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月红
- 作品数:26 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构建青少年自杀危机干预体系被引量:12
- 2005年
- 近年来,青少年学生自杀事件时有发生。构建青少年自杀危机干预体系已成为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的一项迫切任务。青少年自杀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思路可归纳为:一个基本理念,两个工作重心,三个实践环节。青少年自杀危机干预的关键是正确认识和理解青少年的自杀行为,积极关注和研究自杀问题,整合社会、学校、家庭等各种资源。
- 姚月红
- 关键词:青少年自杀危机干预体系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
- 论幸福学在社会科学中的“母学”地位被引量:5
- 2009年
- 一方面,由于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幸福是人类一切行为的"终极的"、"自足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道德危机、信仰危机等一系列危机的主要原因是未能解决好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获取幸福这个根本问题,因此,需要创建幸福学,并且确认它是其他社会科学的"母学",也就是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基础与指南。在幸福学的统领与指导下,各门社会科学围绕人类的终极目的联合"攻关",可望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解决幸福问题,从而,完成幸福世纪的幸福革命,实现建设幸福国家和幸福世界的目标。
- 陈湘舸姚月红
- 关键词:幸福学
- 积极心理学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影响与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有效性、鲜活性和感染力是当前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核心问题。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目的相契合;其理论观点可以为'基础'课教学提供一种正向视角和创新模式。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途径和教学目的等角度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基础'课教学中,以积极体验式教学为切入点,以内容融合为中介,以积极教育为理念,以积极教育关系为途径,以幸福能力的培育为契合点可以有效促进积极心理学与'基础'课教学的有机融合。探索积极心理学对'基础'课教学的借鉴价值、积极影响以及应用路径,有助于课程创新教学模式,化解教学困境,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师生'获得感'。
- 姚月红
-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
- 高教园区特点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及其对策被引量:1
- 2006年
- 高教园区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运行模式,具有地域偏远、文化氛围稀薄等明显特点,这些特点必然给师生关系带来新影响、新挑战和新变化。本文认为,改善师生关系的质量是提高高教园区教育教学工作实效的关键点。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从思想观念、组织制度、环境氛围、教育主体、教育客体等各个层面着手,共同发挥合力作用。
- 姚月红
- 关键词:高教园区师生关系
- 从多维视角透视“代沟”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4年
- 本文以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为背景,从社会、家庭、个体三个层面,即宏观、中观、微观多维视角对“代沟”可能存在的影响作一探讨。认为“代沟”对社会诸层面的影响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效应,而何种性质的影响占主导及其影响程度则取决于社会变迁的速度、强度和广度,以及人们的“代沟”意识等因素。总体而言,现代社会中的“代沟”是一种具有进步意义的社会现象。
- 姚月红马建青
- 关键词:代沟
- 《理想国》“幸福国家”构想解读
- 2014年
- 柏拉图的《理想国》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幸福学视阈中的《理想国》倡导和构想的理想国家是能给全体公民幸福生活的国家。《理想国》一书的主旨和中心论题就是构想一个真正的'幸福国家'。该书所提出的'正义之路''既定方针''幸福原则'等设想,都是创建'幸福国家'的思路与战略。柏拉图的'幸福国家'构想对于人类在21世纪解决所面临的'幸福悖论'、道德危机等诸多社会问题,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 姚月红陈湘舸
- 积极情绪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被引量:2
- 2016年
- 积极情绪是能够提高个体自我认同感和幸福感,并能够帮助人们更主动、更轻松、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和工作的情绪。积极情绪理论包括积极情绪的概念及特点、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关系、积极情绪的功能、提高积极情绪的方法等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开展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但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着诸如教师职业倦怠感增强、学生积极性不高及教学内容与方法不当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借鉴积极情绪理论,提出了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建议。
- 王铼姚月红
- 学校心理辅导中“辅访代沟”问题的解决被引量:1
- 2005年
- 所谓“辅访代沟”,是用来描述心理辅导师与来访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心理距离、隔阂或冲突的一种形象的说法,是指由于年龄、角色、地位、立场、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等不同,辅访双方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态度、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和分歧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而言,“辅访代沟”比较容易出现在心理辅导师与大、中学生之间。“辅访代沟”是影响良好辅访关系建立的至关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因素,也是影响学校心理辅导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状况特别容易出现在兼职人员、初学者或未受过系统学习和专业训练的辅导人员身上。
- 姚月红
- 关键词:学校心理辅导代沟社会心理现象心理距离文化背景心理态度
- 论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
- 2010年
- 当前,就业心理危机已成为困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诸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梳理了其形成的一般机理,并提出一种'三因素互动'假设。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是一种特殊的发展性危机,它往往是在外界应激源、个体心理素质、社会支持程度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造成的,但从根本上说,是个体心理素质作用的结果。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多因素、多资源的合力作用。
- 姚月红
-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影响因素
- 论高校心理咨询中的“咨访代沟”问题被引量:8
- 2005年
- 本文在分析高校心理咨询中“咨访代沟”具体表现、总体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该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思路。认为“咨访代沟”问题是影响咨询关系建立的重要因素;关注“咨访代沟”有助于提高当前高校心理咨询的有效性。
- 姚月红
- 关键词:高校心理咨询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