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氧自由基
  • 2篇自由基
  • 2篇
  • 2篇CO氧化
  • 1篇电子谱
  • 1篇一氧化碳
  • 1篇密度泛函
  • 1篇密度泛函理论
  • 1篇光电子谱
  • 1篇泛函
  • 1篇泛函理论
  • 1篇N^+
  • 1篇
  • 1篇MOO

机构

  • 2篇福州大学
  • 1篇泉州师范学院

作者

  • 2篇程晶
  • 1篇黄昕
  • 1篇吴启辉
  • 1篇王彬
  • 1篇徐若男
  • 1篇陈文杰

传媒

  • 1篇中国科学:化...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钼氧簇(MoO_3)_n^+(n=1~4)的结构及其与CO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2017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化学计量比钼氧簇阳离子(MoO_3)_n^+(n=1~4)的结构和反应性进行理论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化学计量比钼氧簇阳离子(MoO_3)_n^+(n=1~4)的基态结构均为二重态,且含有一个拉长的Mo–O键连接的端氧自由基(Mo–Ot·).这类氧自由基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可作为催化反应的活性中心.在杂化泛函B3LYP水平下,通过计算反应势能面研究钼氧簇阳离子(MoO_3)_n^+(n=1~4)与CO的反应机理:CO先以C端吸附在与氧自由基(Ot·)相连的金属Mo原子上;随后,Mo–Ot·键断裂,氧自由基转移到CO上,形成CO_2基团;最后CO_2分子脱去.上述反应均是无能垒的放热反应,单核钼氧簇MoO_3^+的高反应活性与其中心钼原子的低配位环境有关.
徐若男程晶陈文杰吴启辉王彬黄昕
关键词:氧自由基CO氧化
钼(掺杂)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反应机理研究
钼(掺杂)氧化物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催化剂、催化剂载体以及催化助剂等方面有着诸多应用。为了进一步研究钼(掺杂)氧化物的催化性能和催化机理,可以借助合适的簇模型,在微观层面上挖掘相关有效信息,从分子层面理解相关的催化...
程晶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氧自由基CO氧化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