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琦

作品数:2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直肠
  • 1篇直肠息肉
  • 1篇手术
  • 1篇手术部
  • 1篇手术部位
  • 1篇手术部位感染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手术
  • 1篇切除术
  • 1篇外科
  • 1篇微创
  • 1篇微创技术
  • 1篇微创外科
  • 1篇息肉
  • 1篇结肠
  • 1篇结肠镜
  • 1篇结直肠
  • 1篇结直肠息肉
  • 1篇开腹
  • 1篇阑尾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篇廖芝伟
  • 2篇周远航
  • 2篇李玥
  • 2篇黄琦
  • 2篇董建
  • 1篇张秋琴

传媒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微创技术在结直肠息肉治疗中应用价值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微创技术在结直肠息肉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结直肠息肉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3例患者。A组采用结肠镜切除术进行治疗,B组采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术中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并严密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的息肉残留率及复发率。结果 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4%(38/43),明显高于A组的60.5%(26/4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A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组相比,B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明显改善(P<0.01);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息肉残留率及复发率均显著高于B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结肠镜微创技术可以有效地治疗结直肠息肉,改善患者的围术期及术后相关指标,并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息肉残留率及复发率,为临床治疗结直肠息肉提供了新的思路。
廖芝伟张秋琴李玥黄琦董建周远航
关键词:腹腔镜结肠镜微创外科结直肠息肉
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手术部位感染的比较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手术(LA)组与开腹阑尾切除手术(OA)组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本院行急诊阑尾切除术的478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LA组(261例)和OA组(217例),比较两组患者SSI发生情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LA和OA组SSI发生率分别为7.28%、11.0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分析可知,LA组SSI患者年龄>60岁、体重指数(BMI)≥25 kg·m-2、合并糖尿病、腹腔冲洗、穿孔性阑尾比例高于非SSI患者(P<0.05),而预防应用抗生素>3 d比例低于SSI患者;OA组SSI患者年龄>60岁、BMI≥25 kg·m-2、合并糖尿病、穿孔性阑尾、术后总蛋白<110g·L-1、手术时间>90min的比例高于非SSI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6d比例高于SSI组(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可知,合并糖尿病、腹腔冲洗、穿孔性阑尾是LA组S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应用抗生素>3d是保护因素。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穿孔性阑尾、手术时间>90min是OA组SSI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应用抗生素>3d是保护因素。结论 LA组SSI发生率与OA组相当,LA并不能有效降低SSI发生,应注意对存在危险因素患者SSI防范及延长预防性抗生素使用。
廖芝伟李玥黄琦董建周远航
关键词:手术部位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