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佳佳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枸橼酸钠抗凝在婴幼儿CRRT中的应用体会
- 陈峰郑萍卢佳佳
- 仿“Z”字主动脉窦部成形技术在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 评估仿“Z”字主动脉窦部成形技术在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大血管中心共收治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412例,其中入组125例,包含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患者60例.男性80例,女性45例;年龄30~77岁,平均年龄(51.9±9.37)岁.该组患者根部处理均应用仿“Z”字主动脉窦部成形技术,远端半主动脉弓置换15例,全主动脉弓置换110例.全主动脉弓置换患者均置入“象鼻”支架.结果 全组体外循环时间(170.0±41.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30.1±30.6)min;深低温停循环时间(25.1±5.9)min.术后随访1.5个月至4.3年,术后所有患者主动脉瓣反流程度均为0~1级.术后经食管超声检查即刻主动窦部残余夹层3例,分别随访1.5年、2.5年和3.0年,未形成动脉瘤,主动脉窦部直径分别为4.3 cm、4.2 cm和4.5 cm.余患者随访期间未发现因主动脉瓣反流及窦部情况再次手术.结论 仿“Z”字主动脉窦部成形技术在治疗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疗效较好,手术操作简单、易掌握、安全有效、易开展.尤其在合并主动脉瓣反流的患者中,避免了换瓣手术,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王波李莎卢佳佳李项伯华正东符竣陶凉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仿"Z"字主动脉窦部成形技术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应用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评估仿"Z"字主动脉窦部成形技术在合并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56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0例,女16例;年龄32~72岁,平均(53.92±9.26)岁。患者均为Ⅳ级反流,根部处理均应用仿"Z"字主动脉窦部成形技术。远端半主动脉弓替换3例,全主动脉弓替换(置入"象鼻"支架)53例。结果全组体外循环(175.0±43.5)min,主动脉阻断(133.3±31.9)min,深低温停循环(26.9±2.7)min。患者术后主动脉瓣反流程度均为0~Ⅰ级。随访3个月~4年,期间主动脉瓣反流程度0级45例,Ⅰ级8例,Ⅱ级3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示术后即刻主动脉窦部残余夹层2例,分别随访1.5年和2年,均未形成动脉瘤,主动脉窦部直径分别为4.2 cm和4.5 cm。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因主动脉瓣反流及窦部情况再次手术。结论仿"Z"字主动脉窦部成形技术在合并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安全有效,手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和开展。
- 王波李莎卢佳佳李项伯符竣陶凉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枸橼酸钠抗凝在低体重婴幼儿重症复杂结构性心脏病术后CRRT应用体会
- 目的 观察拘椽酸钠溶液在体重小于10kg 行复杂先心矫治术后早期出现严重低心排、代谢性酸中毒且合并高危出血患者行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时的抗凝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 例行复杂先心术后早期出现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内...
- 李雪莹陈峰卢佳佳
- 成形还是置换?关于孤立性三尖瓣术式疗效的meta分析
- 2022年
- 目的分析孤立性三尖瓣手术术式的疗效,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以及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21年9月30日的所有孤立性三尖瓣手术的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阅读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以及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共10023例患者,其中三尖瓣成形组(TVP组)4749例、三尖瓣置换组(TVR组)527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孤立性三尖瓣成形及置换的合并院内病死率分别为8.4%对9.9%,OR=0.64(0.44,0.93);随访3个月以上病死率13.9%对16.1%,OR=0.91(0.49,1.69);起搏器置入率7.9%对26.4%,OR=0.24(0.21,0.30);院内卒中率14.4%对10.3%,OR=1.41(0.98,2.04);院内肾衰竭率12.4%对15.6%,OR=0.81(0.72,0.92)。结论与三尖瓣置换相比,孤立性三尖瓣修复术与更低的院内病死率、肾功能衰竭和起搏器置入术相关,远期病死率及院内卒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在二者均可作为选择的情况下,推荐三尖瓣修复术。
- 李誉尚倩卢佳佳
- 关键词:三尖瓣成形三尖瓣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