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丹
- 作品数:23 被引量:55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一种脱色及污水COD去除的肺形侧耳菌株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色及污水COD去除的肺形侧耳菌株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菌株为肺形侧耳(Pleurotuspulmonarius)RG‑171,于2022年12月08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
- 张波李游张振豪张桐戴丹胡佳君李玉
- 灰绒泡菌生活史及其子实体发育过程的显微观察被引量:2
- 2021年
- 为明确灰绒泡菌Physarum cinereum的个体发育特征,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完成了该菌的生活史,并对其子实体发育过程进行显微观察。灰绒泡菌P.cinereum孢子萌发方式为裂式,显型原质团水白色;子实体形态建成可分为孢囊形成期和孢囊成熟期,孢囊成熟期幼孢囊颜色随着孢子的形成呈现白色-红棕色-黑褐色逐渐加深的变化;子实体在发育过程中孢丝形成后原生质割裂形成孢子。
- 戴丹徐晓琪王赛禹李玉李玉
- 关键词:显型原质团个体发育
- 小绒泡菌生活史及其形态建成期显微结构的观察被引量:1
- 2021年
- 在完成小绒泡菌Physaum pusillum生活史的同时,观察了小绒泡菌P. pusillum生活史不同阶段显微结构的形成。生活史研究结果表明:小绒泡菌P. pusillum的孢子萌发方式为裂式,黏变形体具两根鞭毛,较短一根不易观察到,原质团类型为显型原质团,子实体形态建成过程约需12–13h。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石灰结和孢丝结构在原质团隆起约6h后开始形成,孢子在原质团隆起约9h后开始形成,石灰结和孢丝先于孢子形成。
- 徐晓琪戴丹王赛禹李玉张波
- 关键词:黏菌个体发育孢子
- 中国发网菌属Stemonitis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 于2010年至2016年在中国20余个保护区进行黏菌的标本采集,共采集发网菌属及相近种标本1200余份。经鉴定发网菌属Stemonitis物种13种。其中新种1个:四川发网菌Stemonitis sichuanensis...
- 张波李艳双戴丹李玉
- 文献传递
- 真黏菌几个代表类群个体发育的研究
- 真黏菌由一类特殊的真核生物组成,其生活史中包括仅显微镜下可见的单核的游动胞和黏变形体、能迁移的多核的原生质团和肉眼可见的静止的孢囊。本文对隶属于绒泡菌目、团毛菌目和发网菌目的5种黏菌进行了实验室培养与研究。在水琼脂培养基...
- 戴丹
- 关键词:团毛菌目
- 文献传递
- 真黏菌湿室培养研究综述
-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不同时期真黏菌湿室培养的研究成果,通过梳理分类,对已报道从湿室培养获得的物种进行统计分析,为丰富真黏菌物种多样性提供理论参考。据统计:通过湿室培养获得22个新种,隶属于6科9属,其中刺轴菌属Echinos...
- 赵慧楠徐晓琪戴丹王赛禹张波李玉
- 关键词:子实体生活史物种多样性
- 黄头绒泡菌(Physarum flavicomum)生活史的研究
- 对2015年9月采集自吉林省长春市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的黄头绒泡菌Physarum flavicomum的原质团进行水琼脂及玉米琼脂培养,以其子实体为材料进行悬滴培养。在实验室条件下完成了黄头绒泡菌从孢子到孢子的生活循环。...
- 戴丹张波李艳双李玉
- 关键词:黏菌个体发育
- 文献传递
- 高效木质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对玉米秸秆的降解效果被引量:28
- 2021年
- 本研究利用愈创木酚和苯胺蓝固体培养基对菌株进行初筛,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鉴定,以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CGMCC 5.0776为对照,利用其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并测定木质素和纤维素的降解率,测定筛选菌株在预处理玉米秸秆过程中漆酶、锰过氧化物酶(manganese peroxidase,MnP)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gnin peroxidase,LiP)活性。结果表明:利用愈创木酚和苯胺蓝固体培养基,从16株白腐真菌菌株中筛选出2株具有较高漆酶或MnP活性的菌株,鉴定其为桦栓孔菌Trametes betulina (L.) Pilát(ZT-153)和亚黑管孔菌Bjerkandera fumosa (Pers.) P.Karst.(ZT-307),测定T.betulinaZT-153和B.fumosaZT-307对玉米秸秆酸不溶木质素降解效率分别为13.60%和21.87%,较对照P. chrysosporium CGMCC 5.0776高1.58%和9.85%,对纤维素的降解率较低,分别为4.10%和4.50%。2株菌株在预处理玉米秸秆过程中,T. betulina ZT-153表现出漆酶和MnP活性,B.fumosa ZT-307只表现出LiP活性。其中B. fumosa ZT-307对玉米秸秆酸不溶木质素的降解效率最高,在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具有较好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 张芳芳张桐戴丹张振豪张波李玉
- 关键词:白腐真菌玉米秸秆木质素纤维素
- 牡蛎形拟层孔菌生物学特性、驯化栽培及抗氧化活性被引量:14
- 2021年
- 对采自江西省萍乡市的野生牡蛎形拟层孔菌Fomitopsis ostreiformis子实体分离的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的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在对其菌丝体最适培养条件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驯化栽培研究。通过水提醇沉法对获得的牡蛎形拟层孔菌栽培子实体进行粗多糖提取,并通过测定其粗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讨论该菌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牡蛎形拟层孔菌的最适生长碳源与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酵母浸粉,最适生长pH为5.0–6.0,最适生长温度为35℃,温度因素对其菌丝体生长的影响最大;栽培种接种后,60d左右可形成成熟的子实体;其栽培子实体粗多糖的提取率为10.88%,提取粗多糖中总糖含量为23.87%;粗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率,且均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表明该菌具有较高的抗氧化应用潜力。
- 梁逸戴丹饶固李丹于寒张波李玉
- 关键词:液体菌种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
- 绒泡菌属Physarum真黏菌部分物种的分类学研究
- 绒泡菌属Physarum是黏菌纲中物种最多的一个属,最初由Persoon于1794年创立,目前世界已报道绒泡菌属155种,占已报道的黏菌总数的15.35%,我国已记载绒泡菌属93种,占世界已报道绒泡菌属物种的60%。本文...
- 陈思懿戴丹张波
- 关键词:新记录种物种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