动的变化。
- 陈文勇
- 关键词:范式
- “在场的”科学主体及其认知模式被引量:2
- 2011年
- 传统上对科学的看法常常因为主体与客体绝对的二元对立而陷入困境,这个困境使得科学的真理观要么滑向客观主义的绝对主义,要么滑向主观主义的相对主义;这两种立场都没有恰当地反映出主体在科学实践中的恰当地位和作用。我们将以上述方式所看待的主体称为“不在场的”(non—present)科学主体。
- 黄华新陈文勇
- 关键词:不在场二元对立绝对主义客观主义相对主义
- 复杂性理论对于科学化生态观的修正被引量:1
- 2011年
- 西方近代科学的自然观一直主导着我们对于生态的认识,然而却存在着众多缺陷,主要表现为生态的还原主义、静态观和无"心"观。复杂性科学的兴起,为这种自然观的彻底改变带来了理论和方法,并且使得存在的缺陷得到了一定的修正。复杂性生态观要求承认生态构成的系统性、生态运作的动态性,并积极参与描述自然系统的主体构建性。
- 陈文勇
- 关键词:生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