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颖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凋亡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纹
  • 1篇衰老
  • 1篇重症
  • 1篇重症患者
  • 1篇危重
  • 1篇危重症
  • 1篇危重症患者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凋亡
  • 1篇内皮
  • 1篇内皮细胞
  • 1篇内皮细胞凋亡
  • 1篇老年性耳聋
  • 1篇耳聋
  • 1篇耳蜗
  • 1篇耳蜗血管纹

机构

  • 2篇武汉市中心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嘉兴学院
  • 1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2篇周颖
  • 1篇马克涛
  • 1篇司军强
  • 1篇王新荣
  • 1篇胡轶

传媒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年份

  • 2篇202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T16Ainh-A01对耳蜗血管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衰老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原代培养豚鼠耳蜗血管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ECs),探讨跨膜蛋白16A(TMEM16A)在耳蜗血管纹毛细血管ECs衰老过程中的变化及对耳蜗血管纹毛细血管ECs凋亡及衰老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耳蜗血管纹毛细血管ECs,细胞传代构建衰老模型并根据CCK-8及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评估细胞衰老程度,衰老细胞被随机分为衰老组(P12)、溶剂组(P12+DMSO)、T16Ainh-A01组(P12+T16Ainh-A01),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TMEM16A在ECs上的表达及分布,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Bax、Bcl-2、cleaved case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原代培养的耳蜗血管纹毛细血管ECs阳性率在95%以上,并确定第12代耳蜗血管纹毛细血管ECs为衰老组,与年轻组ECs相比,衰老组ECs上TMEM16A荧光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衰老组给予T16Ainh-A01干预24 h后,Bax、cleaved casepase-3的蛋白表达下调(P<0.01),Bcl-2的蛋白表达上调(P<0.05),凋亡率下降且SA-β-gal阳性细胞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衰老耳蜗血管纹毛细血管ECs凋亡增多且TMEM16A表达增加,TMEM16A特异性阻断剂T16Ainh-A01可以降低耳蜗血管纹毛细血管ECs的凋亡和衰老程度,提示TMEM16A可能参与耳蜗血管纹毛细血管ECs的凋亡和衰老过程。
冯子奕李雪蕊陈龙周颖常越辰马克涛司军强李丽
关键词:衰老凋亡耳蜗血管纹老年性耳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0日至2月22日武汉市中心医院连续收治的30例确诊COVID-19的危重症患者临床资料,同时随机纳入该时间段内收治的30例非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之间的临床特征差异,筛选出可能预测疾病程度的临床指标。结果危重组中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居多,中位年龄为68岁;非危重组以女性为主,中位年龄为58.5岁。危重组患者的发病至入院中位时间,既往吸烟史,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包括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脏病、慢性肝脏病、恶性实体肿瘤)与非危重组患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室检查方面,危重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更低(中位淋巴细胞计数<0.5×109/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空腹血糖、乳酸脱氢酶、D-二聚体、C-反应蛋白升高更明显(P值均<0.05)。并发症方面,危重组患者在病程中更易合并心肌损伤(46.7%比23.3%)以及肝脏损伤(80.0%比65.0%)(P值均<0.05)。治疗上,危重组患者较非危重组患者更多使用了糖皮质激素(90.0%比50.0%)以及丙种球蛋白(76.7%比40.0%)(χ2=9.603、6.857,P值均<0.05)。截止2020年3月20日,危重组患者中12例(40.0%)死亡;18例(60.0%)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COVID-19危重症患者多为中老年男性,入院时淋巴细胞计数较非危重组患者明显降低,空腹血糖、乳酸脱氢酶、D-二聚体及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病程中更易合并心肌、肝脏损伤,住院病死率高,预后差。
杨修文王新荣周颖王亚飞倪文涛胡轶
关键词:危重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