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慧娜
-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型糖尿病患者TyG指数及其衍生指数与糖尿病肾病风险的相关性
- 2024年
-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甘油三酯-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及其衍生指数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风险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2022年在天津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病房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895例。依据是否合并DKD将患者分为DKD组(n=326)和非DKD组(n=569)。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确定TyG指数、甘油三酯-葡萄糖-腰围(triglyceride glucose-waist circumference,TyG-WC)、甘油三酯-葡萄糖-体质量指数(triglyceride glucose-body mass index,TyG-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与DKD的相关性,并研究TyG指数与不同分层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两组TyG指数、TyG-WC、TyG-BMI和HOMA-I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yG指数和TyG-WC在校正影响因素前后均为DKD发生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T2DM患者DKD患病率随着TyG指数、TyG-WC、HOMA-IR水平增加而逐渐升高(趋势性检验P均<0.05),TyG及TyG-WC的T3亚组的患病率较T1亚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yG指数在不同水平上,校正影响因素前后均为DKD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作为DKD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TyG指数作为连续变量和分类变量均较其衍生指标及HOMA-IR具有更为稳定的判断意义。
- 李佳文刘艳兰李瑶霜邱慧娜李芳毋帆林辰莹林静娜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胰岛素抵抗
- 2型糖尿病合并肿瘤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肿瘤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发生肿瘤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16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肿瘤患者205例作为肿瘤组,并选择同期住院不合并肿瘤的2型糖尿病患者205例作为非肿瘤组,对两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白蛋白、总胆固醇、钙、磷、体重指数、吸烟、饮酒、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定量、肌酐、尿酸、总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进行比较。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2型糖尿病合并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评价危险因素对2型糖尿病合并肿瘤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肿瘤组相比,肿瘤组25(OH)D3水平较低(Z=-5.061,P<0.001),年龄较大(Z=-7.201,P<0.001),糖化血红蛋白较高(Z=-3.434,P=0.001),男性比例较低(χ^2=6.103,P=0.013),糖尿病病程较长(Z=-2.138,P=0.033),血清白蛋白(Z=-3.448,P=0.001)、总胆固醇(Z=-2.845,P=0.004)、钙(Z=-2.007,P=0.045)、磷(Z=-2.287,P=0.022)降低,两组体重指数、吸烟、饮酒、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尿酸、总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D3(OR=0.931,95%CI:0.890~0.972)、HbA1c(OR=1.178,95%CI:1.040~1.335)、年龄(OR=1.087,95%CI:1.054~1.121)、性别(OR=1.766,95%CI:1.020~3.056)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为0.783,95%CI:0.734~0.832(P<0.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肿瘤患者血清25(OH)D3水平降低,且低血清25(OH)D3、高龄、女性、高糖化血红蛋白与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发生风险增加独立相关。
- 刘东玲赵崇强李春君陈丽琴邱慧娜林静娜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肿瘤25羟维生素D3
-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事件风险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5
- 2022年
- 目的探讨T2DM患者血尿酸(SUA)水平对10年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事件风险的影响,预测并寻找降低T2DM患者发生ASCVD的治疗新靶点。方法选取2019年1~6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8~84岁T2DM患者514例,按照SUA水平分为SUA≤300μmol/L组、300420μmol/L组,应用China-PAR模型评估10年内发生ASCVD风险。结果所有患者中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112例,患病率为21.8%(男11.3%、女10.5%)。随SUA水平升高,10年内发生ASCVD风险为绝经前女性先升后降再升高,在360420μmol/L组10年内发生ASCVD风险是SUA≤300μmol/L组的1.060倍(95%CI 1.032~1.088,P<0.05)。结论控制T2DM患者高水平SUA有利于降低其10年内ASCVD发病率。绝经前女性SUA水平控制在360~420μmol/L可降低ASCVD发生风险。
- 刘淑党林静娜邱慧娜黄娅萍史颖忻李春君
- 关键词:血尿酸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 维生素D缺乏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和正常对照者100名,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DPN组(109例)和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NDPN)组(91例).通过ELISA法测定25 (OH) D3水平,常规测定肝、肾功能,HbA1c,血脂,血钙、磷,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25 (OH) D3与各指标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DPN组和DPN组25 (OH) D3水平降低,DPN组降低更加明显(F=202.265,P<0.01),且DPN组维生素D缺乏患者比例(76.1%)明显高于NDPN组(47.3%)(x2=17.763,P<0.01).维生素D水平与DPN、病程、年龄、性别、空腹血糖、HbA1c、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 h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均呈显著负相关(r=-0.315~-0.144,P均<0.05),而与血钙呈正相关(r=0.193,P=0.00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维生素D缺乏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OR=3.564,95% CI:1.950 ~6.511,P<0.001).结论 维生素D缺乏是DPN的独立危险因子,并可能在2型糖尿病及DPN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 范乐平宋轶萱邱慧娜朱杰林静娜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维生素D缺乏周围神经病变
- 老年T2DM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意义分析
- 2021年
- 目的探讨老年T2DM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96例老年T2DM患者,选择同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试者的血糖及血脂指标水平,分析老年T2DM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与HOMAIR及HOMA-β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HOMAβ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维生素D、糖化血红蛋白、HOMA-I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不同性别间以上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结果表明,老年T2DM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与HOMA-IR呈负相关水平(r=-0.798,P<0.05);维生素D与HOMA-β呈正相关水平(r=0.690,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维生素D水平缺乏,补充维生素D可能会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 邱慧娜林静娜
- 关键词:维生素DT2DM血糖水平血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