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晶晶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肝炎
  • 1篇亚急性
  • 1篇药物
  • 1篇乙肝
  • 1篇乙肝病毒
  • 1篇乙型肝炎E抗...
  • 1篇阴性
  • 1篇硬度值
  • 1篇诱因
  • 1篇三个点
  • 1篇衰竭
  • 1篇转归
  • 1篇利巴韦林
  • 1篇联合利巴韦林
  • 1篇联合利巴韦林...
  • 1篇疗效
  • 1篇临床疗效
  • 1篇临床转归

机构

  • 4篇淮安市第四人...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曹晶晶
  • 2篇李晶
  • 2篇潘峰
  • 2篇李荣

传媒

  • 1篇肝脏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益寿宝典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核苷(酸)类似物对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核苷/核苷酸类似物(NAs)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6月-2021年7月期间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肝病科收治的HBeAg阴性CHB患者102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34例,年龄(41.7±9.2)岁。根据血清ALT基线水平将纳入病例分为ALT正常组(n=59)和ALT轻度升高组(n=43)[ALT低于2倍正常值上限(ULN)]。比较NAs治疗后两组病毒应答(VR)率、HBV DNA、ALT以及肝脏硬度值(LSM)变化。结果ALT正常组男性比例、ALT、AST及HBV DNA为34例(57.6%)、(25.4±8.0)U/L、(24.2±8.3)U/L及(4.4±1.0)log_(10) IU/mL,分别显著低于ALT轻度升高组[34例(79.1%)、(70.3±17.5)U/L、(52.3±16.2)U/L及(5.2±1.3)log_(10) IU/mL,P<0.05]。正常ALT组VR率在第12、24、36、48、72和96周分别为49.2%(29/59)、66.1%(39/59)、81.4%(48/59)、84.7%(50/59)、93.2%(55/59)及93.2%(55/59),对应的ALT轻度升高组VR率分别为41.9%(18/43)、58.1%(25/43)、69.8%(30/43)、76.7%(33/43)、86.0%(37/43)及95.3%(41/43)。对数秩检验得出两组V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s抗病毒治疗期间,HBV DNA载量显著降低。ALT正常组在治疗48周和96周后HBV DNA水平分别下降(2.8±1.2)log_(10) IU/mL、(3.7±1.1)log_(10) IU/mL;对应的ALT轻度升高组HBV DNA水平分别下降(3.6±1.5)log_(10) IU/mL、(4.3±1.5)log_(10) IU/mL。两组患者HBV DNA平均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ALT组在第12、24、36、48、72和96周时ALT复常率分别为71.2%(42/59)、86.4%(51/59)、91.5%(54/59)、94.9%(56/59)、96.6%(57/59)及96.6%(57/59),对应的ALT轻度升高组ALT复常率分别为53.5%(23/43)、76.7%(33/43)、83.7%(36/43)、88.4%(38/43)、95.3%(41/43)及100%(43/43)。两组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37例ALT正常、轻度升高HBeAg阴性CHB患者在NAs治疗48周时接受FibroScan检查,发现LSM值显著改善[(7.9±3.2)kPa比(6.6±2.9)kPa,P<0.05];NAs治疗96周后对25例患者进行FibroS
曹晶晶李荣李晶潘峰
关键词:乙型肝炎E抗原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88例慢性丙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疗法,实验组患者予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73%、84.0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效果理想,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曹晶晶
关键词:利巴韦林慢性丙肝临床疗效
老年人服用抗乙肝病毒药物牢记“三个点”
2023年
曹晶晶
慢加急性/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发病诱因及影响临床转归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发病诱因和影响临床转归的因素。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科收治的96例HBV-ACLF患者,接受内科综合治疗,观察90 d生存情况。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BV-ACLF患者临床转归的因素。结果本组HBV-ACLF患者发病诱因包括自行停用核苷(酸)类药物53例(55.2%)、并发HAV或HEV感染11例(11.4%)、并发细菌感染9例(9.4%)、劳累7例(7.3%)、饮酒6例(6.2%)、药物性肝损害5例(5.2%)和原因不明5例(5.2%);在治疗观察90 d,生存69例,死亡27例;死亡患者年龄为50(41,69)岁,显著大于生存患者【39(33,58),P<0.05】,并发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和急性肾损伤的比率分别为14.8%、29.6%和44.4%,显著高于生存患者(分别为1.4%、5.8%和14.5%,P<0.05),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532(204,780)μmol/L,显著高于生存组【302(80,416)μmol/L,P<0.05】,INR为3.0(2.0,3.4),显著大于生存患者【2.1(1.5,2.6),P<0.05】,MELD评分为26(18,37),显著大于生存患者【20(10,2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4(95%CI:1.02~1.08)】、并发消化道出血【OR=1.51(95%CI:1.23~0.79)】、肝性脑病【OR=0.50(95%CI:0.22~0.78)】、INR【OR=1.52(95%CI:1.22~0.73)】和MELD评分【OR=2.44(95%CI:1.63~3.75)】均是影响HBV-ACLF患者死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熟知诱发HBV-ACLF患者发病的诱因有助于做好防治工作,而针对能引起患者死亡的因素做好临床救治可能提高肝衰竭患者生存率,临床和社会意义重大。
李荣曹晶晶李晶潘峰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乙型肝炎诱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