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硬化
  • 2篇腔内
  • 2篇腔内治疗
  • 2篇下肢
  • 2篇疗效
  • 2篇疗效分析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2篇闭塞症
  • 1篇动脉闭塞
  • 1篇动脉闭塞症
  • 1篇动脉硬化闭塞
  • 1篇动脉硬化闭塞...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形
  • 1篇血管成形术
  • 1篇球囊
  • 1篇球囊扩张
  • 1篇曲张

机构

  • 3篇延边大学

作者

  • 3篇林福森
  • 2篇李成福
  • 1篇朴哲
  • 1篇朴龙
  • 1篇金永茂
  • 1篇朴雄
  • 1篇李星云

传媒

  • 1篇延边大学医学...
  • 1篇天津医药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TASC-D型主髂动脉闭塞症腔内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复杂TASC-D型主髂动脉闭塞症(AIOD)腔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心血管外科收治的27例(35条肢体)TASC-D型主髂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根据Fontaine分期及相应的影像学检查拟定治疗方案。2条肢体给予切开取栓术,33条肢体给予腔内治疗,其中单纯采用动脉球囊扩张术5条,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24条,置管溶栓术4条。术后对患者进行3~36个月定期门诊或电话随访,分析其临床症状、踝肱指数(ABI)、并发症和累计通畅率。结果腔内治疗总体成功率90.9%(30/33)。2条行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及1条行置管溶栓术的疗效欠佳。ABI由入院前的(0.40±0.15)提高到术后1个月时的(0.82±0.20)。术后1年通畅率93.3%(28/30),2年通畅率83.3%(25/30),保肢率94.3%(33/35)。1条肢体于入院后10 d行踝关节以上截肢,1条肢体术后2个月行截趾术。结论腔内治疗TASC-D型AIO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并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及近中期通畅率。
林福森李成福
关键词:介入治疗
高位结扎+EVLT+PSSL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EVLT+PSSL与传统手术治疗中重度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7年9月在本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治疗中重度下肢静脉曲张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
林福森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临床疗效
介入治疗87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背景]观察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疗效.[病例报告]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6年9月间接受介入治疗的87例下肢ASO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5~89岁,平均年龄为69.2岁.治疗用球囊为4.0~8.0mm×40.0~200.0mm的动脉扩张球囊导管,支架为5.0~6.0mm×80.0~200.0mm的动脉自膨式支架.结果见,87例中83例治疗成功,介入治疗有效率为95.2%,未见发生特殊严重并发症及手术相关截肢情况,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时间为7~36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下肢ASO复发2例,给予药物保守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讨论]介入治疗下肢ASO近期疗效较满意,严格掌握介入治疗临床适应症可有效提高疗效.
林福森朴龙李星云朴雄金永茂朴哲李成福
关键词: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球囊扩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