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重复经颅磁刺...
  • 5篇经颅磁刺激
  • 5篇磁刺激
  • 3篇抑郁
  • 3篇抑郁症
  • 3篇难治
  • 2篇生理性
  • 2篇衰老
  • 2篇理解力
  • 2篇疗效
  • 2篇难治性精神分...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经颅磁刺激治...
  • 2篇居家
  • 2篇居家护理
  • 2篇老年
  • 2篇老年痴呆
  • 2篇老年痴呆患者
  • 2篇老年期
  • 2篇护理

机构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周丹娜
  • 6篇任艳萍
  • 5篇马辛
  • 4篇姜玮
  • 3篇刘志宏
  • 2篇孙丛丛
  • 2篇路亚洲
  • 2篇孟庆鹏
  • 1篇姜玮
  • 1篇李占江
  • 1篇迟勇
  • 1篇杨春林
  • 1篇李艳茹
  • 1篇王雯
  • 1篇王雯
  • 1篇于海婷
  • 1篇王丹
  • 1篇杨祥云
  • 1篇尹力

传媒

  • 4篇2014中华...
  • 2篇心理与健康
  • 2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刊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8
  • 4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Hz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改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注意和执行功能损害的研究
目的 探讨20Hz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以期为rTMS在临床中的应用进一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20Hz高频重复经颅磁刺...
路亚洲姜玮任艳萍刘志宏周丹娜马辛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经颅磁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预测作用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对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将59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接受2周的高频(10 Hz)rTMS治疗,对照组接受2周伪刺激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 Item,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临床症状;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BDNF浓度。评估时间点为基线、治疗(2周)末、随访(6周)末。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HAMD-17评分和HAMA评分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P时间<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70.59%)高于对照组有效率(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治疗后,治疗组BDNF降低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基线BDNF浓度与疗效呈正相关(P<0.05)。治疗中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rTMS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有效;血清BDNF基线浓度高的抑郁症患者rTMS治疗效果更好,BDNF可以作为rTMS治疗抑郁症疗效的预测指标。
孙丛丛吴涵周丹娜周丹娜王雯姜玮姜玮王雯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抑郁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做作性障碍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4年
做作性障碍(factitious disorders,FD)是一种特殊的欺骗伪装行为,患者制造或伪装患病或受伤,但不是为了骗取现实获益。普遍认为FD是一种病理性谎言的自虐行为,也有心理动力研究认为这种自虐行为是重复了早年被忽视、被抛弃的不安全依恋关系。目前国内尚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指导FD诊疗,成人FD很大程度上无有效的治疗方式,早期发现和干预FD可能改善患者预后,并阻止其发展为更难治疗的症状。
周丹娜邢笑萌迟勇于海婷
关键词:病例报告
老年痴呆患者的居家护理该如何做?
2024年
但多人会问记性差是不是就代表老年痴呆,答案是不一定。人的大脑在老年期会衰老得很快,但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衰老。生理性的衰老也会记性差,可是经过提醒会慢慢想起来;病理性的记性差就是真的差,不管如何提醒大脑仍是一片空白,而且同时计算力差,理解力差等。痴呆是一种病理性衰老。
周丹娜
关键词:居家护理老年痴呆病理性衰老理解力老年期生理性
重复经颅磁刺激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抑郁症的初步比较研究
目的 目前除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方法外,随着疾病发病机制中脑功能异常的发病基础的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MECT)是目前在临床中应用较广的治疗方法,本文旨在探讨rTMS和MECT抗抑郁疗效的差异...
任艳萍姜玮李艳茹周丹娜刘志宏马辛
rTMS合并药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Meta分析
目的 随着对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rTMS可以改善神分裂症的阳性与阴性症状以及认知功能等.但对rTMS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或者难治性幻听的研究相对较少,样本量差异较大,缺少多中心的随机对...
孙丛丛周丹娜任艳萍马辛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运动阈值影响及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患者时对患者运动阈值的影响及与疗效改善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10Hz重复经颅磁刺激对44名抑郁症患者治疗2周共10次,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的运动阈值,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
路亚洲周丹娜刘志宏姜玮任艳萍马辛
左眶额皮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强迫症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初步探讨左眶额皮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强迫症的疗效、起效时间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入舍曲林+rTMS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12)及舍曲林+模拟rTMS治疗组(药物治疗组,n=12).2组共治疗6周,舍曲林治疗起始剂量50 mg/d,固定剂量100~200 mg/d;rTMS治疗刺激强度为80~~110~运动阈值,刺激频率为1 Hz,每周治疗5次.在基线及第2、4、6周末采用Y-BOCS、HAMD、HAMA评估患者临床症状;记录表记录不良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结果 2组在不同时点的Y-BOCS总分(F=23.401,P<0.01)、强迫观念评分(F=23.516,P<0.01)、强迫行为评分(F= 15.025,P<0.01)、HAMD总分(F=7.231,P<0.01)、HAMA总分(F=8.389,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2组间各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030),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183).与基线时相比,联合治疗组在治疗2周时Y-BOCS评分[(23.0±5.1)分与(18.1±5.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SD检验,P=0.005),而药物治疗组在治疗4周时[(24.4±4.3)分与(17.6±7.3)分]差异才具有统计学意义(LSD检验,P=0.025).2组各项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左眶额皮质低频rTMS联合药物治疗对强迫症的治疗可能具有潜在的优势,起效较单纯药物治疗快,安全性高,但仍需在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中进一步验证.
米丝杨祥云周丹娜王玉娟任艳萍李占江
关键词:强迫症经颅磁刺激起效时间
老年痴呆患者的居家护理该如何做?
2024年
很多人会问记性差是不是就代表老年痴呆,答案是不一定。人的大脑在老年期会衰老得很快,但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衰老。生理性的衰老也会记性差,可是经过提醒会慢慢想起来;病理性的记性差就是真的差,不管如何提醒大脑仍是一片空白,而且同时计算力差,理解力差等。痴呆是一种病理性衰老。
周丹娜
关键词:居家护理老年痴呆病理性衰老理解力老年期生理性
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自伤自杀行为与家庭因素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发生自伤自杀行为的家庭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住院治疗的137例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ANSAQ)、巴瑞特冲动性人格量表(BIS)、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s-EMBU)评估患者的非自杀自伤性行为、冲动性人格特征、家庭功能存在的问题、父母教养方式的质量。根据患者过去1年是否有自伤自杀行为,将患者分为无自伤自杀组(n=46)和自伤自杀组(n=91)。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导致自伤自杀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自伤自杀组≤16岁患者占比高于无自伤自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7,P=0.046);与无自杀自伤组相比,自伤自杀组患者BIS运动冲动性[(29.44±7.23)分比(24.96±7.06)分]、s-EMBU拒绝维度母亲和父亲[(11.52±5.08)分比(9.53±3.36)分,(11.08±4.51)分比(9.50±3.81)分]得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6、2.380、1.989;P<0.05);与无自伤自杀组相比,自伤自杀组BIS认知冲动性和无计划冲动性[分别为(29.84±7.84)分比(34.02±8.08)分,(27.64±8.94)分比(31.93±8.54)分]、FAD总的功能因子[(28.59±3.14)分比(29.96±3.15)分]、s-EMBU情感关怀维度父亲和母亲[分别为(17.03±5.80)分比(19.18±5.07)分,(18.33±5.52)分比(20.33±4.73)分]得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2、-2.682、-2.385、-2.082、-2.083;均P<0.05)。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族史阳性(OR=3.061,95%CI=1.086~8.632)、BIS运动冲动性因子评分高(OR=1.090,95%CI=1.028~1.156),FAD总的功能因子(OR=0.861,95%CI=0.749~0.990)和s-EMBU情感关怀-父亲评分低(OR=0.914,95%CI=0.846~0.987)是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发生自伤自杀行为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家族史阳性、性格冲动、父亲对孩子的情感接纳与支持差、家庭功能差的青少年心�
孟庆鹏周丹娜杨丽娟尹力王丹
关键词:青少年心境障碍自伤自杀家庭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