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作品数:45 被引量:160 H指数:6 供职机构: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双阳型梅花鹿脾脏细胞cDNA文库的构建和四个EST的发现 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开发和利用中国梅花鹿的基因资源 ,以期拥有一批梅花鹿基因的专利 ,并在专利保护下生产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基因工程药物。方法 :用 Trizol试剂提取梅花鹿脾脏细胞中的总 RNA,分离得到 m RNA后 ,用逆转录方法合成与 m RNA互补的 c DNA单链 ,再以此 c DNA单链为模板 ,得到与该 c DNA互补的另一条 DNA链 ,将得到的 DNA双链分子通过合适的 Adapter连入 p SPORT1质粒 ,将此重组质粒通过电转化方法导入 E.coliDH5 α菌 ,得到脾脏细胞的 c DNA文库。筛选出阳性重组子 ,测序并分析得到的 ESTS序列。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双阳型梅花鹿脾脏细胞 c DNA文库 ;并对部分库容 c DNA进行了克隆和测序 ,在这一过程中发现 4个与已知基因同源的表达序列标签 (ESTS) ,其中 2个 EST分别是梅花鹿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同源基因和梅花鹿维生素 K依赖性蛋白前体 c DNA的部分序列。结论 :通过构建 c 陈越 王莉 卫红飞 杨煜 于永利关键词:基因文库 梅花鹿 新型CpG ODN与氢氧化铝联用作为乙肝疫苗佐剂能刺激IgG2a类抗体的产生 目的:寻找能增强乙肝疫苗刺激IgG2a类抗体产生、使机体处于Th1样免疫环境的新型乙肝疫苗佐剂.<br> 方法:选用自行设计的A、B、C型CpG ODN,与商品化重组乙肝疫苗(含Al(OH)3佐剂)混合后于... 丛中一 包木胜 万敏 王莉 李大鹏 王丽颖 于永利关键词:乙型肝炎 疫苗佐剂 免疫应答反应 动物模型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抢救成功1例体会 被引量:1 2002年 王蓉 侯小敏 王莉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室间隔穿孔 抢救 病例报告 STZ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中T、B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多次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中T、B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及可能的机制,为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①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昆明小鼠糖尿病作为动物模型。②用ConA和Insulin分别刺激脾和胸腺T细胞,采用MTT法检测成熟与未成熟T细胞对于丝裂原和特异性抗原的增殖转化能力。③采用ELISA间接法测定血清中Insulin自身抗体(IAA)的水平。④采用ELISA夹心法测定小鼠脾细胞及胸腺细胞培养上清的IL4与IFNγ的含量。结果:①糖尿病模型组血清中Insulin自身抗体(IA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②模型组成熟T细胞(脾脏细胞)对于ConA刺激的增殖能力较弱(P<0.05),对于Insulin刺激的增殖能力与正常组没有显著差别(P>0.05);模型组未成熟T细胞(胸腺细胞)对于ConA刺激的增殖能力与正常组没有显著差别(P>0.05),而对于Insulin刺激的增殖能力较高(P<0.05)。③模型组脾细胞培养上清的IFNγ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胸腺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的含量在模型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IL4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未检出。结论:多次小剂量注射STZ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是自身免疫应答所导致;自身免疫性T、B细胞的功能及自身抗体均有增强;Th1介导的细胞免疫在STZ诱导的糖尿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杨巍 刘丹 于春雷 王莉 李一关键词:STZ IDDM 自身反应性T细胞 心脏介入性治疗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原因及处理 被引量:2 2004年 刘斌 李淑梅 张基昌 王莉 回长玲 马丽华关键词:心脏介入性治疗 急性心脏压塞 并发症 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改进方法 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分析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培养的影响因素,并建立稳定的细胞培养体系。方法新洁尔灭和硫酸庆大霉素联合处理口腔黏膜标本,比较不同浓度的Dispase对上皮的分离作用,酶消化法分离细胞,采用无血清培养液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结果微生物污染得到有效控制,0.40%的Dispase的上皮分离效果优于0.25%的Dispase,细胞在短期内快速稳定增殖。结论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经改进后可简化操作,并提高成功率。 王翔 高文信 王莉 魏秀峰 陈英新 王晓峰关键词:细胞培养 口腔黏膜 上皮细胞 一种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热休克融合蛋白方法的建立 2005年 包木胜 高新 王莉 李大鹏 张培因 于永利 王丽颖关键词:ELISA检测 双抗体夹心 特异性免疫应答 MUC1 VNTR 表位肽 利用小鼠脾细胞上清抗病毒活性建立新型抑制性ODN的体外筛选方法 2009年 目的:通过检测小鼠脾细胞上清抗病毒活性,建立一种体外筛选小鼠敏感的新型抑制性寡聚脱氧核苷酸(ODN)的方法,为后续小鼠体内实验提供抑制性ODN的体外筛选方法。方法:将小鼠脾细胞分为对照组、CpG 2216刺激组,收集不同浓度(0、0.25、0.50、1.00、2.00、4.00、8.00、16.00及32.00 mg.L-1)的CpG 2216刺激上清及CpG 2216作用小鼠脾细胞不同时间(3、6、12、24、48、72及96 h)的刺激上清,通过VSV病毒保护实验检测的A578评价各组上清的抗病毒活性,确定CpG 2216的最佳作用浓度、作用时间及刺激上清稀释度;再将小鼠脾细胞分为对照组、CpG 2216刺激组、CpG 2216+抑制性ODN(A151)组,同上确定A151的最佳作用浓度;将小鼠脾细胞分为对照组、CpG 2216刺激组、CpG 2216+抑制性ODN(MAT0106)组,应用上述优化的实验条件如各ODN剂量、作用时间等处理细胞后,收集刺激上清,采用VSV病毒保护实验,观察各抑制性ODN的抑制作用,以初步判定此方法的可行性。结果:筛选方法确定为:浓度为5×10^6·mL^-1的小鼠脾细胞铺于96孔圆底细胞培养板,加入CpG 2216至终浓度2 mg·L^-1和/或抑制性ODN至终浓度16 mg·L^-1,孵箱中培养24 h后收集上清,1∶4稀释上清后加入已贴壁的L929细胞板内,共孵育18 h后弃上清,加入VSV病毒液继续培养48 h。弃净上清后结晶紫染色、脱色并检测A578。此种筛选方法可以区别本室自行设计的抑制性ODN之间的抑制活性。结论:成功建立了抑制性ODN抑制小鼠脾细胞抗病毒活性的筛选方法,抑制性ODN的小鼠体外筛选方法的建立,为后续抑制性ODN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活性观察提供了体外筛选平台。 杨光 孙然 孙陆果 万敏 王莉 吴秀丽 胡大利 王丽颖 于永利关键词:CPGODN 小鼠 近交BALBC 脾细胞 抗病毒活性 AIRE基因在NOD鼠相关组织及T1DM病人PBMC中的表达 2006年 目的:通过检测AIRE(AutoImmueREgulator)基因在NOD(Nonobesediabetic)鼠相关组织及1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mellitus,T1DM)病人PBMC中的表达,从分子水平上探讨AIRE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AIRE在BALB/c鼠(n=5)及NOD鼠(n=5)相关组织及T1DM病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情况,用βactin作为内参。结果:在BALB/c及NOD鼠中,Aire主要表达在免疫系统相关组织:胸腺、脾脏及淋巴结,另外在卵巢中也有表达,并且在NOD鼠中Aire含量与BALB/c鼠相比明显减少。部分T1DM病人PBMC上AIRE表达缺失。结论:AIRE基因的表达异常与T1DM的发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于春雷 刘阳 李一 王少敏 王莉关键词:自身免疫调节因子 NOD鼠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释放可控转基因人毛囊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及其在Ⅰ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正>目的:制备释放可控转基因人毛囊间充质干细胞,探究其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为糖尿病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构建释放可控重组人胰岛素基因慢病毒质粒。该质粒含有重组人胰岛素基因及FK506结合蛋白(FKPB12)。在... 吴春玲 刘菲琳 赵桂芳 兰少伟 白婷婷 蒋义旭 王莉 寇俊娜 郝德顺 刘晋宇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