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银屑
  • 2篇银屑病
  • 2篇咪喹莫特
  • 1篇心绞痛
  • 1篇行为学
  • 1篇银屑病皮损
  • 1篇银杏叶滴丸
  • 1篇治疗心绞痛
  • 1篇随机对照试验
  • 1篇皮损
  • 1篇小鼠
  • 1篇小鼠行为学
  • 1篇凉血
  • 1篇凉血活血
  • 1篇凉血活血方
  • 1篇疗效
  • 1篇解毒
  • 1篇解毒方
  • 1篇活血
  • 1篇活血方

机构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中医研...
  • 1篇浙江省立同德...

作者

  • 3篇刘正荣
  • 2篇李萍
  • 2篇赵京霞
  • 1篇刘宇
  • 1篇刘宇
  • 1篇于明薇
  • 1篇张璐
  • 1篇陈扬波
  • 1篇陈维文
  • 1篇李雪
  • 1篇底婷婷
  • 1篇王笑民
  • 1篇赵国桢
  • 1篇陈会平
  • 1篇王颖
  • 1篇谢湘江
  • 1篇李博
  • 1篇翟春燕
  • 1篇陈朝霞
  • 1篇冯硕

传媒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趋化因子CCL20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及作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观察银屑病患者及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样小鼠皮损中CCL20的表达。采用胶带剥脱诱导小鼠银屑病模型,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标准,观察CCL20蛋白注射后银屑病样小鼠皮损的变化;显微镜下观察皮损组织形态学变化,测量表皮层垂直厚度。采用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模型,用PASI评分标准,观察CCL20单克隆抗体注射对银屑病样小鼠皮损的影响,显微镜下观察皮损组织形态学变化,测量表皮层垂直厚度;免疫组化观察表皮增殖的变化;real-time PCR检测小鼠皮肤组织样本中CCL20的表达。结果银屑病患者及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样小鼠皮损中CCL20的表达增加;CCL20蛋白复合胶带剥脱组(CCL20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程度较重,红斑、鳞屑、浸润以及表皮增厚程度高于单纯胶带剥脱模型组;CCL20单克隆抗体组(anti-CCL20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程度较轻,红斑、鳞屑、浸润、表皮增厚以及表皮细胞增殖程度轻于咪喹莫特模型组,皮肤组织CCL20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 CCL20在银屑病皮损中呈高表达,CCL20蛋白可加重胶带剥脱诱导小鼠银屑病样皮损,CCL20单克隆抗体注射对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谢湘江王颖陈维文李宁飞翟春燕刘正荣肖祖苗李萍赵京霞
关键词:CCL20银屑病咪喹莫特
清肝凉血解毒方和凉血活血方对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样小鼠行为学及神经肽Y表达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清肝凉血解毒方(QGLXJD)、凉血活血方(LXHX)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行为学及神经肽Y(NPY)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BALB/c雄性小鼠,剔除背部毛发,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模型组(M)、清肝凉血解毒方组(QG)、凉血活血方组(LX)和甲氨蝶呤组(MTX)。背部涂抹5%咪喹莫特乳膏(IMQ)诱导皮肤银屑病样模型。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每日进行评分,分别运用旷场及高架十字迷宫评价各组小鼠行为学差异,HE染色后光镜下测量表皮厚度;免疫组化法检测皮损中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CD3+及表皮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采用实时PCR技术检测皮损中IL-23、IL-1β、IL-1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皮损中NPY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M组表皮厚度、PCNA、CD3+T细胞、IL-1β、IL-12、IL-23 mRNA表达均增加(P<0.05);其余组与M组相比,表皮薄,PCNA、CD3+T细胞、IL-1β、IL-12、IL-23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C组比较,银屑病样小鼠焦虑水平高,以M组最为明显;QG组与M组比较,焦虑水平低,而LX组与QG组比较,焦虑水平高;NPY在M组中表达最多,在LX、QG、C组表达依次减少。结论:清肝凉血解毒方能改善银屑病样小鼠的焦虑行为,下调NPY的表达水平,从整体角度改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
刘正荣王燕王燕赵京霞底婷婷蒙玉娇李雪李雪刘宇刘宇郭肖瑶刘宇陈朝霞李萍
关键词:银屑病行为学高架十字迷宫
银杏叶滴丸治疗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系统评价银杏叶滴丸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Embase,Cochrane,Pubmed,Clinical Trials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检索时限为自建库以来至2018年3月27日,纳入银杏叶滴丸治疗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资料进行筛选和提取,采用Cochrane 5. 0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使用Revman 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于不能合并的文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和描述性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项随机对照研究,共1 266个病例,银杏叶滴丸组649例,对照组617例;结果提示,银杏叶滴丸组的平均每周硝酸甘油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能够降低血脂TC/TG/LDL各项指标,升高血脂HDL指标,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明显的差异(P <0. 000 1);中医证候积分,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未报告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杏叶滴丸能够减少硝酸甘油的使用量,改善患者的血脂状况,临床安全性好,但临床质量不高,证据不充足,今后应开展更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的研究,制定更确切的结局评价指标。
陈红冯硕陈会平赵国桢刘正荣黄坡陈扬波陈扬波于明薇王笑民
关键词:银杏叶滴丸心绞痛疗效安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