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平
- 作品数:17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优秀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构成——对41位中学特级教师的访谈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本文以"目的性抽样"为原则,选取41位在北京工作的中学特级教师为研究对象,以质的研究方法,探究了优秀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构成。研究表明,特级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构成要素包括对教育的热爱、成就感和责任感,并具有互构性、生成性和内在性的特征。质性方法对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研究有重要启示。
- 王海平
- 关键词:优秀教师
- 青少年校外教育政策的价值构成——对校外教育政策评价性话语的文本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用Nvivo10质性分析软件作研究工具,对1957年至2016年58部校外教育政策文本中的评价性话语进行了编码与分析,探究了校外教育政策中的价值构成。研究表明:校外教育政策中价值构成的内容包括对人的发展的规定、资源的配置、教育活动的规范、教育组织与社会关系的协调四个方面;社会效益日益成为政策奉行的首要原则,以及实践、创新与道德日益成为全面发展中的核心要素是校外教育政策价值构成的两个特点,其形成与社会变迁和教育改革密切相关。
- 王海平
- 关键词:校外教育文本分析
- 认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 2009年
- 学习了“常用逻辑用语”中的充分必要条件这部分内容后,我感觉对以前学过的一些概念、结论和方法有了新的认识,愿意在这里与大家分享。首先,要理解好“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含义。教科书上说,形如“若P,则q”的命题成立的话,P就是q的充分条件,同时q就是P的必要条件。开始的时候,有些同学死记硬背这个定义,
- 赵其兰王海平
- 关键词:死记硬背教科书同学
- 少年宫教育与学校教育并协发展的轨迹——中国少年宫教育变迁的新制度社会学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少年宫教育在我国已经走过60余年的发展历程,在与学校教育并协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制度建构。文章试图采用新制度社会学的解释框架,探讨和分析少年宫教育的定位、起源、变迁及危机。研究发现少年宫教育制度起源于国家的政治、教育场域的双重建构,并从规制(政策)、规范(专业身份)和文化—认知(共同信念)三个方面逐步实现了制度化。在社会转型中少年宫教育产生了性质和功能上的双重危机。这场危机是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公众教育需求强烈和市场吸引所导致,作为少年宫教育制度合法性基础的公益性共识受到了质疑。当少年宫教育成为越来越多的儿童的选择时,突破原有的路径依赖,在重新审视少年宫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中,寻找解决少年宫制度建设的危机是校外教育实践和理论建设的双重使命。
- 王海平康丽颖
- 论游戏促进学生自主的机制——基于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的视角
- 游戏作为中小学学生重要的活动形式和生存方式,是学校生活中最为活跃的元素之一,对促进学生自主有着极大的价值。本研究聚焦游戏促进学生自主的机制,从游戏对人发展意义的思想史考察入手,探寻游戏促进学生自主机制的思想渊源;从作为元...
- 王海平
- 关键词:游戏
- 文献传递
- 教育生活中游戏促进学生自主的机制及价值——基于复杂性理论的探索被引量:1
- 2015年
- 以复杂性理论为视角,游戏可被视为一种自组织,其本质特征在于对烙印于游戏中的文化规定性进行重组与超越,并产生新的文化要素,当游戏者与新的文化要素建立起意义联系时,便进入自主状态。游戏自组织运行程度越高,越有益于促进游戏者自主。在学校中,教师的介入削弱了游戏自组织运行的程度。根据教师参与游戏的程度,教育生活中的游戏可分为教师缺席的游戏、教师消极在场的游戏和教师积极在场的游戏,这三种游戏对促进学生自主的价值依次降低。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游戏促进学生自主的价值,就应争取独立的游戏时空,并正确把握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
- 王海平
- 关键词:游戏
- 论复杂性教育实践观——基于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的探索被引量:3
- 2012年
- 在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视野下,实践者是一个自组织,教育实践则可以被理解为在遗传—大脑—社会—文化—环境系统中相互作用的旨在促进人高度自组织性的活动。这样的教育实践具有三个特点:自组织性强调教育的创造性和教育系统整体的完好性;多中心性强调师生的互动性和教育整体的有效性;不确定性强调教育的生成性和可能性。基于这种教育实践观,教育理论不能指导教育实践以实现最好的、确定的目的,而只能调节教育实践以达到彼时彼刻更好的目的。
- 王海平
- 关键词:教育实践教育理论
- 儿童隐喻与文化观的历时性分析
- 2011年
- 儿童在本质上是文化的存在,而文化意义上的儿童概念产生于大众识字文化。在历史变迁中,人们以隐喻的形式生动地阐发了对儿童本质的不同看法。这种具有差异的儿童观的表达在本质上是人们文化观嬗变的反映。
- 王海平程波
- 关键词:文化观历时性
- 复杂性理论视阈下的学生自主及其对教育的启示——基于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的探索被引量:1
- 2013年
- 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性思想从自组织的演化过程阐释了自主的特征,即物理自组织的自发、生物自组织的自为、人类自组织的自觉,并依托自组织的演进过程揭示出自主的超越特性。根据学习生活的特殊性,学生自主包涵两个层面,其一是利用文化对自然环境及自身生物性的超越,即形成改造自然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其二是对文化自身的超越,即形成根据内发的敏感性建构学习生活中文化的状态。与促进学生文化自主相比,教育在促进学生实现超越自然和生物性的自主中发挥了更为积极的作用。
- 王海平
- 作为规训的教育——电影《春风化雨》的知识社会学分析
- 2011年
- 在影片《春风化雨》中,威尔顿学校的传统课堂知识呈现出学科化、传递单向化等特点、借助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对其知识选择、组织和评价进行分析,便可揭示出其社会规训与控制的特征以及背后隐藏的权力因素。
- 王海平
- 关键词:知识社会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