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苗 作品数:13 被引量:65 H指数:6 供职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术前血清直接胆红素与肝细胞癌的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与肝细胞癌的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手术的186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DBIL阴性组135例,DBIL阳性组51例。分析术前血清DBIL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两组的总体生存率并用Log-rank检验分析两组的生存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血清DBIL水平与性别、民族、Child-Pugh分级、癌胚抗原(CEA)等临床病理学特征均有关(均P<0.05)。生存分析显示,DBIL阳性组较DBIL阴性组的总体生存率更低。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术前血清DBIL水平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血清DBIL升高是影响肝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赵媛 王夺 罗涛 陈洁 刘军杰 陈苗 黎乐群关键词:肝细胞癌 直接胆红素 预后 超声新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2017年 甲状腺结节在临床上较常见。近年来,随着超声检查技术的发展,其检出率呈逐渐升高趋势。而三维超声、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超声诊断新技术,明显提高了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本文就超声新技术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彭洋 刘军杰 丁战玲 陆丹梅 胡巧勤 龚雨涛 陈苗 李航关键词:超声检查 甲状腺结节 肝癌超声造影表现与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分析肝癌超声造影(CEUS)表现与其分化程度及微血管侵犯(MV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73例肝癌患者的CEUS表现,依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评估肝癌的分化程度及微血管侵犯(MVI)情况。结果:73例肝癌患者中,MVI阴性47例,阳性26例;低分化21例,中分化17例,高分化35例。MVI阳性组与MVI阴性组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632,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肝癌MVI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r=-0.694,P<0.001)。MVI阳性组和MVI阴性组CEUS动脉期增强模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模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VI阳性组和MVI阴性组始增时间、达峰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MVI阳性组廓清时间短于MVI阴性组(P<0.05)。结论:肝癌MVI有着特征性的CEUS表现,CEUS对肝癌MVI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赵盛发 刘连凤 陈苗 王夺 刘军杰 赵媛 丁战玲关键词:超声造影 肝癌 肝细胞肝癌介入、序贯综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17年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程短、进展快、病死率高,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失去了手术时机。介入治疗因具有微创、定位准确、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各种介入疗法因原理的差别而各有不足,因此多种介入疗法的综合运用将有助于发挥各种治疗方法的最大疗效,并提高肝癌患者的总体疗效。本文就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无水酒精注射这4种介入疗法及序贯综合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丁战玲 彭洋 刘军杰 李红学 陆丹梅 胡巧勤 龚雨涛 陈苗 李航关键词:微创介入治疗 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别多结节肝癌克隆起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9年 肝细胞癌(肝癌)类型不同,选择治疗的方式及预后也不同。其中,多结节肝癌按起源分为多中心起源和肝内转移,这两种类型肝癌有不同的肿瘤生物学特性,而如何确定其类型是选择治疗方式的前提。分子生物学技术可用于区分这两种类型的多结节肝癌。目前,鉴别多结节肝癌的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乙型肝炎病毒DNA整合方式、p53基因突变类型、甲胎蛋白基因低甲基化分析、线粒体DNA D-环区突变分析、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蛋白组学技术、下一代测序技术。 赵媛 罗洪林 刘军杰 陈苗 黎乐群关键词:克隆起源 分子生物学技术 超声对肝癌微血管侵犯及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对孤立性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及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对收治的80例孤立性肝癌患者术前超声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将其分为MVI阳性组与MVI阴性组,并进行术后随访。以单因素比较两组患者超声及临床资料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孤立性肝癌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肝癌术后早期复发(24个月)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80例孤立性肝癌患者中,MVI阳性25例,MVI阴性55例。两组患者术前资料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而肿瘤最大径、结节类型、肿瘤包膜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结节类型(OR=4. 213,P=0. 001)、肿瘤包膜(OR=2. 503,P=0. 02)是孤立性肝癌MVI的独立危险因素。Cox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包膜、结节类型以及MVI与孤立性肝癌早期复发相关(P <0. 05); 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包膜(HR=2. 147,P=0. 020)、MVI(HR=3. 848,P=0. 020)是孤立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风险因素。结论术前超声对孤立性肝癌微血管侵犯及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具有重要价值。 刘连凤 赵盛发 王夺 陈苗 丁战玲 刘军杰关键词:肝癌 超声 早期复发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参数对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分析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HCC切除术的125例HCC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实验室检查和CDFI检查;根据HCC术后1年内是否复发者定义为早期复发组(97例)和随访截止日期内无复发者定义为无复发组(28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预测HCC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年龄、肿瘤最大直径(≤5cm/>5cm)、是否有癌栓、血清AFP是否阳性、门静脉血流平均流速(V)、肝动脉搏动指数(PI)及肝动脉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清AFP阳性(血清AFP水平>400μg/L)、有癌栓以及肝动脉PI、RI低是HCC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CDFI检测肝动脉的RI、PI对预测HCC患者术后早期复发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有望成为HCC高危复发人群的有效筛查指标之一。 王夺 刘军杰 陈苗 路丹梅 李红学 李航关键词:肝细胞癌 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流动力学 术前CT征象联合甲胎蛋白预测孤立性肝细胞癌早期复发的价值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术前CT征象联合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在孤立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术后早期复发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孤立性HC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数据以及CT征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早期复发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术前CT征象预测早期复发的效能。结果194例孤立性HCC患者中早期复发104例,高AFP水平(OR=1.900,95%CI:1.008~3.581,P=0.047)、肿瘤边缘不规则(OR=2.095,95%CI:1.078~4.072,P=0.029)及动脉期瘤内血管(OR=2.374,95%CI:1.186~4.754,P=0.015)是孤立性HCC早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术前CT征象肿瘤边缘不规则、动脉期瘤内血管联合AFP预测孤立性HCC早期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5(95%CI:0.656~0.786),敏感度为65.4%,特异度为68.9%。结论术前CT征象联合AFP在预测孤立性HCC早期复发中具有一定价值。 李夏金 罗宁斌 陈苗 苏丹柯关键词:甲胎蛋白 CT征象 早期复发 Hsa-miR-4282对肝癌细胞系SMMC-7721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Hsa-miR-4282在肝癌细胞系SMMC-7721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sa-miR-4282在人正常肝上皮细胞系HL-7702和人肝癌细胞系MHCC97-H、SMMC-7721,以及 20例肝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采用瞬时转染法将Hsa-miR-4282 mimics(上调组)和Hsa-miR-4282 inhibitor(下调组)分别转染肝癌SMMC-7721细胞,上调组和下调组分别设置相应阴性对照组。转染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能力。结果 Hsa-miR-4282在肝癌组织、肝癌细胞MHCC97-H及肝癌细胞SMMC-7721中的表达均低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细胞HL-7702(P<0.05)。MTT实验结果显示,Hsa-miR-4282上调后肝癌SMMC-7721细胞的OD值低于其阴性对照组,而下调后OD值高于其阴性对照组(P<0.05)。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显示,下调组的细胞克隆数高于其阴性对照组[(240±7)个 vs (191±10)个,P=0.005)],而上调组细胞克隆数低于基阴性对照组[(146±10)个 vs (193±12)个,P=0.013)]。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Hsa-miR-4282上调组细胞凋亡率较其阴性对照组升高[(23.89±1.89)% vs(16.6±1.14)%,P=0.009)],下调组细胞凋亡率较期阴性对照组降低[(14.98±0.46)% vs (17.79±0.73)%,P=0.010]。结论 Hsa-miR-4282上调可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可能与肝癌的发病机制有关。 王汇锋 陈洁 罗涛 陈苗 赵媛 王夺 黎乐群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肝癌细胞系SMMC-7721 增殖 凋亡 术前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甲胎蛋白阴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对甲胎蛋白阴性的肝细胞癌(alpha-fetoprotein-negativ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FP-NH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肝切除术的118例AFP-N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A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PA组(<170 mg/L)和高PA组(≥170 mg/L),采用Cox回归分析术前血清PA水平与AFP-NHC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术前血清PA水平与肿瘤直径、大血管侵犯、Child-Pugh分级和BCLC分期有关(P<0.05)。Kaplan-Meier 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低PA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较高PA组短(24.5 个月vs 36.0个月,χ2=11.689,P=0.001)。Cox 回归分析显示,低PA组的死亡风险大于高PA组(HR=2.779, 95%CI:1.406~5.492,P=0.003),控制潜在混杂因素后这种关系依然存在。结论术前血清低前白蛋白水平与 AFP-NHCC患者不良预后有关,可作为评估预后的指标。 王夺 梁夏宜 刘军杰 陈洁 陈苗 李航关键词:肝细胞癌 肝切除术 前白蛋白 甲胎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