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
- 作品数:9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更多>>
- Zn(Ⅱ)-(NH_4)_2SO_4-H_2O体系中锌的电积被引量:5
- 2011年
- 研究采用Zn(Ⅱ)-(NH4)2SO4-H2O体系从高氟和氯锌烟尘中回收锌新工艺的电积过程。结果表明,在阴极电流密度400A.m-2、温度60℃、起始Zn2+浓度60g.L-1、异极矩3cm、时间4h的最佳电积条件下,所得电锌品位>99.97%,阴极锌析出率为83.09%,电流效率92.88%,电能消耗3618kW.h。
- 宋丹娜张鹏唐谟堂
- 关键词:冶金技术锌电积
- 高砷次氧化锌混合碱浸出脱砷试验研究被引量:11
- 2009年
- 采用Na2S-NaOH混合碱浸出工艺对高砷次氧化锌进行脱砷处理,考察了温度、时间、碱量和液固体积质量比等因素对砷脱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湿法工艺,在最优工艺参数条件下,铅锌直收率分别在99%和98%以上,砷脱除率大于90%,且工艺相对安全,浸出液经Ca(OH)2固化除砷后可返回利用,对环境污染少。
- 刘志宏张鹏李玉虎刘智勇李莉
- 关键词:次氧化锌混合碱浸出脱砷
- 从含铟铅合金中回收铟被引量:3
- 2008年
- 采用电溶-萃取工艺从铅铟合金中回收铟。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155 A/m2、电解周期24 h、电解前液含In 1.8g/L、室温、极距为4 cm的最优条件下,金属铟的溶出率达到94.28%;采用P204从氟硅酸电解液中非平衡萃取提取铟,在有机相组成为30%P204+70%磺化煤油、萃取级数为3级、相比VO∶VA=1∶3的条件下,金属铟的萃取率达到98.69%。负载有机相采用6 mol/L的盐酸反萃,在VO∶VA=6∶1、级数为6级的条件下,反萃率接近100%,同时实现了与杂质元素Zn、Fe、Sn的分离。
- 王瑞祥何静张鹏刘维张文海
- 关键词:铅合金铟萃取
- 我国镍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近年来镍资源开发现状、产量和消费量,并结合2014年印尼原矿出口禁令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及我国镍产业发展现状,预测镍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 宋丹娜王雪婷郭亚静苑喜男张鹏
- 关键词:红土镍矿消费结构
- 氟硅酸铅电解液D2EHPA非平衡萃取提铟工艺研究
- 为了回收铅铟合金中的铟,本文提出了采用电溶-萃取-置换法这一全新工艺,并对氟硅酸电解液中采用P204非平衡萃取提铟的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P204从氟硅酸电解液中非平衡萃取提取铟,在有机相组成为30%P2...
- 何静张鹏刘维邱文顺鲁君乐
- 关键词:铟氟硅酸
- 文献传递
- Zn(Ⅱ)-(NH_4)_2SO_4-H_2O体系浸出锌烟尘被引量:28
- 2007年
- 提出硫酸铵浸出法处理锌烟尘的新工艺。该工艺利用不同温度下锌在硫酸铵溶液中的溶解度的差别,先在高温下将锌浸入溶液然后降温冷却,使锌呈含F和Cl很低的复盐析出,然后回收。以株冶集团锌烟尘为试料,对浸出过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浸出温度和硫酸铵浓度显著影响锌的浸出率;最佳浸出条件是:液固比为16?1,硫酸铵浓度为4.0 mol/L,pH值为5.5,浸出温度为90℃,浸出时间为4 h,在该条件下,按渣含锌计算的浸出率达到85.16%。
- 唐谟堂张鹏何静原霞陈永明
- 关键词:浸出湿法炼锌
- 碱性体系下As(Ⅲ)的催化氧化及其机理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研究了碱性体系下以高锰酸钾为催化剂空气氧化As(Ⅲ)的方法,考察了溶液pH值、总砷浓度、空气流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As(Ⅲ)氧化效果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化学物相分析等方法对反应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具备超计量氧化的特点,在As/Mn摩尔比升至21∶1时仍能高效地将As(Ⅲ)氧化;溶液pH值通过影响产物性质而对氧化效果有显著的影响;溶液总砷浓度升高,氧化速率变慢;增加空气流量或者升高温度会显著加快As(Ⅲ)的氧化速率。
- 李启厚李莉刘志宏张鹏刘智勇李玉虎
- 关键词:砷高锰酸钾碱性体系
- 采用电溶-非平衡萃取法从含铟铅合金中回收铟的研究
- 2007年
- 采用电溶-非平衡萃取工艺从铅铟合金中回收铟,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优操作条件下,金属铟的溶出率达到94.28%、萃取率达到98.69%、反萃率接近100%,同时实现了与杂质元素Zn、Fe、Sn的分离.
- 王瑞祥李金辉张鹏刘维张文海
- 关键词:铅合金铟萃取
- 降低钴浸出液中铁杂质含量研究
- 2017年
- 某钴冶炼厂采用中和水解法除铁,在除铁过程中,存在除铁率低、铁渣中夹钴率高(达到14%)等问题。对此,采用中和水解法来降低除铜后钴浸出液中铁含量,对影响除铁的参数进行多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氧化还原电位0.40V、终点pH在4.00~4.25、除铁时间控制在6.5h以上、空气流量大于0.8倍溶液/min,除铁温度在50℃以上时,除铁率达到99%,钴夹带率降低到≤1%。
- 张素超姚立学卢苏君张鹏
- 关键词:钴浸出液除铁电位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