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丹林 作品数:77 被引量:309 H指数:9 供职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理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微米绒球状羟基磷灰石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Pb^(2+)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结合化学沉淀法和水热法成功地制备出了一种微米绒球状羟基磷灰石(HAP)吸附材料,并用XRD、FT-IR和SEM对其晶体结构、化学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微米绒球状HAP对Pb2+的吸附性能,并探讨了吸附时间、初始p H值、吸附温度和初始Pb2+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吸附材料用量为1.0 g/L时,微米绒球状HAP对含Pb2+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模拟废水的吸附优化条件为反应时间l h、初始p H值2.5、吸附温度303 K,此时吸附率高达93.44%。微米绒球状HAP对Pb2+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饱和吸附量可达到248.76 mg/g,表明该微米绒球状HAP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王智勇 安良 李旺 曾丹林 周勇 王光辉关键词:羟基磷灰石 含铅废水 纤维素制备微球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15年 主要综述了纤维素微球的基本制备方法,包括反相悬浮、乳化-固化、喷雾干燥、气体抗溶剂、微流通道。其中微流通道法更易于精确操控,微球粒径均一,在纤维素微球的制备方法中占有突出优势。将微球的合成过程概括为溶解、分散、固化等阶段,而纤维素溶剂、分散剂、固化再生的方法都将影响微球的最终形貌。从化学改性、共混改性两方面出发,探讨了纤维素微球常用的改性手段及最终改性的效果。详细介绍了纤维素微球在生物载体、金属及染料的吸附、色谱分析、示踪标记等方面的应用,展望了未来纤维素微球材料发展方向。 曾丹林 陈诗渊 张崎 刘胜兰关键词:纤维素 微球 改性技术 Ultra-deep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of fuel with H_2O_2 catalyzed by phosphomolybdic acid supported on silica 被引量:7 2016年 A highly active catalyst of phosphomolybdic acid ~HPMo) was prepared and applied in the catalytic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CODS) system. The catalyst was characterized by FT-IR, XRD, XPS and superconducting NMR. The influences of rn(catalyst)/m(oil), V(H202)fV(oil),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reaction time on the fractional conversion of benzothiophene (BT) and dibenzothiophene (DBT) were investigated. GC-MS and micra-coulometric methods we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reaction. The catalyst has high desulfurization activity in the removal of BT and DBT under mild conditions. The recycling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DBT and BT removal could still reach 95.2% and 95.7% after 10 cycles. 田永胜 王光辉 龙娟 崔佳伟 金伟 曾丹林FeCl3低温共熔[Omim]Cl深度萃取模拟油脱硫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用N-甲基咪唑和氯代正辛烷为原料,首先合成出中间体[Omim]Cl,然后与几种典型的金属氯化物按不同的物质的量比合成出了一系列的离子液体,采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并考察了离子液体对正辛烷中二苯并噻吩的萃取脱除效果。对几种不同的离子液体的脱硫性能进行了初步比较,并针对[Omim]Cl·2FeCl3离子液体详尽考察了剂油体积比、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硫化物的种类、重复利用次数等因素对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温度为25℃,萃取时间为20min,剂油体积比为1∶20时,[Omim]Cl·2FeCl3对DBT的脱除率高达99.20%,并且对4种不同含硫组分的脱除能力:DBT>BT>T>3-MT。且离子液体再重复使用5次后,对DBT的脱除率还能够达到89.56%,离子液体经回收之后,对DBT的脱除率没有明显的下降,表明再生效果良好。实验数据对咪唑离子液体的萃取脱硫性能研究和反应条件的优选提供了重要信息。 朱涵庆 陈阳 周勇 张崎 曾丹林 王光辉关键词:离子液体 萃取脱硫 磷钼酸季铵盐催化柴油氧化脱硫研究 被引量:13 2009年 以十八烷基三甲基磷钼酸铵作催化剂、H2O2作氧化剂,对模型油和直馏柴油进行了氧化脱硫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反应条件下,以磷钼酸季铵盐作催化剂时,二苯并噻吩(DBT)和苯并噻吩(BT)的脱除率比磷钼酸作催化剂分别提高了5.3倍和2.4倍;在70℃下反应2.5 h,DBT、BT的脱除率分别达到100%和40.5%;动力学研究表明,DBT、BT的催化氧化反应皆符合表观一级动力学规律,其活化能分别为2 2.5 kJ/mol和62.4 kJ/mol;各反应条件对直馏柴油脱硫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氧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在m(催化剂)/m(柴油)=1.8%、V(H2O2)/V(柴油)=2.5%、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 h条件下,柴油的脱硫率达88.7%,收得率不低于99%。 邱江华 王光辉 曾丹林 卢本才关键词:磷钼酸 季铵盐 柴油 氧化脱硫 聚乙二醇对HPMo/SiO_2结构及其催化氧化脱除二苯并噻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为模板剂,以正硅酸乙酯为前躯体,通过沉淀法制备了SiO2负载型磷钼酸(HPMo)催化剂PEG-HPMo/SiO2,并对催化剂进行了FT-IR,XRD,FE-SEM,31P-NMR表征,采用NLDFT平衡模型分析计算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总孔体积及介孔分率。考察了催化剂使用量、H2O2使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催化氧化脱硫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催化剂PEG-HPMo/SiO2中含有HPMo的Keggin活性结构。对于10 mL模型油(硫质量分数为400μg/g),在催化剂用量0.05g,H2O2用量0.03m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5 min的条件下,模型油中二苯并噻吩(DBT)的脱除率可以接近100%。催化剂在重复使用6次后,经过简单干燥处理仍有较高活性。 田永胜 王光辉 赵磊 曾丹林关键词:聚乙二醇 磷钼酸 氧化脱硫 二苯并噻吩 一种大孔掺铝二氧化硅酸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固体无机酸性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大孔掺铝二氧化硅酸性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廉价易得的有机胺作为软模板剂,直接加入铝源、硅源,在一元醇存在下,通过调控有机无机反应体系中分子水平的水解‑聚合反应,在不超过... 王光辉 刘成超 田永胜 曾丹林 李金林文献传递 微波辐射磷钼酸镧盐催化柴油氧化脱硫研究 被引量:6 2009年 研究了微波辐射下磷钼酸镧盐催化模型油和直馏柴油的氧化脱硫反应,并比较了不同萃取条件下柴油的脱硫率和回收率.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微波辐射加热时DBT,BT的脱除率比普通加热分别提高了7.5倍和3.9倍.二苯并噻吩和苯并噻吩的氧化反应都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在70℃和400 W微波功率下,DBT,BT的脱除率可分别达到94.0%和91.2%.直馏柴油氧化脱硫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剂油质量比为7.1 mg/g,H2O2初始浓度为0.44 mol/L,微波功率为400 W,反应温度为70℃和反应时间为120 m in.当V(DMF)/V(柴油)为1/4和萃取1次时,柴油脱硫率为64.5%,回收率为97.6%,当提高V(DMF)/V(柴油)或萃取次数,柴油的脱硫率提高了,但回收率却明显下降.在氧化脱硫过程中,首先过氧化氢亲核进攻催化剂的活性中心Mo(Ⅵ),然后氧化噻吩类形成亚砜,最后亚砜进一步被氧化生成砜. 邱江华 王光辉 邱文杰 曾丹林关键词:微波辐射 柴油 氧化脱硫 反应机理 改性胶粉对聚苯乙烯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10年 将微波辐射改性胶粉与聚苯乙烯(PS)共混,通过扫描电镜(SEM)、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X射线衍射(XRD)、拉伸和冲击试验等研究改性胶粉/PS共混材料的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改性胶粉质量分数为8%时,改性胶粉/PS材料的冲击强度比PS的强度提高了183%,共混材料中改性胶粉以橡胶相分散在PS基体中,二者之间界面粘结良好。 马斐 陈洁 王颖 阚永乐 柯昌美 曾丹林 陈红祥关键词:改性胶粉 聚苯乙烯 力学性能 煤的变质程度对焦炭性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2010年 对不同变质程度的5种烟煤进行了5 kg实验焦炉炭化实验.并就单种煤的结焦性与对应焦炭的微晶结构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3焦煤焦炭、焦煤焦炭的冷态强度和热态强度较好;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肥煤焦炭的炭结构因子(La/Lc)最小,石墨化程度最高.焦炭的真相对密度(TRD)随着La/Lc的增大而减小. 田永胜 王光辉 曾丹林 周坤 张胜兰 魏松波 常红兵关键词:烟煤 变质程度 结焦性 微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