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哲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篇带隙
  • 1篇蒺藜
  • 1篇空位
  • 1篇碱性条件
  • 1篇ZN
  • 1篇CU(OH)...

机构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1篇包西昌
  • 1篇杨爱玲
  • 1篇张文哲

传媒

  • 1篇纳米科技

年份

  • 1篇201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蒺藜状Cu掺Zn氧化物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2016年
以Zn(NO3)2为前驱体、PVP为包覆剂,在碱性条件下掺杂Cu(NO3)2,制备800—2000nm量级的蒺藜状ZnO颗粒和ZnO/Cu(OH):的复合物,蒺藜状ZnO颗粒由ZnO纳米片构成,Cu(OH)2纳米棒长约50nin,直径约15nm。Cu2+的掺杂减小了ZnO/Cu(OH)2颗粒尺寸,Cu^2+在复合纳米颗粒的生长中起催化作用。经500℃退火,ZnO/Cu(OH)。复合物转变为ZuO/CnO复合物,其中蒺藜状ZnO颗粒基本维持原貌,Cu(OH)2纳米棒转化成CuO纳米颗粒。对制备的微/纳米材料进行了XRD、TEM和UV—Vis表征,结果表明掺杂20%Cu^2+时,ZnO/Cu(OH)2和ZnO/CuO复合纳米颗粒尺寸均匀、分散性好。退火前后ZnO颗粒在紫外可见区域均具有宽吸收带,带隙约为2.200eV和2.268eV,这与蒺藜状纳米颗粒独特的形貌导致表面大量。空位和Zn间隙有关。Cu^2+的掺杂使ZnO的吸收谱变窄,ZnO/Cu(OH)2和ZnO/CuO复合纳米颗的带隙均大于纯ZnO的带隙,原因是Cu^2+进入ZnO的晶格使。空位和Zn间隙减少,从而使导带向高能方向移动,电子跃迁宽度增大,带隙增大。
张文哲杨爱玲包西昌
关键词:碱性条件带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